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很多人爱,又与她有什么相干?
今天,是张爱玲100周年诞辰。
这100年,张爱玲只受用了四分之三。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一间公寓里去世,数天后才被发现。
尸检报告认为她死于心肌梗塞。根据死亡现场的描述,人们普遍认为张爱玲临死前是在做日光灯浴。
步入老年后,张爱玲常年手脚水肿,胸闷气短,又深受皮肤病折磨,身上出了溃疡也多日不愈。为了躲避虱患,她不停搬家,时而栖身汽车旅馆。
她自诉随时随地会看到可怕的虱子和跳蚤。邻居家一只猫狗接近,都让她惶惶不可终日。
最后,几个遥远的友人都怀疑,张爱玲是否患上了强迫症和幻视。这些症候,加上她长达28年离群索居,在很多张粉看来,为她的传奇平添几分苍凉和诡美。
近年来,张爱玲晚年一些私密书信面世,有专家根据这些资料研究认为,困扰张爱玲晚年的,很可能是立克次氏体病。这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顽疾,而日光灯浴可以缓解病患的痛苦。
老年张爱玲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她没有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偶尔的几次好转包括日光灯疗法,都像是误打误撞。
立克次氏体病会在人体内产生大量血栓,这最终要了张爱玲的命。
她18岁时出产的那个金句有了回响:命运夺走她华美的袍,留下一地虱子。
她被很多人爱,还被誉为鲸落和祖师奶奶,可这些又与她有什么相干?
文| 孙旭阳
编辑| 金桐
金句的命运
提笔写她,我焦虑了很多天。从写作技术看,张爱玲的文笔好得过于奢侈,这让任何试图描述和评价她的人,都显得不自量力。
她是少有的仅凭金句集锦就可以出一大堆书的中国作家。她的一生,也像是被传言和传奇串起来的一件珍珠衫。然而,金句越多的作家,被误读也越多。人们已经没耐心读完他们完整的篇章。这终将导致他们的A货金句满天飞。——鲁迅、张爱玲和李敖,都有这VIP待遇。
作为鲸落的张爱玲,她从海上来,也自成一片海,滋养了很多新鲜可爱的人。即使亦舒这种铁粉转黑,反叛也是张爱玲式的——往前推半个世纪,张爱玲对老迈的同行同样不以为然。
最近,几位当红明星在张爱玲语录上翻车,其实并不值得群嘲。他们至少还愿意假装自己喜欢读书,而更多的短视频主播们早达成共识:他们能有这么多老铁刷礼物,靠的就是读书少。
和长线作业的同行比,金句式作家更容易少年成名,既快乐又痛快。隐患就是,窥得出人生的门道,编几句俏皮话的能力,并不等同于求生的本领,甚至还成反比例。
这就导致,他们将用余生来应验或悖离年少时的金句,整个人生像是一场反讽。
在晚年,张爱玲多次推崇「平淡而近自然」的写作风格。这固然与她的实际状况有关,她的健康和财力都不足以支撑酣畅自赏的写作,更重要的恐怕是,年轻时斩钉截铁的确信,她已所剩不多。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这话念起来挺铿锵,却是说神童的。中国人敬神仙,不爱「神老」。
晚年的张爱玲,并未获得这个世界足够的尊重和馈赠。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她独自蜷缩在没有光的所在,装点着世人的窗和梦。
晚年的张爱玲
不彻底的男女
1952年,张爱玲借着香港大学复学的由头,申领一纸通行证,离沪南下,在罗湖出关抵达香港。接下来,因为两部农村题材的小说,她在大陆成为禁忌,又过了几十年,她再红起来,已是出口转内销。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张爱玲,无疑尾随着琼瑶的风浪。在很多读者直至导演演员的认知中,张爱玲是一部高阶版的琼瑶,并非全为错觉。
她的作品被改编成不少影视剧,最新的那部也在社交媒体上吵得沸沸扬扬。这些影视剧所激起的争议多种多样,但非要归于一因的话,无非在于改编者可能并不太懂张爱玲。
或者说张爱玲的大部分小说,不太适合改编为大众消遣品。迄今最成功的李安版《色戒》,截了不少情色的流量,因为没被看懂而一度公映,又因为没必要被看懂而匿迹。
但凡言情小说,或喜,一大堆光明的尾巴;或悲,凄美的离散或死别,死因一般又是白血病,卫生又矜持。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呢,用她的话说,都是一些做不了自己主,活得不彻底的男女。她认为最彻底的一个人物,是曹七巧,可她有过像样的爱情吗?
没有决然的黑白爱恨,恨经常更多,来得也比爱要敞亮。张爱玲似乎从一开始便鄙弃浅薄的乐观,于是悲观便接管了她的纸笔。
张爱玲的小说中,很少有通俗意义的爱情,更多则是世情和人性。只是在世间,控制和算计都披着爱情和亲情的画皮。张爱玲只需要认真描摹这张画皮,画皮下的男女们便各尽其态。
凝视画皮久了,画皮也必回以凝视。张爱玲小说中,流淌的那种病态的敏感,便是画皮的报答。
53岁时爱玲接受台湾媒体采访,谈起鲁迅,夸赞老先生很能暴露中国人的阴暗面和劣根性,之后中国作家习惯于文过饰非,实在可惜。
人间的真相,或许本就不堪入目。
张爱玲至今可考的最早一篇小说,叫《不幸的她》,发表时她12岁,读初一。
电影《色戒》剧照
新旧明暗之间
1957年9月,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在英国去世。在最后的日子里,黄逸梵很思念女儿,想见见她,被她拒绝。
一个解释是,张爱玲当时买不起从美国到英国的机票。还有个说法是,张爱玲对母亲缺乏感情,因此不去看。总之,这份母女情,都没够得上一张机票。
母亲去世后,遗产都留给了张爱玲。那是几箱古董,据说改善了张爱玲的生活。而黄逸梵生前是个不成功的画家,靠变卖家族的古董求生。
和黄家比,张家更称得上是没落贵族。李鸿章的外孙张志沂狂嫖滥赌还抽大烟,他是张爱玲的父亲,张爱玲一口饭一件衣都得仰仗他。
他似乎也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当女儿追到大烟馆讨要学费时,他躲了很长时间不愿意出来。
和妻子黄逸梵一样,张志沂也只能靠祖上的遗产过活。
这对夫妻差不多,虽然中国早就革命了,民国了,他们却无以求存,只能靠祖上,几位前清的封疆大吏。
在这个不新不旧、不明不暗的家庭里,张爱玲和弟弟每一天都可能遭受大人的白眼。死在拳脚下和囚室里,也不是不可能。
张爱玲就差点活不过16岁。这一年,她差点被父亲打死,被居家囚禁半年,还患了两次伤寒。
绝地求生久了,是人都会风声鹤唳,耳聪目明。
人们会诧异张爱玲的凉薄,那他们应该了解,张爱玲如何成了张爱玲。
亲情在童年缺席或渎职的人,很容易不再把亲情视为刚需。冷漠的另一面,往往是疼痛。
张爱玲一生都没有走出冷漠和疼痛。在她生命最后几年,辗转于异国的出租屋里,她会面壁枯坐,似是独语,又像是在跟另一个世界的母亲对话。
她的友人和读者都认为,她最终原谅了母亲,也在祈求母亲的原谅。——她们对彼此,都太狠过。
年轻时的张爱玲,在旗袍外面加件浴衣
出走的娜拉
留洋学画的黄逸梵,跟徐悲鸿蒋碧薇夫妇都是熟人。带着祖传的古董,踮起被缠过足的小脚,她试图做一个中国式的娜拉。
鲁迅认为,娜拉出走之后,不是堕落,就是回家。黄逸梵没有回家,也谈不上堕落,她在麻将桌上很快输光了张爱玲从香港大学挣的几百块奖学金。
张爱玲本来很高兴跟母亲分享这份喜悦,母亲却盯上了这笔赌资,同时怀疑张爱玲是靠潜规赚的钱,于是她冲进浴室,非要检查张爱玲是否还是处女。
在诸多张爱玲传记中,这件事成为母女毕生都迈不过去的坎。以至于张爱玲成名后,最紧迫的开支就是还母亲当年垫付的学费。
这种恩断义绝的结算,让张爱玲有些快意。——人钱两讫,后来跟胡兰成也如此。
跟母亲比,张爱玲的出走要稳得多。时移世易,因缘际会,大时代的罅隙里,她靠一支笔撑开更广远的世界,免于了为奴的命运。
谈起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婚姻,后人应该区分两个问题:
是胡兰成不该如此对待女人?
还是胡兰成不该如此对待张爱玲,因为她并不靠胡兰成吃饭?
那时候,试图出走的娜拉们,回家或堕落除外,能真走出去的,除了去革命,就是靠写作,或者干脆就是革命的写作。
萧红、丁玲、关露、苏青……每个人轨迹不同,却都是那一代中国女人抵死生活的极致。
她们睁开眼看到的世界不同,笔下呈现的万物自然不会一样。
如何看她们,各凭好恶即可,要争高低,就是误会一场。
张爱玲和胡兰成
举目都是这样的人
晚年张爱玲在给友人的信件里,多次鄙薄胡兰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但太懂的话,慈悲也会荡然无存。
靠着一副好文笔,前汪伪文化大员胡兰成数起数落。他先于张爱玲而死,近年来又俨然红了起来,就像一锅炖不烂的回锅肉。
在自传中,胡兰成夸耀自己情海一路坦途,都是因为他比较「知」女人,尤其是张爱玲。
他「知」了张爱玲什么,大家现在都知道了。而张爱玲彻底「知」他,却是不堪回首的若干年后。
她曾低到尘埃里,然低到尘埃里的东西,都很容易被踩进烂泥里。
命运戏弄,曾经在亲密关系中受创的人,就更容易在亲密关系中被重创。无论爱情还是亲情,不及格的永远是同一群人。
加缪《局外人》里,对母亲死掉毫无痛感的主人公,对女人也一定不会太好。
张爱玲的小说里,举目都是这样的人。
她的求静好求安稳,到头来都是跟时间挣扎罢了。
张爱玲写尽人心,却所托非人。胡兰成锦绣文字却一路骂名,逻辑都一样:他们做得最好的那部分,跟他们做得最差的那部分,需要的并不是同一种能力。
幸福,往往都是由更幸运的人定义。有些人不需要做错什么,就可以很不幸福。
电影《半生缘》剧照
俗男俗女的算计
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很少有活得容易的。在中年之前的作品中,能握住一条光明的尾巴的,只有《小艾》和《十八春》里的主角。
张爱玲后来又说过,这两本小说的写作背景特殊,言外之意,她不认为那些主角真能有可喜的收场。
她认为最富有生活气息的两本小说,里面也是一些活得很惨,死得难看的人。
男人的难,被张爱玲写到了骨子里,以至于现在在网上耳熟能详: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张爱玲笔下,没有洒脱的男人。潇洒的女人也只是在她的随笔中,就是闺蜜炎樱,不过炎樱走下散文后,对张爱玲的凉薄也让她无法接受。
男人们除了立等可判的几个大坏蛋,都是一些不容易的人,比如范柳原。他天天在算计男女之事,婚姻之于他太不划算。他更需要一枚滚烫的女性胴体,而不是一个仰仗他的离异女。
他和白流苏都丧失了恋爱的能力,——用个恶俗过气的说法,叫「爱无能」。
白流苏也是爱无能,她只能在男人们色迷迷的打量中裹紧旗袍,守着已经被第一起婚姻打过折的「贞节」,试图换一张长期饭票。
她日思夜盼的那个承诺,绝不是所谓爱情。
太平洋战争推了两人一把,即使没有战争,能跟范白结合的,还是白范这种人。在他们的情欲雷达中,彼此就是最合适的人选,谁也别嫌弃谁。
在传奇不再的低气压时代,想倾城,还得看这些俗男俗女。
人生而不自由,幸福指数取决于自欺的能力。
电影《倾城之恋》剧照
及身而绝
36岁,张爱玲流产了。是她和第二任丈夫赖雅的孩子,有三四个月大。她把那团血肉冲进马桶,本来担心会堵,幸而没有。
在自传体小说中,张爱玲对此场景有详细的描述,颇为自然主义。她像是出于好奇,在品鉴这次经历。
张爱玲不要孩子,是早定下来的,而且颇为决绝,声言即使钱足够,照顾孩子的人也很靠谱,她也不会要。
她有一个理由有点惊悚,就是害怕这孩子出生,是为了替她妈妈黄逸梵报仇——她临死时,她对她太无情了。
留在大陆的弟弟张子静一生也没有结婚生育。张黄两家的孽缘,张爱玲父母的基因,就在姐弟这一代,及身而绝。
张家曾住过的上海常德公寓,目前二手房均价13万元人民币的那栋楼上,一切都已过去,还残存的一些,也即将过去。
这一世的安稳找不到,寄望于下一代也是枉然。张爱玲做起母亲,又能比黄逸梵好多少?
这个猜想不会有什么好答案。
只需要记住,100年前的今天,一个女婴在上海出生。她先失爱失家,再离婚离国,跑到太平洋彼岸,最终失业失所,颠沛流离,吃尽了人间的苦。她写了很多好文章 ,值得一看。
张爱玲最为人所知的一张照片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