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北大、阿里和家
看到母亲在新装修好的明亮的小店里迎来送往,笑容热烈,李磊鼻子会酸,小店、邻里、阿里、家,构成了母亲的舞台,而有母亲的舞台,才有他北大的舞台。
最近,他发现一些细节,周围顾客,不再把他们的小店叫做小卖部,而是叫得可便利店,二十年了,人们终于记住了母亲小店的名字。
文|田宇
曾经,母亲的小店,让李磊感觉失去了童年。
因为「假如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像你妈一样,开个小卖部」这句话,李磊甚至想过,等自己出息了,就关掉妈妈的小卖部。
李磊和母亲,背后是他们新装修的小店
今年,李磊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成为街道里最有出息的青年。
街道里的人劝李磊的母亲,「儿子出息了,以后就别开小店了,跟着儿子享清福吧」。
但李磊和母亲一起做了个决定,在阿里巴巴零售通的帮助下,将母亲的小店改造成整条街最靓的数字小店。
许多年来,以及许多年后,母亲、小店、邻里、阿里、北大,构成的这岁月静好的图景,李磊已经舍不得丢下。
养不起小家的小店
二十年了,没有人看得上母亲的小店,包括李磊的父亲,他认为小店太小,小到养不起这个小家。
李磊老家在江西,二十年前,父亲带着母亲一起到杭州打工,有了积累以后,在杭州江干区盘下一家小店。
装修前的母亲的小店
四十平米的小店,前店后家,一家人吃饭、睡觉,都在店里。
母亲很知足,这一家人令同乡羡慕,大多数外地务工者,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城市扎根,不再做城乡之间的候鸟,做真正的城里人。虽然不能像城里的大老板们一样住高楼大厦,吃大鱼大肉,但最起码,开个小店,孩子不缺零食。
父亲是有闯劲儿的人,小店老板没做两年,就想着要做大老板。
李磊刚读小学,李磊的父亲告诉母亲,「我要去创业,不能让你和孩子过这样的生活。」母亲没有多想,男人有心打拼,是好事,「那你去吧,你创业成功了,我们就把这个店放弃,你失败了,还回来,这个店还能养活我们一家。」
父亲走的时候告诉母亲,「等我稳定了,就接你们过去。」
六年以后,李磊的母亲等来一纸离婚协议书,留给李磊和母亲的,只有一个亦店亦家的小店。
而当时,小店后面的社区,又面临拆迁,一些老顾客搬走了,生意少了,眼看着房租都没了着落。
为了让小店维系下去,母亲带着李磊用塑料袋从店里提一些矿泉水,到杭州火车东站去卖。
母亲交给房东的房租,有很多皱巴巴的毛票。
保住了店,就保住了家,「一家人,住在店里,吃在店里,养家,也得靠这个小店。」
读书,为了不再开小卖部?
对于李磊,自己生活的样子从记事起都没有变过。
他放学回家,母亲在小店里烧饭,李磊就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坐在店里一边写作业,一边看店,正写着作业,就有顾客来买东西,放下作业,去给顾客拿东西,结账。
李磊说,他经常幻听,正写着作业,总是听到有人喊他买东西,抬头看,一个人也没有。
李磊在小店写作业的地方
「家不是没有,后来存了钱,租了房子,但是店里离不开人,索性,吃饭、睡觉,都在店里。」母亲说,「店比家更像家。」
四十多平米的小店,前面开店,后面是简易搭建起来的厨房,一个煤气灶,旁边堆放着锅碗瓢盆。
后来,父亲离家,李磊就认为,放学早点回家看店,是一种责任,「以前,父亲在家的时候,下班早,还可以帮忙看店,自己还有在家里的书桌上写作业的时间,父亲离开这个家,母亲要照顾我们的生活,还有各种琐事,根本忙不过来。」
每天下课,李磊提上书包就往家里奔。后来母亲看他能独立看店,就周末去进货,将店全部交给他。
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班主任担心母亲的小店耽误了他,对他说,「假如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像你妈一样,开个小卖部。」
这句话,让李磊开始注意自己好像与别的孩子不同。
比如,每次放学,学校门口都是接送孩子的家长,但她的母亲,从来没有在校门口出现过,比如周末家长活动,只有她的母亲没来。
其实他心里明白,同学的父母是工程师、是公务员、是大公司职员,他们都有周末,而自己的母亲是个小店店主,没有休假,母亲放假一天,他就少一天的生活费。
二十年来,母亲的假期只有三个月,第一个月是怀自己,第二个月是怀弟弟,第三个月是今年疫情,小店关了一个月。
四年前,李磊考上了大学,要住校,他离不开母亲,母亲也离不开他,虽然李磊只是利用放学和周末时间帮母亲看店,但这个间隙,让母亲做了很多开店必备的工作,比如到批发市场选货、进货。
李磊、母亲、小店相互离不来
李磊要离开母亲读大学,母亲这点间隙都没有了,店怎么开下去?店不开下去,自己的学费哪里来?
「在杭州的好处就是,你可以第一时间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便利」,那一年,阿里巴巴成立了一个专门服务小店的事业部——零售通,去读大学之前,李磊将母亲的小店「托付」给了零售通,母亲不需要跑批发市场了,在手机上下单,货可以直接送到店里,而零售通的线下服务人员城市拍档,充当了李磊的角色,在母亲忙不过来的时候,城市拍档随叫随到。
再一次,小店保住了,家保住了。
请阿里,给母亲一个叫得出名字的店
李磊一直惦记着,等自己能担负养家的责任,就给母亲「放假」,让母亲享清福。这也是他奋斗的动力,母亲说,「穷人的孩子想着早当家。」
今年6月,李磊拿到北京大学研究生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邻居们都知道,他有能力给母亲「放假」了。
对于放假这件事,母亲很是矛盾,她今年四十三岁,她说,「关了小店,我是谁呢?」
现在,整条街的人都认识她,谁家的酱油没了,到她这里拿,总会聊上几句家长里短,对母亲嘘寒问暖,附近的学生放学了,到店里买东西,温柔地叫她一声阿姨。她知道,这个小店,不但是她的生活支柱,也已经成了她的精神支柱,「人活着,总得有个名声。」
而不关小店,自己该怎么做下去?
这个小店和杭州这座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名城越来越不搭,店面灰暗,店门上面总是贴着来历不明的小广告,店内的货架,无序地堆积着商品,有的,已经近一年都没有卖出去了。
没有假期的母亲
「讲究的年轻人,看到店面这么旧,都不愿意进来。」母亲想把小店开下去,但不知道怎么开下去,尤其受疫情影响,客流量没那么多了,但母亲,每天还是坚守到深夜,眼巴巴地望着夜色里从店门前掠过的行人。
看到这样的情形,李磊突然为年少时「自己有出息就把店关了」的想法羞愧,二十多年了,母亲和小店已经成为一体,分不开了,她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坚守着这个街道,关联着邻里,向往着属于自己的岁月静好。
关了这个小店,就关了母亲的生活。
而这个小店,也给李磊很多奇妙的启蒙。
李磊发现,自己因为经常在小店算账,对数字敏感,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于是自己选择了理科,而大学以后,自己计算机专业,因为在店里一边接待顾客一边做作业,善于迅速转换,而计算机一个叫上下文切换,得心应手。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他一直成绩名列前茅。
后来,母亲的小店,成为阿里巴巴零售通用户小店,它可以分析消费数据,对消费者画像,帮助小店做生意,店里的很多热卖的商品,都是零售通智能推荐的。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他一些课题,就和这个有关,在大学就拿到了科技竞赛大奖,「我保送至北大,除了自己成绩还可以,还因为我拿了一些科技奖项。」
装修后的小店
母亲的小店不能放弃,但不放弃,就要将小店重新改造,去哪里找钱呢?
母亲说,「联系下零售通」。
她知道,在李磊忙于学业,不在家的时候,店里遇到问题,哪怕是店门坏了,就会给零售通的城市拍档打电话。
母亲说,「只要我们努力、善良,就会有好人帮助我们。」
李磊很钦佩母亲,她文化不高,但对人生和生活有着敏锐的直觉和认识。
刚好在这个月,阿里巴巴零售通发起「小店经济复苏计划」,其中包括对符合条件的小店推出10万元的零息贷款以及10万元的免息赊购服务,用来支持小店店面改造、数字化升级、货品升级。
城市拍档不但为母亲申请了零息贷款,还请来了零售通装修团队,对母亲的小店进行全面改造。
现在,他们的小店,是整条街最靓的小店,尤其夜幕降临,小店透亮如一盏水晶灯,成为整条街的地标,店里还装上了可以连通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资源的POS机,在高德地图、饿了么都可以搜索到母亲的小店,客流量比以前翻了一倍。
小店是母亲的舞台
看到母亲在新装修好的明亮的小店里迎来送往,笑容热烈,李磊鼻子会酸,小店、邻里、阿里、家,构成了母亲的舞台,而有母亲的舞台,才有他北大的舞台。
最近,他发现一些细节,周围顾客,不再把他们的小店叫做小卖部,而是叫得可便利店,二十年了,人们终于记住了母亲小店的名字。
点击视频,查看更多
TOP STORIES
相 关 推 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