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威马创始人沈晖:很多造车新势力活不过2019,要么出色,要么出局

2019年4月15日 文/ 李依蔓 编辑/ 张硕

文| AI财经社 李依蔓

编| 张硕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用“冰与火之歌”来形容造车新势力眼下面临的境况,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显然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

冰代表中国乘用车市场近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凛冬已至,人人自危;火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一路逆势高歌猛进,是“寒冬中比较有希望的赛道”。用沈晖的话说,“只要用户满意,什么时候都是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2%和2.8%。但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27万辆和125.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2019年第一季度,尽管到3月消费者需求强劲反弹,但车市仍然寒风凛冽,前三个月累计销售新车637.2万辆,同比下滑11.3%。新能源汽车则仍以109.7%的增速狂飙突进。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赛道,战略、速度和实力是这个阶段的利器,也是我们此刻无惧寒冬的底气。”沈晖表示,威马“每一次官宣都有硬核,每一个承诺都掷地有声”,赢得了“最靠谱新势力”的声誉。

不过,去年承诺的交付一万辆的目标并未实现,在接下来的3个季度里,威马能否实现2019年10万辆销量目标,还是个巨大的未知数。

“做出来才是核心”

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相比,威马汽车更愿意将自己定位为智能电动车的普及者,要做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智能汽车。

“自动驾驶大家一直都在说,说太容易了,但做出来才是核心。”沈晖表示,“我们说的上市不是拿来给投资方看得,而是真正可以下订单,可以提车。”

在他看来,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正深度重塑汽车行业格局,全球汽车行业进入继工业化、信息化革命后的第三次智能化革命,威马“从一开始就认清了汽车进化的下一站是超级移动智能终端”。目前,威马在A级产品上越级配备L2智行辅助驾驶系统以及高安全、高续航电池,是为了让安全可靠、质量稳定、成本合理的高科技产品普惠于民,让海量用户“用得爽,用得起”。

4月12日,威马汽车在“Always On · 进化不止”品牌之夜活动上,正式发布智行2.0版威马EX5综合补贴后售价,官方零售价从17.48万元至25.98万元不等,综合补贴后售价为12.98万元至20.98万元,相当于单车补贴5万元。此外,EX5 Pro将在4月16日的上海车展上亮相,EX6和EVOLVE CONCEPT也将陆续上市。

沈晖表示,威马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考虑到了新能源补贴退坡甚至消失的因素,“如果现在才感觉到压力那是业余选手”。他认为,退补后用户将更专注于产品,对专心做产品的企业不见得是坏事,甚至可能是福音,威马强调的“安全可靠、质量稳定、体验出色、成本合理”,足以让一个企业健康发展。

除了紧锣密鼓地布局新车,威马汽车还联手百度共同在L3/L4级别自动驾驶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威马&Apollo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L3级别高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在2021年实现,预计未来搭载L3自动驾驶功能的威马汽车销量将达10万余辆。

总装下线超万辆

直到现在,提起威马,很多人都还记得去年9月底多少有些黑色幽默的那一幕。

首款产品EX5下线后,威马花了足足半年时间做准备,紧赶慢赶地如约在国庆节小长假前举办了规模盛大的交付仪式。但不久后就有网友曝出,发布会现场运往全国各地的运输车绕了一圈,又开回了威马花大价钱自建的工厂,之后不断有用户因等不到车而退货。

2018年12月18日,沈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无法在年底前完成交付一万辆的承诺。不是因为产能跟不上,而是交付环节涉及国补、地补、牌照等一系列问题,“复杂程度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销售渠道不够完善,至今仍然是制约威马量产交付的重要因素。2019年,威马汽车将以“官方直营+智行合伙人”的双线模式快速扩大门店布局,实现全国100店的目标,配备2000名服务大使,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的威马汽车亚洲旗舰店也将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营。

就在不久前的4月9日,威马汽车通过官微宣布,今年第一季度累计交付4085辆威马EX5,为用户提供超过190万度的充电服务,折合行驶里程1451万公里,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一。3月初,威马EX5总装下线量超过1万辆,日峰值产量超过200辆。

沈晖认为,与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跨国车企相比,整个中国汽车工业都是新势力。对中国企业来说,“革命不分先后”,创业企业成长初期总有一段时间的压力,“我们只要把自己的事业做好,跟友商一起把新赛道做得更大,我们能够占据头部位置就达到我们的目标。”

事实上,威马汽车内部早已制定了野心勃勃的目标。第一步是希望成为造车新势力的第一名,“这个今年就能实现”;第二步是在近期内成为包括传统车企在内的所有中国新能源汽车中的第一名,第三步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跻身乘用车第一梯队。

在沈晖看来,汽车行业不存在赢者通吃,威马汽车只要成为头部企业,就肯定能生存下来,而且活得很好。

“要么出色,要么出局”

4月12日的威马品牌之夜,200多名威马用户在现场尖叫呐喊,沈晖说自己恍然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

关于什么是成功,他有一套自己的哲学。“用户认为威马虽然比较低调,但是做的东西还是很扎实的,而且不断有新东西出来,那我们就是成功了。现场来了这么多用户,我感觉更不错。如果将来举办一个2000人,甚至2万名用户的大派对,那就更成功了。”

沈晖认为,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相比最大的优势,是看得更精准、执行力更强、速度更快。据他介绍,威马有超过1000名工程师,“天天只做新能源汽车”,积累经验更快更准,而小企业面对问题反应速度更快、更贴近用户。对于智能化而言,在不断升级迭代方面最有优势,也一定是贴近本地市场的本土企业。

更重要的是,包括威马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从一开始就专注在纯电动汽车上面,所有资源都投入到这里,“我们没有退路”。在他看来,美国通用汽车当年造出了全世界第一辆纯电动汽车,希望以1亿美元的预算将概念车变成量产车,但华尔街的投资人没有同意。特斯拉只做纯电动车,反而更容易吸引资金,花几年时间把产品做出来,在新赛道上站牢,这正是造车新势力的优势。

他同时也承认,“很多造车新势力活不过2019年”。

造车是件烧钱的事。用沈晖的话说,没有两三百亿元砸进去,根本做不起来一家成功的企业。今年年初,威马汽车顺利完成总额30亿元的C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到230亿元,并完成新智造、新零售和新服务的“3新体系”升级。

沈晖表示,主要资金将用于研发和渠道的提升,因为没有足够的渠道,线上订单不可能变成真正的交付量,“这需要耐心,还要花不少钱”。为了控制成本,为马汽车倡导精细化运营,目前公司员工约3500人,今年预计不超过5000人,“沟通好,执行力快,费用低”。

但对于花大价钱自建工厂,沈晖并不后悔。他认为,老老实实做实业的人就是要重资产,这意味着对用户和团队的承诺,“不会两年三年就跑掉”。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市场遇冷。在沈晖看来,2019年,造车新势力“水落石出的时候到了”。“不能光讲故事讲三年,还没有东西。(该看看)前两年大家吹过的牛、讲过的故事,到底谁可以做出来。”他告诉AI财经社,“2019年要么出色,要么出局,很简单,不是靠吹牛讲故事可以活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