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用温情包裹现实,在春天共赴温暖《余生》

2022年3月18日 文/ 魏侨 编辑/ 丁宇

《余生,请多指教》中,伴随着爱情一起出现的,既有从误解走向理解的代际关系,也有主角的相互救赎与自我追寻,还有他们身边朋友的温暖陪伴和勇敢追梦的精神。成长不仅是属于剧中人物的人生命题,也让观众慢慢地找到自洽与成长的路径。

作者| 魏侨

编辑| 李肖

“即使生命重来很多遍,我依旧想在那个春天遇见你。”

这个春天的不期而遇,是属于观众与《余生,请多指教》的,也是属于林之校(杨紫饰)与顾魏(肖战饰)的。地铁上的错身而过,酒吧里的意外相撞,医院中的博弈拉锯,充满戏剧性的相遇拉开了这个春天最温柔的篇章。

然而,在一片温柔和甜蜜的气氛之外,争议和疑惑也随之而来。难道这又是一个“欢喜冤家”莫名其妙相爱的故事?这届观众开始提醒自己,不要稀里糊涂地掉进甜蜜的深渊。生活的复杂和琐碎,工作的压力和焦虑,不仅仅是爱情可以治愈的范畴。

幸好,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戏剧性之后,《余生,请多指教》正在将角色标签之外的真实侧面一一展现。随着故事展开,爱情的脚步不疾不徐,颇有细水长流的意味,而浓墨重彩的亲情戏更是引起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共鸣。

伴随着爱情一起出现的,既有从误解走向理解的代际关系,也有主角的相互救赎与自我追寻,还有他们身边朋友的温暖陪伴和勇敢追梦的精神。

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在变成更好的自己。年轻一代学会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爱,长辈们则试着表达情感、放开怀抱。成长不仅是属于剧中人物的人生命题,也让观众慢慢地找到自洽与成长的路径。

都市剧情感剧喜欢追求快节奏、强情节,但《余生,请多指教》却显得有些柔软和温吞,就像是一碗文火慢煮的热汤,既有心意相通的甜,更有熨帖人心的暖。这不仅仅是一部甜剧,也是一部暖剧,更是一部可以和家人一起观看的阖家剧集。

从治愈到爱情

故事总要有一个充满巧合、争吵和误会的开始。为了躲避父亲“抓现行”,林之校在酒吧中东躲西藏,撞上了冷淡疏离的顾魏,两人一言不合便争执不下、不欢而散。医院里重逢后,接踵而来的误解更是让他们的关系雪上加霜。

林之校对这个冷漠无情的“小白脸”医生充满了敌意和怀疑,而顾魏也因为林之校的莽撞和道听途说心生不悦。男女主角兵荒马乱的相遇似乎正在显露出古早爱情剧的老套气息。

不过,《余生,请多指教》没有那么快让男女主角“爱上”,而是开始慢下脚步,让观众得以在生活的气口里,寻找到二人关系更深层次的东西。

情感是影视剧永恒的话题,但并不止于甜蜜宠爱的浪漫桥段。爱情产生于两个完整的灵魂之间,也与家庭、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剧中的主角不再是为了谈恋爱而谈恋爱的工具人,而是先在生活细节中构建起优缺点皆有的鲜活形象。

林之校是一心追逐大提琴手梦想的毕业生,却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遭遇家人重病的噩耗;顾魏是专业过硬、前程似锦的青年医生,却因为没能救下恩师而囿于愧疚,无法拿起手术刀。

命运让两个年轻人经历伤痛,也将二人的生活紧紧勾连。林之校为了父亲的病情而常驻医院,休息室的冰袋、救助贫困孩子、主动提出更好的救治方案……一件件小事在她眼前重新拼凑成一个专业、热心、善良的顾医生。而当顾魏看到林之校对父亲的日夜不辍的细心照料,执着地恳求自己主刀手术时,也对她心生怜惜。

一来一往,林之校的阳光乐观感染了顾魏。天台上的谈心平实质朴,也细腻动人。对顾魏曾经的失败,有人责怪他,有人安慰他,只有林之校理解了他,一语道破他的心理障碍是对不确定的恐惧,源于对自身的严苛要求。

正是这样不带任何立场判断的感同身受,帮助顾魏挣脱了心魔的纠缠,他通过努力调整、不断练习,下定决心同意为林之校的父亲主刀。这不是他的心血来潮,亦不是对病人不负责任的体现,而是一个医生的职责所在。正如他的宣誓,要竭尽全力采取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

一场手术既帮助了林之校一家,也让顾魏重获自信。相爱与否尚未露出端倪,但相互救赎、共同成长的经历已经在二人之间建构起情感的桥梁。

如今许多爱情故事竞相数着秒数亲密接触、用力发糖,用过剩的甜蜜向观众 “表演爱情”, 《余生,请多指教》却慢火慢熬,用琐碎的细节、深刻的情感还原生活的真实情状,试图向观众“解释爱情”。

一见钟情终究太过玄妙,抽离生活的浪漫爱情离普通人实在遥远。在细水长流中缓缓生发的情感,在如今的影视剧中显得尤为难得。剧中感情的边界被拓宽,不仅是两个人的陪伴,更是承担家庭的责任、抵御挫折的勇气、走向未来的动力。

林之校与顾魏在抵达爱情的彼岸之前,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疼痛,完成了自我的成长。正如剧中所说,“最好的爱情就是变成更好的自己。”

生活中困难与挫折在所难免,但“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随着故事徐徐展开,这份感情既治愈了剧中的林之校与顾魏,让观众看到了缝隙里熠熠生辉的光芒。

以亲情解答“余生”

“你们是我最亲的人啊,你们都不理解我。”林之校醉后的一番哭诉,不知勾起了多少观众的共情。无论是父母管束与追求自我之间的矛盾,还是“考研或者工作”的抉择,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亲身经历过。

剧中对亲情的细致书写,不仅为主角的形象提供了逻辑支点,也向观众全面展示了亲人之间的亲密又矛盾的关系。没有“吸血鬼”的极致设定,也没有解构家庭的深刻构想,有的只是生活里随处可见的平凡小家。

林家像是传统中国式家庭的缩影,父亲林建国(夏志卿饰)用教导主任的严格要求女儿,而林之校则用叛逆的外壳包裹自己,母亲李慧娟(郝文婷饰)总是用温柔和包容从中调停。父女之间由于固执己见、缺乏沟通而矛盾丛生,争吵成了他们最常见的交流方式。

严厉地说着“考研是你最好选择”的林建国,骄傲地告诉旁人女儿以后要去金色大厅演奏大提琴,而前脚跟父亲吵过架的林之校,后脚默默守候在父亲的病房外。口是心非的父女俩,别别扭扭地相互关心的样子,切中了当下年轻人与父母关系的常态。

睿智的教导主任也会因为女儿拙劣的装病而着急;倔强如林家父女,依然被为母亲的眼泪而妥协;即使面对面不停地斗嘴争先,林之校依旧在言语神态间察觉到林建国对医生的隐瞒……琐碎又诙谐的细节铺陈里,吵吵闹闹、相互博弈的家庭关系落地生根。

当癌症的灭顶之灾降临,家庭中的微妙平衡被打破,露出了亲情中最柔软的部分。

罹患癌症后林建国开始“叛逆”,挑起家庭责任的林之校变成了“为你好而管束你”的那个人。不知不觉间身份的倒转,让父女二人开始理解彼此。当林建国拒绝手术“离家出走”,要吃肯德基只因为想起自己未曾完成女儿小时候的梦想。

林爸爸表面上总是不理解、不支持女儿,却还记得她曾经用心写下的“林之校想和父母做的100件事”,肯德基可能只是普通的快餐,但在某种情绪下,成为了父女之间的的纽带。而林之校悔恨于自己关心则乱时对父亲恶语相向,泣不成声。原来,父母的爱一直在,只是缺少沟通让彼此的爱在空气中消散。

他们就像生活中的你我一样,在“表达爱”这件事上常常不得要领。剧中由表及里,生动地还原了两代人之间错位的情感与笨拙的表达,也循序渐进地描绘了他们走向理解的通路。当坦陈心迹的时刻到来,观众也被深深打动。他们在#余生想和父母做的100件事#的话题下,写下一个又一个的愿望,希望与父母一起领略更多世间美好。

拨开所有的误解和倔强,背后是亲人之间毫无保留的关心和爱护。病床前日复一日的关爱与守候,是关于亲人、家庭的终极答案。

手术室外,母亲对女儿诉说往事,讲起父母一辈的爱情故事。原来谦和包容的母亲,内心是如此的坚定而有力量。父亲省吃俭用送出的磁带和瘦弱身躯扛起的大米,是他用付出和行动践行着爱的意义。从爱人到亲人,“用心”二字,并非甜言蜜语,而是生活琐碎中的责任担当,经年累月里的相伴相依,病痛困顿时的守望相助。

感情的终点,不只是一句“余生请多指教”的告白。“余生”有多长,应当如何走过?剧中历经生活磋磨愈发坚韧的亲情为这个命题提供了解答。对于故事里的林之校与顾魏来说,这是共同走向未来的支撑,而对于故事外的你我而言,也是勾连现实与共情的抓手。

勇敢追梦的群像

当林之校在医院中空手练习着大提琴,顾魏隔着手术台半米一丝不苟地完成手术动作,他们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溢于言表,令人动容。《余生,请多指教》中既讲温暖治愈的情感关系,也写年轻人一往无前的追梦历程。

对林之校来说,一边是父母的不支持,一边是落选乐团的失败。她在顾魏的鼓励下通过医院中的公益演出练习大提琴,回到学校考试,努力重获做大提琴手的机会。

顾魏经历“医疗事故”的重创,也要面对繁忙的工作,却始终不忘心中治病救人的理念。即使无法上手术台主刀,依然据理力争,宁愿自己承担风险,也坚持“是生存更是生活”的行医理念。

当事业遭遇挫折,当梦想遇见阻挠,主角们用自己沟通、努力和坚持,让同样困顿的年轻人看到突破桎梏的可能。

即使还没有找到梦想,也可以在剧中找到共鸣。林之校的闺蜜萧珊(李沐宸饰)与顾魏的弟弟顾肖(翟子路饰)两个自诩“情场老手”的青年男女之间的博弈十分有趣。所到之处土味情话满地,给剧中增添了一抹幽默的亮色。

但表面家境优越、潇洒肆意的两个人事实上也面对着父母的压力和自我的叩问。他们选择用不羁的外表掩藏自己,背后是不安于现状、不愿妥协依附家庭,却又对未来充满了迷惘的内心。

生活给他们的考验不止感情,他们在彼此的冲突与磨合中,如何自我的觉醒,成为独立、自主、有目标的成年人,也牵动着观众的心。

萧珊(李沐宸饰)与顾肖(翟子路饰)

再加上医院中聪颖能干、冷静孤傲的高浠(马渝捷饰),机灵活泼、直率可爱的杜文骏(王成阳饰)等青年医生。他们共同组成一幅生动鲜活的青年群像。有的站在人生抉择的路口,有的身处生活的困境,各有烦恼,各有获得。透过他们蹒跚成长的轨迹,年轻观众可以找到自我完善的方向,年长观众也能发现通往年轻人内心的钥匙。

角色与观众之间形成相互陪伴的深度共情,一起找到勇敢追梦的力量。然而,《余生,请多指教》中的故事没有激化矛盾,而是用平实的细节最大程度触达生活肌理。剧集站在现实地基,涉及代际矛盾、医患问题、两性关系等等尖锐的社会话题,但在表达上坚持了创作的本心,用细腻的笔触和克制的叙事和温情的关系,为这些问题找到了出口。

故事逻辑不一定完美无缺,但这份面对话题的冷静与克制,展现在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里,也隐藏在意蕴悠长的留白中,尤其可贵。

在满溢甜蜜浪漫的“甜剧”和输出尖锐话题的“爽剧”之间,《余生,请多指教》似乎寻到了一种适宜的新解,回归故事的逻辑,回归角色的真诚,回归情感的本质。

这个春天里,“余生”的温暖,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