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客儿 | 打破「AI演技」质疑,于朦胧是如何出圈的?
作者 | 郭帖
编辑 | 丁宇
于朦胧有「强迫症」。采访开始前,他环顾四周,确认了摄像机的角度,并为拍摄团队提供了背景纸。他的工作室配有全套的灯光设备,可以满足基本的拍摄需求,这极大的缓解了他的某些焦虑,比如:突然有人找他录视频。
「我最不喜欢突然要录一个东西,就拿手机随便录一下,我觉得很敷衍。」他似乎对完美主义充满「执念」,就算是录ID这种艺人都会遇到的最基本的工作,也要遵循标准化流程,光线不好、角度不好、背景不够干净整洁,一律不过关。
出道前,他因为喜欢拍摄,成为了一名MV导演,为后来的「较真」打下了伏笔。参加《快乐男声》成为歌手以后,他继续这个技能,自编自导了自己所有的歌曲MV。
成为演员后,于朦胧有过一段迷茫期。《太子妃升职记》之后,鲜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2020年初,他主演的《两世欢》热播,却被网友群嘲「AI演技」。直到刚刚收官的《明月曾照江东寒》中的林放一角,他才开始获得认可,还被称为「古装男神专业户」。
这种翻转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于朦胧转型成功,也暗示了他在这个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在围观者看来,他温和的外表和骨子里的某种执着,形成了一种反差。「我对喜欢的事情很执着,会不停地做这件事。」
在采访过程中,于朦胧跟我们透露了另外两个与「坚持」和「强迫症」有关的秘密。一是疫情期间,他看了20几遍《星际穿越》,知道每一个镜头的衔接;二是他为了拍戏一直在记日记,那些关于角色的理解和拍摄细节都在其中。
下文根据于朦胧口述整理:
01
上一部戏《两世欢》播出的时候,很多观众说我是「AI演技」。
看到这些评论,心里确实很不好受,但很快就平复了。首先,观众不知道,也不用知道你背后发生了什么。其次,我的表演确实是需要提高的。观众是看了戏才来评价你的,只能希望能通过下一部戏,改变观众的印象。
当时不太想说自己受伤的事情。一方面拍戏都有风险,不是什么大事;另一方面我受伤后恢复得挺好的,不想再提起,让粉丝和家人担心。(注:于朦胧拍摄《两世欢》时被道具戳伤,隐形眼镜碎裂在眼中,医嘱不得有表情牵扯。)
《两世欢》
这一次《明月曾照江东寒》播出,我也在上网看评论。看到差评,就(淡定了很多),想着如何改进。看到好的评论很开心,有一种「哇,被大家看到进步了」的感觉。
拿到剧本的时候,我会去想象林放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他有什么习惯?他的说话方式是怎样的?语速是什么样的?
林放是一个世家公子,他可能会有点洁癖。当他成为武林盟主之后,经常会遇到一些江湖人士来打招呼,会突然冲过来跟他握手、甚至抱住他。林放在接触他们之后,会偷偷地用衣袖将手擦一擦,这是我自己表演上的一点设计。
语速上也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有相应变化。林放从小就有很多抱负,但是得「藏」起来,话就不会太多。当他在外面展现一种放荡公子形象时,说话应该是很洒脱的。但他跟身边人商量一些大事的时候,说话就是不紧不慢、深思熟虑的。
这与之前在《两世欢》中饰演景辞的时候也有所不同。景辞不是一个爱表达的人,很多时候会把话藏在心里,所以说话时会比较低沉。
至于「古装男神」角色的模式化,确实是存在的。比如演一个富家公子或演一个腹黑杀手,都有不同的套路。
我刚开始做演员的时候,演古装角色就在这个模式里面。我会重温以前的古装片,看人家怎么演。比如,里面某个角色和我要演的角色有些类似,那么我会去模仿他说话的方式、走路的方式,自己表演的时候就「起范儿」了。
我知道这样不对劲,应该尽量去打破模式。
演绎林放这个角色,就尽量让他更加真实、更加生活化。我看了一些关于表演的书,也跟导演沟通过,希望林放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管他是一个古代公子还是武林盟主,首先都应该是一个真实的人。
林放和他义父的感情就体现了这一点。剧本中林放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重情。不仅仅是爱情,他对兄弟、义父都很重情重义。拍摄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林放跟义父的一场对手戏。义父来找我,要把我吊起来杀掉。这场戏拍之前,我们跟导演一直在讨论:需不需要真的把我吊起来?
《明月曾照江东寒》
最后决定「真拍」。因为导演是武术导演出身,他对这种戏的安全性是有把握的。而把我吊离地面,我能给出的生理反应就是真实的。那场戏拍了两遍,第一遍导演已经觉得很好了,第二遍多补了一些角度和镜头。
我感觉特别过瘾。从那场戏开始,我突然忘记自己在演,我就是林放,台词是林放说出来的。之前我也演过很多戏,但从来没有这种完完全全的「进入角色」的感觉。之前我一直有压力,当这场戏拍完,我就不紧张了,感觉真正进入了林放,有种「开窍」和「顿悟」的感觉。
有人问我,总是演「古装美男」,是不是被这种角色束缚住了。其实我倒没觉得是束缚,首先是一种认可。我也演了一些现代戏,接触各种角色,在刚刚杀青的《约定之青年有为》里,我演一个青年电工。
这种技术类工种的角色,是第一次尝试。剧组正式拍摄前,让大师级别的电工老师傅,来教我们演员学习电焊技术。我们学得还挺快的,都希望最终表演效果是准确的。
在学习电焊和拍摄的过程中,受伤还是难避免的。因为焊点温度非常高,我总是被烫到。每次被烫到瞬间都会挺害怕的,觉得自己会毁容。我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我拍戏总那么容易受伤?是不是有点倒霉?
《约定之青年有为》
但再想想,只有经历这个过程,我才能体会到电焊工人的工作是怎么样的。他们都很辛苦,而我必须经历这个过程,才能更好地完成角色。
02
我觉得最辛苦的那段时间,是在正式做演员之前,主要是心理上的辛苦。
当时刚比赛完没多久,我总在全国各地跑商演和演出。无论我去哪里,粉丝都会一直跑过来支持我。但那时就会很内疚,因为没有自己的作品,每次都在唱比赛时的歌或同一首歌。
我感觉这是一种消耗,消耗比赛期间积攒下来的人气或者说什么,我没有任何新的作品可以去给粉丝「交代」。
于朦胧参加《快乐男声2013》
当然,现在回忆起来,也会感谢那段时光。我去了很多地方,得到很多支持,我会很希望自己能够一部接一部地拿出作品来,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支持我的人。
入行后,我先做了MV导演,然后参加《快乐男生》比赛成为歌手,之后又成为演员。三种身份对我来说都很重要,都想要拿得出作品。
拍摄,是我心里的一颗种子。
我很小就对拍摄感兴趣了,天天背着DV,有时候还要背三脚架,妈妈和姥姥总问我:「你累不累?」
我最初的作品,就是姥姥和妈妈唱歌。我先给她们录好歌,再配画面。比如说姥姥先清唱一段歌曲,我用DV把歌录下来,再去补画面。或者姥姥做自己想做的,我去抓她的状态,她也会对嘴型。现在,她们都被我训练得很会拍MV,镜头感都比我好。
我也会自己拍自己。我家附近有个公园,里面有山,当需要一个自己站在那里唱歌的远景的时候,我就在这边固定好三脚架和机器,打开定时器。然后迅速先跑过去唱歌,再回来看拍摄效果。过了,再拍别的镜头,没过,再重来一遍。
拍完以后,我会去刻DVD的店,店里有那种简单的剪辑软件。我就在那里剪,一下子待一天。
我常去的那家店老板是个叔叔,他觉得这个小孩很好玩,怎么那么爱做这件事。他很愿意教我,原本200元剪辑一次,他会给我打折,有时候干脆不收钱。
我当时天天都在想,要去哪里拍东西。这么说是不是不太好?有点影响学习?但我父母很支持我的兴趣,我经常会让妈妈带我去各种地方拍摄,只要是周六、周日,或者放长假,就特别开心,因为又可以出去拍东西了。
这是我后来入行做MV导演的原因。做了歌手以后,我也喜欢自导自演拍MV。我开始唱一首歌的时候,就会想要配什么镜头、什么景别、什么机位,歌手也就是我自己应该穿什么服装出现在什么场景里,我对画面有执念。
可能现在很流行一种录音棚MV,就是歌手录制一首歌时,另外一个团队在拍摄。我其实不太喜欢这种形式,虽然它拍摄效率很高,你歌录了,MV也拍好了。但我更希望自己的歌,MV是与歌有关系的,成为一个很正式的作品。所以每次我自己的歌,都想要自导自演MV。
《不负韶华》MV
自导自演这件事情很过瘾,只是每次拍摄快要结束前的几个小时非常痛苦,可能每拍一个镜头,你就要去看一眼。你会想:那个画面是不是对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能不能剪出来?
有时候,监视器可能在离你本人很远的地方,你需要不停往返,拍一条看一条,很耽误时间,大家也很痛苦。所以我现在尽量减少给自己拍摄MV的次数,可能一年就做一次,就把这个做好。
做演员,也是机缘巧合。比赛完了之后,公司安排我去拍戏,一开始真的很紧张,很害怕,不知道怎么演。当时就容易想到之前做MV导演的一些经验感觉,我会不停地去监视器那里看,思考哪个角度会更好一点。但这样一来,我可能注意力都在画面上了。后来就要克制,要把注意力还是放回戏本身。
再后来演戏经验多了一些,会意识到另一种情况。就比如我在表演时,为了呈现悲伤的状态做了一些动作,但其实摄影角度并没有捕捉到。你自己演得可过瘾了,觉得自己演得特别好,最后一看:根本没拍到。
这其实就是在两种状态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不能太关注画面,也不能太不关注。我是后来演到一些自己很认可的角色,观众也比较认可,我才感觉「嗯,我可以做演员了」。去塑造一个让观众信服的人物,自己也会有一种幸福感。
03
今年居家期间,我又复习了几遍《星际穿越》,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大概刷了不下二十遍。它第一年首映的时候,我在电影院看了三遍,第一遍看很震撼,但有些地方其实不太明白,又拉了好朋友去看。现在再看就是一种复习,它到哪个画面,切到哪个场景,我都了如指掌。
我对喜欢的事情很执着,会不停地做这件事。
就像拍摄,导演、摄影、剪辑等方方面面都想了解,也愿意琢磨。有些同事会觉得我比较有执念,但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会觉得累。
除了《星际穿越》,那段时间还重刷了《太空漫游2001》《火星救援》这些片子。之前在电影院看的时候,会感叹画面很磅礴、很壮观、很震撼,对演员表演的注意力没有那么多。现在也会把注意力放在演员的表演上。
没有做演员之前,看戏都是在享受,看演得像不像,哭得感不感人,真实还是做作。但自己当了演员之后,再看别的演员表演,就会想:他是怎么做到这件事的?他是用什么方式去表达情感的?
有一些表演方法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他的哭是真情实感的哭,还是用了一些方法?有时候能感受到。
我现在还不太能感受到年龄带来的焦虑感和危机感。对于我来说,年龄有时候也是一种馈赠。有了经历才能感受到更多的东西,有了经验才能游刃有余地去表达,才能更好的完成一个角色。
拍戏也让我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这是我的「强迫症」之一。最开始,我只是想把自己的心情、想法、对这段戏的理解记录下来,所以开始记日记,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我会比导演或者场记老师记得还要详细。有时候需要补一些镜头,场记老师那边记不清了,我就会直接翻日记「第三集15场是2019年几月几日拍的」。如果拍戏的时候过了12点,那么我还会记录12点之前拍了哪些镜头、12点之后又拍了哪些镜头。
我每天都记,就像今天的采访也会被我写在日记里,有空就翻翻日记本回顾。
之前我写过一段话,给十年后的自己:「每个人都在为了挑战成功而不断努力着,向着那清晰的目标,向着心中罗盘所指引的方向而前进。」
具体一点说的话,我希望未来十年,能一部部作品接着上。可能每年都有一首自己拍摄MV的歌,都有一个戏,能让大家看到是有进步的,我就挺满足的。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