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抵制女生节”的行动
作者|何展
编辑|丁宇
3月8日到来之前,各大高校的男生们又为“女生节”拉起了横幅,表达着赞美和宠爱。随之而来的,则是一部分女性抵制的声间。她们在网上表达着对“女性节”说法的愤怒情绪,她们剖析这个节日中强烈的男性凝视意味,她们反思不合理的女性定位,她们企图还原“三八国际妇女节”在女权运动历史上的原有意义。
她们的抵制并没有完全成功,但声音已经越来越嘹亮。
号角
3月2日,一则旧闻又被热议。2019年3月,中国政法大学的某位女学生,一把火点燃了校园里的所谓“女生节”横幅。根据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横幅上是诸如“与你契约终生,对你爱由心”、“我希望你可以一直被我捧在手心”等常见高校男生告白内容。
点火始终是不理智的行为,她迅速被辅导员带走。事后,她说自己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大家的追问与反思,妇女节是为了纪念芝加哥纺织女工争取同工同酬、离婚权、堕胎权的斗争。”
旧闻像是给2021年的“三八节”打了“打预防针”,借着对此事的讨论,许多女性开始表达观点:一个纪念妇女主动争取平等权利的节日,不该演变成被动接受男性赞美、宠爱、表白的节日。更不是所谓的“女生节”。
“女生节”说法的来源不一。其中一种被普遍流传,它起源于1986年的山东大学,其原因据传为“高校年轻女孩不愿称自己为妇女,又不想放弃女性的节日特权,不知何人提议,此后就有了‘女生节’。”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女生节”已逐渐成为了各大高校男生的“表演秀场”。他们以拉横幅、喊话等形式求偶,文案还会被晒出进行比较,文采斐然者、构思新颖者,均可得到一声“才子”的夸奖。有些玩脱成写荤段子的,也可以一笑置之。
女性在这片秀场里是失语的。她们极少制造横幅,发言欲望远不如男生们的求偶欲望积极。
这是一个神奇的演变过程:3月8日妇女节分化出了3月7日女生节,然后在公共视野中,女生沉默,男生狂欢。
反对的声音是从2016年开始的,有人在网上提出#反三七过三八#的倡议,但声量不大,往往是反对的反对,过节的过节。今年,对“女生节”感到愤怒的女性再一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旗帜鲜明地打出了主张:抵制女生节。
她们的主要理由是该节日对于“三八国际妇女节”原意的背叛——从“全体妇女”中割裂出了“年轻未婚女生”,在进一步污名化“妇女”词汇的同时,也将“年轻未婚女性”群体设置为男性凝视下的客体。她们由此被剥夺了主动争取自身权利的妇女形象,变成了被动接受赞美与表白的男性潜在配偶。
从3月2日开始,一个个议题被抛出:
“女生节”当初究竟是如何开始的?
“女生节”中有多少男性求偶狂欢成分?
“女生节”对女性定义自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讨论者们有意维持着话题热度,她们不希望自己的愤怒被忽略。中国政法大学的横幅被点燃后,其他高校的横幅还能高高挂起吗?
她们提前很久吹响了号角:“我就想看看,今年还有哪个高校敢挂这种横幅!?”
交战
3月7日早上10点35分 ,清华大学发博:“#女生节#快乐!请查收清华男生为你们送来的专属浪漫。”
清华大学其实并不是今年第一个庆祝“女生节”的高校。在它之前,已经有几所普通高校开始了活动。但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它对待女性问题的态度,无疑被寄托了更多解读空间。
清华大学微博下的评论区和转发区,很快成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模样。评论区一片祥和地表示:“节日快乐”,转发区已骂声四起。
其中最热门的一条转发是:“三月八日庆祝的是女性通过刀砍火烧抗争战斗取得公民地位,是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的节日。不是用来让你们故意提前一天供这群发情耗子凝视的。”
反对者的批判则主要源自两个方面:第一,为何于3月8日妇女节前日,特设3月7日女生节?第二,透过这些清华男生为女生写的横幅中,能看到怎样的女性观念。
支持者往往会觉得反对者“小题大做”。在他们看来,这只是“学校多年来的传统,就是乐呵乐呵”。节日本身并无恶意:“原本就是校园发起的关爱女生活动,不要把善意当作冒犯。”
清华大学也有11月12日“男生节”,“女生节”和“男生节”都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互相表白是老传统”。
@清华大学 晒出的横幅照片被仔细查看。反对者认为,除了罕见的一条“无论股市怎么跌,我都一路看涨你”以外,看不到纯粹的祝福,对清华女生的赞美歌颂,更集中在外貌层面:
“光刻机再精密,也刻不出你们的盛世容颜。”
“你们的魅力就像自然垄断,别人无法再进入我们的心田。”
有一位网友失望地表示,“贵校聚集了也许是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年轻女性,贵校男性所能给予的咱们就是‘美女快到我怀里来’。”
3月7日,#女生节#登上了热搜,战局蔓延开来。反对者与支持者,在热搜中实时交战。可能是因为有备而来,反对者逐渐占据了舆论上风,一度每条庆祝女生节下都可以看到抵制女生节的声音。但无论是反对的、支持的,他们的声音都很快被冲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家节日促销广告和明星节日海报。
消费主义与娱乐至上,再度消解了严肃议题的讨论。
“闹什么?到最后都是购物节。”
互联网上也有男性的声音表达对“女生节”的不满,因为他得给女友买礼物了。
内战
反对的在反对,过节的在过节。
在“女生节”问题上,女性群体内部其实并未达成共识。
3月2日,有参与抵制活动的女性表示,其实最令她尴尬的不是男性横幅中显露的女性歧视,而是同性对被视为“受宠爱小公主”的认可:“(她们)觉得争取要过三八劳动妇女节、高举男女同工同酬的其他女性不识好歹,出口破坏节日气氛。”
在关于“女生节”的反思中,会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女性需求假设:是更想成为“受宠爱的小公主”,还是被当成“独立的人”?
后者的声音更响亮,但前者或许才是沉默的大多数。
关于女性定位思考,伴随了整个“女生节“与”反女生节“的斗争进程。比起@清华大学 等迅速被攻占的微博评论转发区,沉默的大多数才是最难攻克的基石。
2015年3月8日,百度上线了节日特效图标。一个可爱女性玩偶在精美八音盒中旋转着,她从小女孩成长为新娘,再变成母亲。身边的物品也从口红变成钻石项链,再变成婴儿车与奶瓶。
当时,舆论呈现了两极化趋势。有人怒斥:“她就是个被控制的玩偶,连个人都不是!”有人则觉得没那么严重:“只是对女性一生幸福的美好期许。”
由于受到指控“歧视女性”,百度在2016年3月8日将图标设定为成熟职业女性。但也就是这一年的,范湉湉公然表示#只过女生节不过妇女节#,其他大V们则掀起了#反三七过三八#的抵制运动。
之后的五年里,你都能观察到这个现象循环:反对者似乎一度占据了舆论胜利,她们可以聚集起来,在互联网中占上风,但却难以动摇现实生活,该过节的依旧没什么变化。
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改变在缓慢地发生。有许多女性,正是在围观争论的过程当中形成了新的想法。
一位参与抵制女生节活动的网友,在互联网上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满心欢喜过女生节→觉得反抗女生节是上纲上线→骂战后进行反思→意识觉醒,她说:“彻底意识到甜言蜜语的糖衣炮弹下,我作为女性完全潜移默化被迫放弃了同为人类的尊严和权利。”
有人表示赞同。正是这几年,女性才逐渐从“女人需要被宠爱”的话术中走了出来,意识到所谓“宠爱”和“优待”与“歧视”往往是一体两面。
2020年,美剧《美国夫人》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再次聚焦70年代女权运动中的一场攻坚战,以及这场运动如何永远地改变了美国当代政治版图。
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菲莉丝·施拉夫利,是一位家庭主妇,也是一位致力于反女权运动的保守派活动家。当时,女权主义者正试图让各州批准《平等权利宪法修正案》(Equal Rights Amendment,简称ERA),却遭到以菲莉丝为首的保守派女性反对。她们提出的反对口号是:STOP ERA ,其中STOP意味Stop Taking Our Privileges(停止夺走我们的特权)。
时至今日,在女性议题上,“特权”与“平等”之间依然在对抗着。“性别红利”总是与更深的歧视一起出现。例如:在职场上,女性往往一边被给予“不能加班太晚”“不能出差”等“小恩小惠”,一边也无法享受与男性同等的晋升和薪酬待遇。
这种“优待”已经令不少女性觉醒,就好像2016年有女生挂出的回应横幅:“比起免费早餐,我们更想要的平等、自由、独立和被尊重。”
另一类话题也被提起,“某某某来祝福我女生节快乐,该怎么回复?”
很多时候,面向赤裸裸的恶意可以拔剑相向,但面对同学、朋友、同事、甚至父母发来的善意祝福却更加不知如何是好,即使善意中带着固化的女性印象。
她们斟酌着话术,如何去向那些善意的节日祝福者表明自己的态度。有人写下,“我们与男性共担着这个社会的责任,请不要默认我们只是被赠予被宠爱的对象,我们也是这个社会的主体。”
备战
“女生节”之外,还有一系列妇女节活动,令许多觉醒的女性感到愤怒。透过各种所谓的“庆祝”,各种女性刻板印象裹上了糖衣,作为“福利”塞到女性手中。
3月4日,某车险微信公众号为“女神节”活动发文。在“想多宠女司机一点”的口号下,抛出了大量歧视“女司机”言论:
“如果没有女人,路上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段子’和百分之白的‘美丽‘。”
“玩笑之余,我们要用关爱的目光看待女司机群体。”
按照我国最高法发布的数据,交通肇事罪中近95%的被告人为男性,且男性驾驶人平均万人发案率是女性驾驶人的8.8倍,但这并不妨碍网上对“女司机”的批判层出不穷。
3月5日,各大购物平台的促销正式启动。由于“女神/王节”持续被批判,淘宝、京东、拼多多分别改用了“3.8节”“她的节”“福女节”的主题。它们显示出了平台的谨慎,却也侧面反映出对“妇女”二字的回避。
但商家们依旧用“女神”“女王”这些词汇吹捧具有消费能力的女性,并偷偷增加一些限定性词汇:“如女神般夺目”或“如女王般闪耀”等。
3月3日,有豆瓣网友整理出了一份“三八妇女节安排”统计表格。她原本只想吐槽一下公司的妇女节安排是“做菜和烘焙”,“想想我那些工作上样样不输男同事的女同事,妇女节居然还要比做饭,还要给男人评价,就非常无语”,没想到却得到了太多网友的热烈回应,大家开始集体吐槽自己参与过的妇女节活动:
“搞礼仪讲座,请的是女德班的老师。”
“年年都有‘好媳妇‘评选评选标准无非就是支持丈夫工作,侍奉老人…”
妇女节节日初衷的消解,其实并不是因为异化的“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后者是其果,而非其因。早在这些异化节日诞生之前,生活中的妇女节早已慢慢淡化“纪念妇女争取权利”色彩,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庆祝活动:放假、拿福利礼物——更有甚者,还会与传统“妇职”相结合。
当女性企图让妇女节回归“争取权利”的意义时,不仅要抵制“女生节”“女王节”等异化衍生品,更要将妇女节赋予新时代的意义。
在对“女生节”横幅的批判中,有另一个热烈的讨论:究竟应该挂什么样的横幅?
一类是声明妇女节本来的政治意义,例如:
一类是抵制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抵制对女性的客体凝视,并以主体形象呈现出更加主动、独立、有力量的姿态,例如张桂梅老师的校训被反复提及:
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了,光靠批判赢不了这场仗,她们需要以自己的声音重新定义女性,
“那些男性的横幅,是剪不完,烧不完的。唯有女性自己的声音,嘹亮之中,可以拨乱反正。”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