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流量费政策大盘点,工信部出台措施降费30%,运营商套路不断又限速

2018年8月18日 文/ 张唯一 编辑/ 明萱

继国家工信部日前明确指出“提速降费”政策后,三大运营商已于7月1日相继取消流量漫游费。8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再下通知,要求今年流量资费实现下降30%以上,推动家庭宽带降价30%。自2018年以来,流量费政策不断调整,运营商也动作不停。用户反映一波波调整节奏太快,跟不上趟儿买不好适合的套餐反而容易吃暗亏。今日就来盘点一下2018年以来关于流量的那些事儿。

在2017年年底工信部对外公布的《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指出,2018年会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移动流量资费进一步降低。这就预示了2018年注定会迎来流量大调整。此工作任务一出,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流量套餐卡,联通大王卡、电信小米卡等。可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真正无限的流量套餐。伴随运营商的套路一直到2018年。

2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举行发布会,发言人孟玮提到,今年着重推进乱收费和降低电信资费这两块。另外,关于去年已经推出的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政策今年也会进一步跟进,流量费用以及港澳台的资费也会调至更低。

对于运营商来说,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面对工信部的指示,运营商虽有相应调整但“套路”也是一个接一个。各大运营商先是推出归属地省内流量套餐做诱饵,宣称套餐可使流量用不完,却对‘省内"标签和上限降速含糊其辞。这类套餐曾引起一众用户的不满,用户表示,只能在手机号开户地才能享有这类套餐,一旦离开范围,流量套餐就会失效。

运营商的"套路”远不止如此,更为诡异的是,超过套餐外的流量大约0.3元/M,看一个12分钟视频,大约需要花费67元,费用高昂。对于经常出省的人来说可是没少花“冤枉钱"。一位运营商工作员工曾告诉AI财经社,如果在用户的套餐中,同时拥有国内流量和省内流量,即便用户在相应的归属地,计费系统还是会优先使用用户的国内流量,等到国内流量使用完,才会启用省内流量。

看着运营商折腾了4个月,工信部终是“看不下去了”。4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曾表示,流量“漫游费”将于7月1日取消。5月17日,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推动移动流量平均单价年内降低30%以上。

对此,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纷纷表态支持,将从7月1日开始完成省内通用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流量)。趁着离7月份还有些时日,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随即发起了大招。各种套餐打着全国流量不限量的旗号开始被卖力吆喝,用户奔着全国不限量办理了相应套餐后,新一轮的发愁又开始了。因为这些不限流量套餐都有一个共性,即超出一定流量后会进行限速。

拿中国移动98元的冰激凌套餐来说,超过20GB流量后国内限速,限速后网速不高于1Mbps。看似优惠的套餐背后却隐藏着不少限制性条款。流量限速后还要接着花钱去买流量叠加包,总之就是钱越交越多。明降暗升的戏码引起了用户的极度不满,6月7日,在用户对不限量套餐的一片讨伐声中,工信部召开会议明确要求运营商要高度重视‘不限量’套餐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全行业开展自查工作,不得夸大宣传,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

想必运营商没有预料到“不限量"能带来这么大的风波,在工信部要求后运营商又开始做出整改。各门店的宣传标语均把限速等标识放在醒目位置。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运营商只能乖乖照做,又一次表示7月1日将取消流量漫游费。但被运营商“骗”多了的用户并没有多欣喜,担心届时又是各种被套路。

在一众用户质疑声中,终是迎来了7月1日。各大运营商纷纷推出公告表示,各家用户已经完成省内通用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流量)。而另经常出省用户欣喜的是,手机流量套餐确实没有国内、省内之分。但一波欢喜一波愁,随着流量“漫游费”的取消,发现不经常离开归属地,且固定套餐中没有足量流量的用户,在套餐使用结束后,还需购买叠加流量包。并且一些更加优惠的省内流量套餐,在升级为全国流量之后竟意外消失了。

尽管折腾了大半年的流量费问题还是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情况确是比之前好很多。虽然运营商们套路不断,但在此次取消流量漫游费上也着实给力了一把。尽管用户感知程度极小,但背后运营商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复杂的资费套餐梳理,改造支撑系统。确保每一个用户资费计算准确。据移动官方公众号表示,中国移动在此次取消“漫游费”的过程中,共投入了每日12万余人的工作量。

8月14日最新要求的今年流量资费实现下降30%以上,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实现流量资费下降的希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期待。当5G时代真正来临的时候,运营商盈利的渠道会更多,相应的对于用户流量的补贴,资费会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