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喜剧节目严重内卷,谁能笑到最后?

2021年11月2日 文/ 魏侨 编辑/ 太子

作者|魏侨

编辑|太子

朋友,你饱受脱发的困扰么?你是否遭遇过“不买加速包和vvvip会员就寸步难行”的冲浪体验?看到“回锅肉”是否条件反射“表情动作油腻至极”?

看完《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有不少网友直言,“朝我心上狠狠地开了一枪”,“这不仅是徐峥的自传,也是我的自传”。

前有《互联网体检》影射视频网站乱象,后有《偶像服务生》讽刺饭圈文化,《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延续了米未网感十足、紧跟热点的风格,将Sketch(素描喜剧)科普给大众的同时,也给到漫才、物件剧、默剧和音乐剧自我介绍的专场。

目前,25个喜剧小队亮相完毕,“新喜剧人”格局初现。黄渤、徐峥和于和伟各自带队,进行第二赛段搞团战,再加上李诞的冷幽默及马东的花式念广告(哦不,是控场),喜剧行业似乎又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推人、推作品、推多元喜剧形式,《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与其背后具有喜剧基因的米未,入场了。

米未:当老牌公司亮相喜剧赛道

从初步统计来看,节目中的喜剧演员近一半来自喜剧厂牌,而另一半来自音乐剧、话剧团体以及其他娱乐公司。

“非喜剧演员”们在初亮相时表现亮眼,“有点上头”中的宗俊涛和杨雨光来自赖声川上海表演工坊,在极简的场景下上演了一场沉浸式《三毛保卫战》,以完整的剧作结构、音乐与喜剧的巧妙融合获得了全场第一。话剧演员出身的“朝阳男孩”则压轴奉献了让人“笑得高级”的《笑吧,皮奥莱维奇》。

或许正如李诞所说,“演员”和“喜剧演员”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将喜剧当做正剧演,反而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笑果”。

和隔壁《脱口秀大会》被调侃做成笑果文化团综不同,米未对自家的签约艺人相当严格,小鹿的漫才剧由于表现欠佳在正片中被快速掠过,备受期待的金靖和刘胜瑛也被直接淘汰。虽然最后复活并加入铁男组,但会长黄渤还需帮助这两位喜剧女演员重新树立自信心。

开心麻花的存在感最高,从“功勋演员”刘思维,到最佳劳模尹贝希,但凡有过麻花履历的选手在舞台上总要着重介绍一番。丰富的舞台剧经验让他们贡献出了扎实的表演,无论是《互联网体检》还是《戏精导航》都收获了观众与评委的一致好评。

在更加注重剧作结构和演员表演的评价标准下,大搞形式创新的单立人似乎吃了挂落。潘越的独角戏没能征服观众和评委,浮光掠影的剪辑之后就被匆匆淘汰;梦涵庄园的漫才剧也遭遇了相同命运;土豆和吕严临时组成的漫才队伍叫好不叫座,幸而还有复活环节,留下一个漫才独苗。

默剧演员王梓和伍六七都来自圈内知名的拿大顶剧社。前者妙趣横生,后者天真浪漫,在节目现场获得了不俗的反馈,但线上播出互动性不够,引起了诸多争议。

“自哈小队”来自Papi酱团队,人气不俗,但离开了手机屏幕,短视频博主们的表演短板在一众专业演员面前显露无疑。收获李诞毫不避嫌地推举,排位赛最后却卡在出道位的“三狗”小队,最终还是被捞回复活,结局做喜剧收尾。

在线下演出如履薄冰的后疫情时代,这一场 “喜剧界大联欢”对于喜剧人以及喜剧厂牌们都是一次难得的契机。无论是形式创新还是主创跨界,都表达着同一种渴望:喜剧人们迫切需要突破圈层,提升国民认知度与市场价值。

单立人VS笑果文化:摸索中的新喜剧人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期节目中,风头最盛的并非演员,而是收到徐峥橄榄枝的编剧六兽。相比在《脱口秀大会4》中李诞边开玩笑边替自家演员讨要合作机会,这一次徐峥的“Offer”给得干脆主动。中国喜剧电影可能并不缺好笑会演的演员,好编剧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

舞台上备受好评的《互联网体检》《站台》和《这个杀手不大冷》都出自六兽手笔。事实上,六兽作为单口喜剧演员已经小有名气,演过个人专场《大兽儿》,在综艺节目《夸就对了》和《听姐说》担任主编,而他的背后正是喜剧厂牌“单立人喜剧”。

在节目上六兽向徐峥介绍自己真正的老板——单立人喜剧的创始人石老板,同时他也是《脱口秀大会4》“新王”周奇墨的老板。近年来借助综艺节目的声势,脱口秀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南笑果,北单立人”的名号也愈发响亮,但从规模和声量上来看,单立人和笑果文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单立人主攻内容深耕和人才培养,笑果文化则致力于综艺爆款和制造明星,二者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关系。正是在它们的协同合作下,“新王”周奇墨才在今年达成了线上与线下的双重巅峰。

如今,已经完成8轮融资,估值高达30亿的笑果文化在脱口秀行业一枝独秀。从运营模式来看,爆款综艺是其立身之本,笑果文化从演员培训到线下剧场,最终都服务于线上节目的输出,形成自给自足的闭环。

单立人喜剧则起家于北京的线下脱口秀演出,创始人石介甫、周奇墨、刘旸等都是从线下开放麦讲起,不断打磨脱口秀的内容和表演,被脱口秀爱好者们视为现场能力更强,更“正统”的脱口秀厂牌。

不可否认的是,深耕线下能带来的声量毕竟有限,也很难有“造星”能力。单立人的线下原创喜剧大赛已经办了三届,但演员大多只有去过了《脱口秀大会》才能被大众所熟知,因此许多演员将其作为提升知名度的途径。

如今在笑果文化发光发热的杨笠、杨蒙恩、ROCK都曾是单立人的演员,从单立人出走的还有创始团队之一的小鹿,凭借《奇葩说7》声名大噪之后加入了米未传媒。

此番米未凭借《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亮相喜剧综艺赛道,以“喜剧创新”为卖点,从领笑员变为会长的李诞,坦言“米未是我的大学”;石老板在担任内容总监的同时,也带领单立人成员们来米未的场子发光发热。

开播前夜,石老板在个人微博感叹道:“感谢米未,感谢笑果文化,感谢单立人。我们都让这个世界更好了。”

开心麻花:沈腾和“其他演员”

“开心麻花的功勋演员上面还有一个等级,叫沈腾。”李诞所言不虚,200亿票房在手,其中近100亿来自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沈腾是开心麻花最鲜明的图腾,许多观众认识开心麻花,也是从沈腾主演的电影开始。

2015年,改编自同名话剧的电影《夏洛特烦恼》横空出世,斩获14.5亿票房,打开了开心麻花的知名度。2017年,《羞羞的铁拳》如法炮制,以22亿票房领跑国庆档。自此以后,话剧改编喜剧电影成为了开心麻花的标志。

从舞台剧到春晚,再到大荧幕,出色的IP转化能力让开心麻花在一众喜剧厂牌中独树一帜。

对于做喜剧的开心麻花来说,其创作模式正是徐峥口中的“共创模式”。演员既可以表演,也会参与编剧,作品的内容与表演得以融会贯通。而对于做电影的开心麻花来说,低成本的舞台剧正是开心麻花的实验田,演员与内容经过反复打磨,再向更广阔的平台做验证。

沈腾的“无法超越”,也正是开心麻花尚未完全摆脱的“沈腾依赖症”。

舞台剧虽好,但线下影响力始终有限。如今开心麻花签约演员300余位,除了沈腾、马丽,没能再出现具有国民度和号召力的头部喜剧演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舞台上的众多麻花演员们,展示他们过人表演实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传递了开心麻花的焦虑。

日前,优酷精品先鉴会上官宣了开心麻花的首档团综《麻花特开心》,预计将于年底上线。沈腾、马丽、艾伦和常远四位开心麻花的重量级演员担任常驻嘉宾,在旗下三百余名喜剧演员中,挑选新生代的演员,新老混搭进行剧本创演。

显然,开心麻花希望通过老演员的知名度,将新演员们推到台前。这个“喜剧版《演员请就位》”究竟品质如何尚不得知,但至少有沈腾马丽,就足以吸引观众点开一笑。

靠“团综”求生的传统派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开播之际,隔壁的《德云斗笑社2》刚刚落下帷幕。近20亿的播放量和豆瓣7.1评分,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喜剧厂牌做团综这件事,德云社算是占得了先机。

有郭德纲、于谦坐镇,国民度颇高的岳云鹏,孟鹤堂和周九良的一句“盘他”红遍大江南北,再加上“相声界的流量”秦霄贤。近年来拥抱流量的德云社,身后的“德云女孩”群体日渐壮大,保证了节目的底盘。

从节目本身来看,相声演员们说学逗唱的功夫和插科打诨的幽默感与真人秀的趣味环节相得益彰,导演严敏坚持“有意义的笑”,《德云斗笑社》的真人秀部分呈现出前期《极限挑战》的质感。

同时,节目以当下的眼光对相声行业进行了解读。师门之内的森严传统,台前幕后的行话规矩,以及师徒兄弟间的独特情谊……嬉笑怒骂之间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当观众开始热烈探讨相声的正统与流行,规矩与讲究时,显然这档节目已经完成了一次从综艺到相声行业的反哺。

只不过,《德云斗笑社》一半真人秀一半相声竞演的方式看似两方平衡,但快节奏的节目录制和过短的创作时间,使得相声演员们的精力无法完全贡献给作品。加之偶像化的运营模式容易产生内部的资源倒挂,就连郭德纲自己都在节目中调侃,“这个行当跟艺术没什么关系了。”

喜剧界同样如雷贯耳的辽宁民间艺术团,也在今年上线了一档团综《象牙山爱逗团》,节目做成了一档走出东北的旅行真人秀。虽然东北喜剧人天然的幽默感,足以让旅行和游戏充斥欢声笑语,但除了宋小宝之外,晓峰、文松、杨树林、田娃、周云鹏等常驻嘉宾的名气局限在东北喜剧圈,很难带动一档综艺节目的收视。

事实上,宋小宝开篇所强调的“要走出纯粹的东北文化”反而束缚了节目的手脚,辽宁民间艺术团本身极具国民认知度的二人转和小品少有体现,国民IP《乡村爱情》在节目中几乎只剩下了“象牙山”的名字。

“出圈”的前提是具备有辨识度的特点,将其与大众趣味进行连接,而不是彻底抛弃自身的优势。头部演员缺乏“流量”的辽宁民间艺术团想要在当下的流行文化中站稳脚跟,道阻且长。当下走对了路的德云社也并不能高枕无忧。如何平衡娱乐性与专业性,不仅仅是喜剧团综的问题,也是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叩问。

人才断层是喜剧厂牌们难以摆脱的阴影。曾经走出了岳云鹏、沈腾、贾玲、宋小宝等头部喜剧演员的《欢乐喜剧人》办到了第七季,德云社、辽宁民间艺术团、开心麻花等喜剧厂牌仍然在不断向节目输送人才,但收获的声量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从相声的火爆到脱口秀的繁荣,再到如今喜剧大赛的热闹,线上综艺被反复证明是喜剧造星、带火行业的有效通路。但回到喜剧本身,无论形式如何新颖猎奇,人设如何抓人眼球,观众的新鲜感与耐心是有限的。决定一个艺术门类长久生命力的,仍然是从业者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持续的、高质量的内容产出。

造星之后,喜剧人们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