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奇迹》剧照师:一张出圈的剧照是怎么完成的?

2021年12月21日 文/ 黄莹莹 编辑/ 孤鸽

一个多月前,电影《奇迹》宣布定档2022年春节档时,一张易烊千玺趴在桌前维修手机的剧照同时曝光,引起热议。有网友评论说:“怎么又在修手机啊?《少年的你》里面也修手机。”另一个人回答说:“学都学会了,多拿来用用。”

这张剧照出自摄影师孔德胜之手,之前他的团队也为易烊千玺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拍过剧照。孔德胜2010年入行,凭借电影《绣春刀》剧照在业内小有名气,还受邀成了周一围的私人剧照师。2015年,他创办了一家物料公司,完成了《如懿传》《陈情令》《乔家的儿女》等多部热播剧的剧照拍摄。

在片场,剧照由摄影师在演员表演时抓拍完成,有的戏份演完了就没有重新拍摄的机会,所以对剧照师的敏锐度要求很高,孔德胜称其为“见缝插针”的工作。大部分时间,他们是在等待,等一个合适的机会。这个工作很累,但11年来,孔德胜依然保持激情,因为热爱。

以下是他的讲述——

作者|黄莹莹

编辑|孤鸽

在《奇迹》片场

文牧野导演拍《我不是药神》的时候,我们有过合作。拍《奇迹》这部戏,他又找到了我,后面也会有项目上的合作,所以我就想去拍一拍。

《奇迹》拍了大概4个月,我在组里全程跟着拍摄。所有剧照基本上都是在演员拍戏的过程中抓拍的。跟演员保持多远的距离这一点没有要求,但不能在太近的位置去拍,那样容易穿帮。这就要求剧照师在片场要观察所有机位和摄影机的镜头焦段,判断现场的表演范围。

剧照师是一个“见缝插针”的职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给你留的空间非常小,比较好的角度一般都是摄影机的位置。

拿千玺那一张剧照来说,现场是在一个非常狭小的手机店里,那天拍摄的时候,摄影机用的是伸缩炮,可以从外面直接伸到里面,留给我的位置会非常小。但店面左侧墙被拆掉了,我看好了摄影机的行动轨迹之后,找到了一个契机跑到机器的边上去拍,才拍到了这张特写。

每场戏基本上我要拍两三次,这样能够尝试不同的景别和拍摄方式。像在手机店这个场景里,我就拍了演员不同角度的剧照。

在拍摄过程中,不能一直看着取景框,而是要观察周围的环境,万一摄影机的走位偏了一点,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不然会妨碍到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比如说灯光。

一盏灯前面会有包括柔光片等在内的很多东西,光投射过来,会把人的影子照到拍摄区,移动时一不注意就会穿帮,这个时候是会被骂的。

有时候,我拍了一段时间后会给演员们看照片,这样会增加信任感,后面的工作就好开展。但这也得看演员的性格,像千玺这样性格比较安静的演员,我跟他的工作人员交流更多一点。

有一场要拍骑电动车的戏,千玺在候场时侧坐在电动车上,腿支在地上。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但是我觉得状态很好,就拍下来了。

我接触到的演员都很专业,他们不会对我提出怎么把他们拍得好看的要求,有些演员会比较介意自己在什么状态下不能拍,比如打盹儿或者没上妆的时候。

于我而言,剧照无非就是表现关系,比如说人和场景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事件的关系。把这几个要素表现好了,就算一张合格的剧照。

拿章宇这张剧照来说,他正要开车门下车,我就隔着车窗拍了一张。太直接的画面对我来说不是特别美,所以我在构图时带了前景。

情戏的时候,我也尽量选择有遮挡的地方。比如说他们在办公室里演,我会站在玻璃外,透过玻璃去拍,玻璃的反光可能会让照片看起来更好看,而且演员也注意不到我。

在一部电影里,除了人物,现场环境包括角色每天用的物品、吃的东西,都是构成一个完整故事的元素。所以我也会拍一些戏中道具的特写,像《奇迹》里的帽子、锅、椅子等等。

《奇迹》的海报也是我拍摄的,是演员现场摆拍完成的。海报宣传公司当时给我的想法是:希望所有人的眼神都是往上看的,都是微笑的。

海报要在大家收工之后才能拍,那一阵子深圳巨热无比,大家工作了一天已经出了一身汗了,凌晨结束之后演员还要配合再拍海报,其实是个挺辛苦的事儿。

海报拍摄贯穿了整部戏的时间,副导演和统筹需要协调演员们的时间,协调时还要参考当天的服装、片场的场景合不合适。拍海报需要拍大量的素材,有时因为调试场景也要多拍两次,我记得最后提交给海报公司的每个演员的照片有两三百张。

做剧照师其实很累,打个比方,一天工作15个小时,得有9个小时是在等待,等待工作人员去安置、调机位和灯光、演员走戏等等,会花费很长时间。

我干这一行11年了,依然能靠激情和热爱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拍完《奇迹》之后,我就无缝衔接来到了横店,去拍新的项目。

遇上周一围

对于我来说,我人生中比较重要的戏就是《绣春刀》。

这部戏让大家看到剧照跟别的戏的剧照不一样。之前剧照师的工作模式是拍完剧照之后,就不管其余了,但我会修图,调色。

有一张剧照很难拍,当时是周一围饰演的丁修和李东学饰演的靳一川拍打戏,而且还是夜戏,难上加难。2013年的时候,相机的技术水平没有现在这么高,快门稍微慢一点或者感光度调高一点,画面就非常差。我就借助现场灯光去找光和人物的高光点,顺光拍摄。

现在大部分剧照师的拍摄习惯是站在摄影机后面拍,这样灯光上最省事儿,也不会有过多遮挡物,但是这样拍出来的剧照会普通,跟摄影机画面没啥区别。

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才入行三年,性格也比较内向,但周一围老师主动跟我说话,我给他看了一些照片,他觉得跟之前见过的剧照不一样。结束拍摄之后,我们加了微信,后来他要拍一个跟少林有关的戏,问我有没有意愿去做他的私人剧照师,我觉得这事儿挺好。

我们从2014年开始合作,2015年我就创业做了物料公司,周一围老师是我的股东,天下霸唱也是其中一位合伙创始人。

《绣春刀》之后,我的工作非常多,找我拍摄的项目已经接不过来了,包括当年最重要的剧集《如懿传》,就因为看到剧照找到了我。

《如懿传》剧照,孔德胜团队出品

拍《绣春刀》的时候,月收入可观,但那会儿我最大的支出就是花在相机上。如今,其实我完全可以不用靠拍剧照来维持自己的生计了,因为我跨行做了制片人,又有了自己的影视公司,但是对于剧照这个事儿,我是有执念的。

在这方面,我跟周老师达成了共识。我跟他有个约定,我们俩拍满十年后要一起做一个摄影展,(毕竟)十年这个事儿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了。

我以前是做新闻摄影记者的,工作是给杂志拍摄图。有一次,我拍了“筷子兄弟”的肖央和王太利,他们挺喜欢照片的,问我有没有兴趣去拍他们微电影的剧照,这是我进入这个行业的契机。

孔德胜在工作中

我一直喜欢纪实类和有主题性的摄影,之后,我就把影视剧照当成自己的摄影项目去拍。因为做过新闻摄影记者,擅长用图片讲述故事,进入到剧照拍摄的状态比较快。刚入行的那几个月工资不高,项目接得多了,才开始好起来。

那个时候,完全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干,工作的流程是什么,一切都是这么多年靠自己摸索出来的。起初我就只能看剧本,先知道拍什么,再熟悉通告。

通告单上会告诉你第二天的天气、主创人员的名单、即将拍摄的戏的场次、拍摄地点和拍摄内容。我会根据通告提前做准备工作。下雨的话,我就准备防雨设备;如果是大太阳,我就带减少色差的镜片。然后就是根据戏的内容和拍摄地点做前期构想。

《我是余欢水》剧照,孔德胜团队出品

这个工作到后面其实完全是靠经验吃饭。我得到的第一条重要的工作经验就是如何应对雨戏。第一次拍完雨戏的剧照,我发现照片噪点很多。其实那不是噪点,是雨水的反光,照片上的雨像雨帘一样,没有真实感。

后来再拍摄雨戏时,我会穿上雨衣,给机器带上防雨设备站在雨里去拍,这样拍出来才会更真实,拍雪戏也是一样。

我们会根据剧本去了解几个主演在戏当中的性格和状态,然后再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拍。因为准备充分,我几乎没有错过好的画面。

在片场,基本上都会有替身先去走戏,在正式开拍的时候我按照预想的方案去拍,就能拍到我想要的东西。但你需要付出的,就是在片场待着。

信仰的力量

我在2015年左右感觉到行业发生了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剧照的展示途径更多了,大家对图片的要求更高了,剧组会邀请专业的剧照师去拍摄。

以前剧组里有负责美术或道具的工作人员转行做了剧照师,也有活动跟拍、婚礼跟拍摄影师进入行业。因为这个岗位比较自由,要求也不是那么严格。后来剧照作为影视作品的宣传方式开始被重视,这门学问才慢慢形成了体系。

随着青春、甜宠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增多,很多宣传方喜欢用演员的单人剧照,拍得美美的、柔柔的,风格像个人写真。我曾怀疑自己的拍摄方式到底对不对,直到后来我接触了更多大体量制作的项目时,发现我之前对剧照的理解挺准确的,只是每一部影视作品的宣传方式不一样,提前和对方沟通好就可以。

这么多年,我的拍摄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早几年时,登梯爬高拍剧照是我的工作常态,比如拍宫廷全景、战争戏的大场面戏,我会去找一个高点。当时是没有保护设备的,有时候我会踩在梯子上,或剧组临时搭的三米的高台上,也会踩在建筑物的外檐上去拍。

《如懿传》剧照,孔德胜团队出品

有一次,在北京怀柔影视城拍戏,从外面看建筑是完整的,但楼道里面其实是空的,只有开拍时,工作人员才被允许进去。拍一场进城的戏份时,我在旁边一个建筑楼三楼的露台边上拍摄。现在想想那次挺危险的,因为我不知道建筑物存不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

现在剧组对安全的要求非常高了,不会允许我再做这种事。

拍大场面戏,一天差不多需要拍1000多张照片。在剧组,我每天结束工作后都会把素材从相机里导出来,不忙的时候还会把照片分类,再修图,整理好后就把内存卡清空。

我有个习惯,就是一直用64G的内存卡,因为如果用存储量大的内存卡,卡一旦坏了就很麻烦。

为了工作,每隔三年,就要换一台相机。我最早用的是单反,有新机器出来的时候也会多出新功能,比如说按快门的声音可以设置成静音。我在2017年才真正“裸”着机器拍摄。

图/新浪微博@孔德胜

我私下有收藏相机的习惯,我还专门订制了一个三层的木质柜,里头摆满了相机,现在差不多有五六十台相机,但我现在没有业余时间去拍照了,因为公司的许多事情要打理。

现在公司差不多有30个剧照师。公司实行项目经理制,找上我的项目,我基本上都会让项目经理去跟,再分给剧照师去做。《陈情令》《如懿传》《我是余欢水》《长安十二时辰》《乔家的儿女》《我不是药神》等近几年的热门项目的剧照,都是我们团队做的。

《陈情令》剧照,孔德胜团队出品

开始做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不敢说我们是第一,但前三名肯定跑不了。现在拍剧照、做宣传物料的小团队越来越多了,我也要思考公司怎么能在行业内继续保持冲劲儿。

2018年,我跟着天下霸唱老师采风,去了西藏和新疆。在去拉萨的路上,我看到国道的路边有人磕长头,有的是以家庭为单位,有的是两三个人,有的只有一个人。从一个地方磕长头到另一个地方,全程有好几百公里。如果没有真正见过的话,是感受不到那么大的震撼的,那是信仰的力量。

这让我想到,我们在城市里,身处这个充满诱惑的事业中,欲望会被不断放大。但当你只做一件事的时候,会特别纯粹。未来我有一个终极理想,就是用剧照把一部电影的内容讲清楚,这可能是最高级的一个展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