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客天下 内文

职业围城:逃离艺人工作室

2021年2月2日 文/ 郭贴 编辑/ 孤鸽

作者 | 郭帖

编辑 | 孤鸽

每个职业都是一座围城。

2020年末,张薇(化名)离开了艺人工作室,并彻底转行。在此前的四年中,她辗转于多个艺人经纪公司/工作室,经历多名艺人的流量生涯起伏,策划过多个热搜事件,配合艺人打造过保持迄今的人设......

尽管如此,在她看来,幕后团队人员不过是一颗螺丝钉,“当然有存在必要,但跟商品在市场上的成功与否关系不大。”正是全方位的自我价值感丧失,让她最终选择了离开这一行。

毕业时,作为追星女孩的她怀着无限的冲劲挤进艺人经纪行业,脑海中闪过杨天真等前辈形象,试图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但现实很快侵蚀了梦想,围城内的景象并非如她所想。

当她离开这个行业时,同样有种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感觉——这一次,是因为彻底与艺人解绑。

以下为张薇的自述:

淹没:围着一个人转

发送辞职邮件后,我把微信提示音关了。

以往我睡前,会特意把微信提示音调到最大,以防新消息不能吵醒我。刚入行时,有次艺人凌晨登上热搜,而我当时睡得正香,醒来时发现经纪总监给我拨了十来个微信电话,得不到反馈后安排另外一位同事揽过了我的活。

“24小时on call 是基本职业素养”这件事,我入行前就明白。但对于读大学的我来说,这句话并非令人生畏的束缚,而是一剂危险又刺激的强心针:不同于朝九晚五、循规蹈矩的生活,行走于明星身旁,充当其幕后推手,深入这热闹纷繁的圈子。

刚入行的时候,我也确实像打了鸡血一样。平日里一有空闲就开始在各个社交平台搜索自家艺人的名字,遇上危机公关时刻,每天睡两小时自动醒来,检查一下微博微信再安心入睡。那时候感觉不到累,只要看到有网友在讨论自家艺人,就又鸡血满格。

图/《怪你过分美丽》

但鸡血时期总会过去,时刻被舆情打搅的倦怠感越来越深。

我无法期待完整的休息日,即使在最平淡无奇的日子里,也会不断有事打扰。比如,艺人想发微博的时候,我都得先过一眼,然后安排数据维护。我带过一个偶像艺人,平时稍有空闲就在微博上搜索自己的名字,如果看到一条媒体发的相关微博没有粉丝评论,就会发过来让我“安排”。

特殊日期则更令人头疼,每逢过节,必有热点话题要跟。除了我们自己安排的活动,微博也会放出需要参与的节日热点话题。有一次,明星们集体转发某个正能量话题,我当时在看牙医,几个小时没有看手机,结果别人都转发了就他没转发,艺人甚至还发来消息问要不要转发,而我没看到。

后来我养成了职业习惯,一旦要离开手机几个小时,就会提前和同事沟通:“你帮我盯一下。”

我也陪艺人参加过不少星光熠熠的盛典红毯活动。但再高大上的活动对于我来说,不过是忙碌的工作:拍片、修片、发布、炒话题、关注舆情并尝试冲热搜。有朋友会嘱咐我“某某也在现场,你帮我看看他真人什么样!”但每次到现场,我看不到星光熠熠,只会盯着手机看舆情,而且还是站在室外,比办公室更不舒服。

鸡血期消退后,我越来越渴望有自己的整段时间,但工作性质不允许。我是艺人与外界之间必经的一环,一旦反应不及时,他会直接蒙受损失。有次,艺人发了微博,而我恰好离开手机30分钟,结果他的微博数据惨不忍睹,被对家粉丝截图去嘲笑:忘记买数据了?

图/《怪你过分美丽》

我认识一个经纪人,带了某个艺人好几年,年假攒着从未休过。后来终于赶上一个空档,她定好了行程机酒去旅游度假,没想到艺人恰好这段时间出了点事,身在国外的经纪人处理不及时,粉丝骂她光顾着自己玩不管艺人。艺人也对她不满,争吵过后,这位经纪人一怒之下辞职了。

其实,争吵只是一个导火索。吃散伙饭的时候,她说:不想继续过围着一个人转的日子了。

包装:被消解的自我表达

比起累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我会怀疑这份工作中的自我价值。

我第一次认真考虑转行,是在入行2年的时候,那会儿正在一个流量爱豆工作室。凌晨2点的时候,我坐在夜店里,一边为艺人守门,一边用手机写优质偶像通稿......

突然,我很怀疑这种人生的意义:我究竟在干什么?

读大学的时候,我没什么心思好好读书,整天追星刷微博,看八卦,研究明星们的人设。选择以艺人宣传身份进入这一行的时候,我也清楚自己的工作要给艺人塑造人设。但当你真的意识到,自己每天在忙忙碌碌、拼死拼活地创造一堆虚假泡沫的时候,这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昧着良心的事情做多了,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当时有朋友劝我说,这个艺人不太好,你换一个地方吧。在这之后,我手头的艺人几经变动,但有关“自我价值”的疑问从未消除。

我遇到过很成熟的艺人。有一个入行多年的歌手,对于所谓的“人设”包装,比如如何运营社交平台、如何应对媒体,都已经有了自己完整的想法,我只需要配合她,处理琐碎杂务即可。

我也遇到过很不成熟的偶像艺人,完全不懂如何面对外界,什么事都希望工作人员代劳。很多时候,我坐在电脑前,深吸一口气,回忆平日里他的形象、说话的口气,想象自己就是他,然后开始扮演他。

他的微博是我发的;他的粉丝翻牌是我翻的;他发专辑时,给粉丝的深情告白长信是我写的;连媒体采访,我都给他准备好答案照着念。在这个过程中,关注舆情这项日常工作有了另一种意义——微博评论区,粉丝真心激动的表白,似乎成了对我工作的回应与嘉奖。

有时候也会有穿帮的风险。我最怕直播过程中失控,例如粉丝说上次翻牌时做出了某承诺,艺人满脸莫名其妙:“有吗?”虽然他看过我们的翻牌记录,但毕竟不是自己做的,不容易记住。幸好,粉丝自圆其说,笑他“呆萌”,化解过去了。

有些人很“听话”。比如我带过的一个女演员,每次我问她:“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她都说:“没啥,你写就好。”我把写好的答案给她,我怎么写,她就怎么答。

不“听话”的当然也有,介于有主见和没主见之间的艺人,最难搞。有些艺人反感我们替他发声,但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们写完一遍文案及回答,给他过审时,他会指点“我不是这样想的”“这个回答好无聊”。这时,我们就得揣摩上意,塑造出一个更完美的他——这个完美标准由他定义。

你问我艺人是不是包装出来的?我见到的艺人,肯定跟公众形象不完全一样。但人毕竟不是产品,不是随心所欲修改设定的。沟通、策划、执行、传播……一套流程走下来,是否有效果,艺人本身的因素占90%,如果说运气不算比例的话。

图/《马男波杰克》

我们艺宣从业者聚在一起,也经常讨论这个问题:艺人自身完全没有内容,我们硬生生去造梗,包装其形象,其实成功几率很小;但如果艺人本身很有趣很有梗,你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所谓“幕后推手”,并没有什么神秘光环,只不过说明你的工作价值是彻底捆绑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你用他的名声与流量,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

那个天天混夜店,还让工作人员去守门的偶像,是我带过的艺人中,至今依旧当红的一个。每次跳槽面试时,我会将他的名字放在简历中显眼的位置,一遍遍接受询问,一遍遍回答谎言。

他的名字与人设,是我职业的跳板。

而每每意识到这一点,便越感觉自我在其中被消解了。

急流:追逐流量风口

追赶流量风口,是我入职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四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给一个歌手做宣传。迫于音乐市场萎缩,她当时已转型做演员,但依旧有一颗爱唱歌的心,提了一个建议:“我能不能定期开直播唱歌给粉丝听?”我跟经纪人都强烈否决,因为当时在我们心里,直播是一件很掉价的事,属于网红而非明星。

现在想想真是对不住她。当时目光短浅,没想到如今明星们全在直播。

2018年,我还在和新浪微博的人聊#明星制片人微计划#,微博与艺人合作打造定制短视频内容,可惜当时没有合作上。而2019年起,明星VLOG成为风潮,我开始学着给艺人拍VLOG,换取微博推广资源。

我当时带的艺人,完全不习惯。“吃饭的时间,能不能不拍了?”“不行,咱们缺个吃饭镜头,你介绍下自己在吃啥?”跟风拍不愿意拍的东西,我累,他也累。

到了2019年下半年,Vlog的风潮也基本过去了,公司让我们带着艺人运营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那时候我们闲下来就刷相关物料,研究艺人能拍点什么。艺人如果喜欢玩,那是最好不过;如果不喜欢,得开会不断给他洗脑,这些平台数据有多重要。

而进入2020年,直播又变成了新的风口。老板还找了淘宝直播的相关专业老师,专门教艺人如何进行直播,希望艺人良好的表现,可以令品牌方满意。

跟风究竟有什么意义?至少从公司角度来说,这就是紧跟时代的一次尝试。每次开会讨论艺人是否要开Vlog/抖音/小红书/直播,议题的核心很快就会从艺人个性特质,转移到品牌方有多么看中这些曝光渠道。不管效果如何都得做,即使跟风失败,对公司也没有损失。

图/明星们开始学习带货

对艺人来说可能有损失。2018年后,公司招了一大群练习生,企图复制偶像元年的流量奇迹,但最终事与愿违,这帮练习生的出路成了大问题。

我曾经带过其中一个艺人,他的条件是这批人中最好的,我们当初都很有信心与憧憬。然而2019年年底,出道失败的他在练习室练舞,我们在会议室盘账、作年终总结。我说,他的数据维护费用拖欠了好几个月,年底了水军天天催我还钱。

经济总监抱怨:“辛辛苦苦一整年,反而欠了一笔钱。”老板便问:“他还能不能赚钱?不赚钱能卖给其他公司吗?”

由于老板不再追加投资,而他个人没有收入支付各项宣传费用,一切花钱的对外宣传都停止了。没有解约,也没有卖掉,公司和艺人就这么彼此耗着。我只偶尔提醒他发个微博,别连红V都掉了。

可能随着年龄渐长,我本身对娱乐圈失去了兴趣,对粉丝们的兴奋点不再能敏感获知,面对一个又一个新风口、新玩法、新梗,感到疲于奔命。

我开始意识到,早已想过的转行,真的要提上日程了。

围城:阴影地带

这一行的人员流动率很高。几个月不联系,微信打招呼第一句话常常是:“亲爱的,你还在带某某某吗?”随时接受对方已经跳槽的可能性。

朋友们碰到一起,不久便开始聊跳槽打算:哪里有更好的机会,艺人是否“好伺候”。但这种讨论不会有什么结果,每个人都对自家艺人工作室有所不满,每个人都想跳去更好的平台。

更好的平台意味着更好的职业发展起点。你所能接触到的人脉资源,往往取决于艺人在行业中的位置。入行几年后,捧着某个小明星一路成长为大明星,这种象牙塔故事早就褪色了。取而代之的是希望一开始就进入当红艺人工作室,快速积累行业资本。

一旦抓住了咖位高的艺人,除了人脉资源,也会有很多灰色收入的机会。我第一次被发红包,是因为让某个水军供应商负责艺人的微博数据维护。他收到财务支付的费用后,立马给我微信发了一个红包——对于他来说,这是行规。

除此之外,艺人合作的造型师、妆发师、摄影师,处处都有“返点”油水。当然,这还得看你在一个艺人团队中,是否能battle过其他人,占据“话事人”位置。

但这些东西终究还是很玄乎的。我们中间流传过很多神话,比如一个经纪人收了50万元红包,让自家流量偶像,去跟网红一起直播。然而你听这些故事的时候,还是会记得,主导权在艺人手里,而不是在你手里,你随时有可能出局。

艺人与工作人员的关系是很复杂的。陪新艺人一起成长的,往往是非资深团队,艺人一旦有机会爆火了,就会有更具实力的经纪公司抛出橄榄枝。围着艺人转了几年的团队,很有可能在此时突然被迫停下。

就在我离职前一年,公司特意让我们所有人签署了一份《竞业协议》,要求我们离职后几年内,不得与公司艺人发生任何合作关系——防备艺人解约跳槽时,带着原团队工作人员一起离开。

图/《假日暖洋洋》

当时签协议的时候,我就在想,下一份工作,不要再绑在别人的光环上了。

正式辞职转行之后,有个在互联网大厂做营销的朋友来跟我聊天。她一直有去艺人团队工作的梦想,她不怕累,毕竟在互联网大厂也是“007”的节奏。

她想搞明白:比起营销一个产品,营销一个人是否会更有趣一点?

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或许每个职业都是一座围城,成年人就是掂量自己手上的资本,看看够不够从这座围城,跳到那座围城,去看一看别处的风景。

在做艺人宣传的时候,我的微信里加了几十个媒体、几十家水军,以及数不清的营销号。直到辞职之后的今天,还时不时有人发来合作询问、最新报价。

比起那些我曾深度捆绑的艺人,他们反倒更像我在这几年中实实在在接触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