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失去陆奇的百度:李彦宏亲自站台量产无人车,被传统车企吐槽是造势

2018年7月6日 文/ 孙静 编辑/ 赵艳秋

AI开发者大会成了外界观察百度未来走势的一扇窗口。百度正试图用落地成绩单,新技术布局和生态加速来破局。

会场是捕捉风向的地方,时政、商业莫不如此。在百度复兴的灵魂人物陆奇去职后,AI开发者大会成了外界观察百度未来走势的一扇窗口。

毕竟在4月26日最早传出陆奇要离职的当天,陆奇还参加了百度AI开发者大会筹备会,提出具体细致的意见。有百度内部人士回忆,工作状态丝毫没有即将去职的痕迹。

一年前,同样的场合,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陆奇意气风发。作为总设计师兼主持人,从早上9点到12点,他成为串起整场会议的那个灵魂人物,给百度AI串起一根条缕清晰的线。有“百度大脑”底层技术平台做支撑,陆奇对外发布了面向智能硬件落地的DuerOS平台,以及面向无人驾驶的Apollo平台,向外界勾勒出百度“AllinAI”的基石和两大触地抓手。

“一起努力!”大会长达3个小时,主持到最后,陆奇已经声嘶力竭,但仍喊出那句鼓舞士气的口号。

谁能想到,路线图墨迹未干,设计师却出走了。

百度会不会失去方向感这个问号,盘桓在后场村,也盘桓在华尔街。陆奇离任消息后,百度股价短期内下挫百亿美元。

或许,当下没有比一场亮成绩,尤其是商业落地成果的AI大会,更适合百度向外界证明自己的了。

QI的遗留效应

一位去年参会的开发者敏锐地感觉到今年的变化。“今年整场大会,百度各业务条线的讲解有些凌乱,缺乏体系,让初来的人摸不到头,登台演讲的面孔也多了,不比去年陆奇一条线贯穿清晰。”

另一位开发者则感觉,去年是百度AI平台从无到有的官宣,而今年,“量产”、“开放”等字眼不断被重复,这也间接印证了百度的紧迫感。

没有陆奇的串场,李彦宏亲自出马。他现场卖起关子:造车和造PPT,不一样。他自己去年吹的牛,今年就准时实现了——无人车投入量产。

百度和金龙客车合作的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正式量产下线。李彦宏说,车辆即将发往广州、深圳、北京、雄安以及日本东京等地,率先开展商业化运营。会上同时发布了面向量产的无人驾驶平台Apollo3.0。

这个消息听起来振奋人心,金龙客车股票当日直接涨停。在无人驾驶领域,安全和商业落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两大焦点。

但台下的传统厂商较为冷静。一名车企智能驾驶技术人员说:“我们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对‘量产’的概念理解不同。”在他看来,“阿波龙”的投产不能投放市场,只能封闭园区试运行,准确说,这离量产还有一段距离,这是在造势”。百度大会分论坛PPT上还展示,应用Apollo3.0标准化量产工具组件,30天可实现无人车量产。当然,此前FF、国内造车新势力对“量产”的概念都与传统车企不同。

但百度将Apollo平台“开源”,为百度短期内在无人驾驶领域风生水起,起到了关键作用。“代码早就写好了,李彦宏决定开源,陆奇来百度后宣布的。”一位百度人士对AI财经社说。

Apollo是全球第一个商业企业开源的自动驾驶平台,这对长久封闭的车企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开放的系统有最长久的生命力。”为百度站台的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他之前一直思考,汽车是否会走向智能手机的业态?因为汽车就是“长了腿的智能手机”,它还是最大的智能硬件。成为汽车生态的巨头,发展空间势必更大。百度要打造自动驾驶软件开放平台,王传福最终决定把比亚迪定义为开放的汽车硬件标准平台供应商。

百度总裁张亚勤博士与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展开对话

陆奇离职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就是在北京车展见王传福。当天他与王传福共同体验比亚迪新车。后者是Apollo平台第100名合作伙伴。

除了Apollo,陆奇在职时加速的另一条AI落地路径——DuerOS,本次也发布了最新进展——率先打造商业闭环。

负责人景鲲介绍,截至今年6月,搭载DuerOS的智能设备激活量已经超过9000万,月活设备超过2500万,合作伙伴超过200家,开发者超过1.6万人。

而新发布的DuerOS3.0,正式启动了商业分成模式,打通支付环节,形成商业闭环,且百度前6个月将会把这些收入100%回馈开发者。一位DuerOS员工颇为自豪地对AI财经社形容,打通支付环节是过去几个月他们做的很有价值的一件事。

看上去一切都在向前推进中,但陆奇离任后,有敏锐的合作伙伴已经感受到百度的一些细微变化。某智能硬件厂商负责人回忆,DuerOS上半年动静很大,基本每两周就有一次新产品发布或论坛,现在则沉寂了许多。在陆奇离职前后,百度大脑也走了一批人。

另一名传统行业人工智能开发者说,他与百度合作后,百度已经换了好几拨对接人。每换一次,他们就要经历一次阵痛期,之前的沟通还要倒带重新,降低了产品落地的速度,这在阿里或者腾讯是很罕见的。

上述变动不一定都与陆奇离职相关,但你能感受到,合作伙伴们都在观望百度人工智能从战略到架构会走向何方。

但有一点明确的是,陆奇走前,百度AI框架已经搭好,开源和开放的基本准则也已确定。“如果框架不变,执行没有大偏差,百度AI短期不会有太大变数。”一位现场的年轻开发者分析说。

多位开发者和百度内部员工表示,只要按路线图走下去,百度在AI上的竞争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当然前提是,百度在战略层面,要补上陆奇的空缺。

开放能否建立AI帝国?

开放是百度AI定的基调。

为什么要定这样的基调?这与百度参与到人工智能算法落地争夺战的时间点有关。

2016年左右,商汤、旷视等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最早在行业市场落地人工智能技术,当年年底,百度和阿里跟进,而另外一个巨头腾讯则略晚。他们都共同争夺传统行业AI的落地开发者。开放成了吸引开发者的好理念。

一位传统设备制造商选择与百度大脑合作。该开发者说,在BAT和创业公司中选择百度,是因为一些企业如海康威视和旷视,要用他们的算法,就得买他们的摄像头或者智能硬件,而百度明显更开放,技术也不错;另一些互联网巨头,会要求开发者必须跟紧他们的战略节奏,但他本人不希望”外行指导内行“。相比之下,百度更平等,不对行业开发者指手画脚,不自居为赋能者,还能为他们带来很多互联网思维,帮助他们这些传统设备制造商转型。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百度大部分技术免费。一家企业开发人士说,这些技术,自己光测试就得花几十万、上百万元,这让他们快速决策与百度一起做。

百度也为开发者担心的数据问题做出可选择的方案。多位开发者向AI财经社反馈,百度人脸识别技术刚刚推出离线版本。这意味着,用户不需要上传人脸数据,不用担心隐私泄露。不过这个离线功能需要开发者付费。

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更是定了开源战略,就是开放自己的代码,开发者可以按照规则来与百度一起开发、完善,并免费使用代码。百度宣称要做汽车行业的安卓。

做自动驾驶开源平台的,目前全球只有百度一家。一位自动驾驶企业技术总监告诉AI财经社,“国内外公司基本没有这种模式。好像日本名古屋大学推出过开源平台,不过是学生写的。”

对于百度为何独辟蹊径,内外部有不同解读。多名Apollo平台合作伙伴称之为“后发者破局”。

一位传统车企开发者说,由于百度推出自动驾驶平台时间略晚,彼时谷歌及部分大型车企已经起跑。百度在同一赛道追赶并无明显优势。通过开源,百度可以把车企等产业参与者绑到一条船上,一起做测试,加快技术迭代进程,同时分担风险。

但百度Apollo一位人士认为,这是外界的误解。百度自2013年开始开发自动驾驶平台代码,时间与谷歌差不多,更比Uber早,百度是本着互联网企业的开源思维来做事。

但无论如何,Apollo会有现实考量。滴滴程维曾预计,10年内,无人驾驶车卖给消费者是很难的。陆奇接手时,百度市值610多亿美元,如果走与谷歌相似的商业路径,需要持续投入且短期内不计回报,这似乎不是资本市场喜闻乐见的方式。

开源也确实把百度的自动驾驶带上快车道。“上帝啊,Apollo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在今年1月的CES展上,陆奇丝毫不吝夸赞Apollo的发展态势。

“Apollo技术迭代挺快的。Apollo1.0比我想象的要弱,发布的L4相关内容很少,不知道是出于策略,还是没有做出来。到Apollo2.5之后,L4的技术水准跟其他企业就差不多了。”一名自动驾驶行业人士称。

昨天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公布,Apollo在GitHub上已开源超过22万代码,有1万多名开发者推荐使用,最新合作伙伴116家。

这种开放有愈发激进的态势。Apollo团队一名工程师说,他估计去年开放的代码只有50%左右,今年则是直接全部开源,代码、算法全公开。

在BAT中,另一互联网巨头腾讯在3Q大战后,由封闭走向开放生态,由此马化腾建立起一个腾讯帝国。在AI时代,李彦宏拥抱开放,又能把百度带上何种高度?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开放和开源,百度AI步伐不会像当下这般迅疾、无所顾虑。

“这是急于变现的征兆”

但开源和开放带来的一个问题是不太可能快速变现,百度不急吗?

“今年Apollo3.0就是百度急着落地变现的一个征兆。”一位资深开发者嗅到了百度商业化的紧迫氛围。在Apollo3.0展区,这个新版平台的口号是“面向量产,更加开放”。

百度的对手们,谷歌无人驾驶即将开启商业运营,通用、Uber的商业运营时间表也已公布。在国内,滴滴创始人程维宣称,在无人驾驶市场,谷歌第一,滴滴要做第二。

强敌环伺,外界自然对百度的商业化路径充满好奇。2018年一季度,百度营收同比增长29%,但Apollo自动驾驶项目却没能带来实际利益。财报会上,各路分析师追问自动驾驶商业化问题时,陆奇都没有正面回答。

“肯定要在开放的基础上。”在AI开发者大会分论坛上,AI财经社再次提及该问题时,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综合管理部/合作发展部总经理尚国斌含语焉不详,不愿谈论更多。

即便在Apollo团队内部,百度员工对此认知也不同。有人认为,Apollo在5到10年内,不会考虑变现问题,要先把生态做起来,数据越多,算法升级越快,百度的优势就越明显。有Apollo的合作伙伴称之为“放水养鱼”。鱼多了,故事套路就像微信,商业变现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互联网服务、广告、数据运营,都可以参照。

也有百度人士对商业化问题表示不屑,“百度内部其实早就想得很清楚”。像高精地图、共享出行、对产业链核心企业投资,上述都有迹可寻。

如2017年百度通过投资首汽约车,切入共享出行领域。这点与谷歌路径相似。共享出行是无人驾驶落地的天然场景。平台派单前,起点、终点均是已知,可根据路线确认所派车辆。“我们不希望自动驾驶车辆提供的是一套磕磕绊绊的体验”,百度方面负责人如此解释投资逻辑。目前首汽约车已经加入百度Apollo平台计划。

高精地图则是百度手里的另一张王牌。多家传统车企代表均向AI财经社提到,目前与百度Apollo最实质的合作就是高精地图。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都必须采用高精度地图,而国内拥有资质的高精地图供应商只有百度、高德等少数几家。

投资则像施肥。为了让Apollo生态枝叶繁茂,百度分别从开发者、OEM、场景、车服务等环节,进行投资布局,如战略投资硅谷汽车信息安全公司VisualThreat、商业车智慧服务平台狮桥、投资平台开发者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等。另一家被投企业Velodyne,占全球激光雷达80%~90%的市场份额。

而对于另外一个实现硬件落地的抓手DuerOS,和底层技术平台百度大脑,不止一名开发者发现,百度今年更加强调生态。这意味着,在“生态”远未枝繁叶茂起来时,百度并不急于“摘桃子”变现。

此前,百度发布搭载了百度语音和语义人工智能技术的小鱼在家智能音箱时,李彦宏现场承诺要补贴到“卖不起再说”。但销售设备和用户激活是两个概念。有激活量,用户才有价值,如果用户不去使用,那真金白银的补贴就像打了水漂。

百度也意识到了挑战。负责智能硬件落地的DuerOS内部人士透露,他们今年强调的是用户量、硬件激活量、开发者数量。这是部门领导的考核指标,先不谈变现。“我们需要打磨好的技术体验,否则用户量会很快下来,那不是良性的。”一位负责产品的人士说。

而一名被投企业的产品负责人也认为,百度目前想要的生态,离不开平台合作伙伴与开发者的参与。开发者越成功,这个生态才会越繁荣,才会造就百度AI的成功。

(唐煜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