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全球首款iPhone背夹电池的发明者,现在要用电动滑板车撬动智能出行生态

2017年2月15日 文/ 石海威 编辑/ 石海威

以电动滑板车为支点,Immotor要撬动的是未来整个智能出行生态。

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手机时,苹果店里唯一能够买到的充电保护壳,是一款名叫mophie的产品。

mophie创办初期,只是为苹果公司做配套产品。而后,mophie创立了自己的移动电源和智能手机背夹品牌mophiejuicepack。这是全球首款iPhone背夹电池,一度在全球迅猛收获1000多万粉丝用户。而这款在美国大受欢迎的产品的创始人黄嘉曦(DanielHuang)来自中国。

黄嘉曦曾在国光电器任职北美公司CEO超过10年,是国光电器在北美开拓市场的创始团队领导。国光电器是业界知名的音频电子产品制造商,后于2005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

2006年,黄嘉曦离职创业,推出mophie。2016年,黄嘉曦告别mophie,将目光转向个人智能出行领域,创办了Immotor。

拼技术,拼设计,不拼价格

2016年10月,在新品美国发布会上,黄嘉曦表示,Immotor要重新定义智能个人出行,它将更绿色、更智能、更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支撑他梦想的第一步是ImmotorGO——他们创造的全球第一款智能个人微电动,以及为ImmotorGO提供动力的“超级电池”——黄嘉曦口中的“一个革命性的绿色能源管理系统”。

在此之前,2016年2月,黄嘉曦将mophie以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智能手机配件厂商ZAGG。

黄嘉曦将自己第二次创业的重心转移到了国内,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分公司放在美国加州,并且在国内拿到了纪源资本(GGVCapital)和云启资本共550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第一次见到黄嘉曦是在美国。彼时,黄嘉曦还是mophie的CEO。mophie产品的独特性让李宏玮看到了黄嘉曦团队对于完美产品的极致追求。当看到整个智能手机配件板块时,李宏玮就断定,黄嘉曦一定是位追求完美的产品创新者。此外,李宏玮认为,在新的移动互联网领域里,黄嘉曦和他的团队能够做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另需一提的是,该团队兼具中美两国特色。黄嘉曦知道怎么去带领团队,将美国的产品设计及品牌营销能力和中国的研发及供应链的后端生产能力,完美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李宏玮看来,做智能硬件的创业企业,最难的就是在确定做一个产品后,怎样把这个产品里的很多技术的维度做全。从前端软件跟用户的交流,到后端的硬件管理,以及最重要的电源的管理(BMS),只有把这些板块都整合好,才能做出一个成功的产品。

“所以说,这个行业对创新及产品制造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Daniel在移动电源行业有超过10年经验的优势就使得Immotor可以脱颖而出。Immotor的技术可以使未来出行产品实现标准化。”李宏玮对财经天下(ID:cjtxzk)记者说。

▲2016年2月,将亲手打造的第一家公司mophie以1亿美元的价格卖掉后,黄嘉曦重新启程,创立电动滑板车品牌Immotor。

云启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榆镔和黄嘉曦相识已10年有余。在黄榆镔的印象中,黄嘉曦具备在别人还没有进入一个全新行业前,敏锐发掘新商机和快速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

“我在GGV工作的时候就注意到他了,还考虑过投资他,后来我们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另外,Daniel也是美国消费电子品牌领域少有的华人创业企业家。他在全球市场成功打造了mophie这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品牌。他的成功故事对其他中国创业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典范。”黄榆镔告诉财经天下(ID:cjtxzk)记者,中国其实也有很多同一行业的创业公司,可是他们往往只注重价格上的竞争,把成本一降再降,最后卖得没有毛利,甚至贴钱来抢占市场,然而最终这些公司还是没能做起来。比如说同样是充电宝,有的公司卖100人民币还要费尽心机促销,而黄嘉曦的产品却可以在全球市场上卖到150美元,还卖到断货。

此前,ImmotorGO在加州实验室打磨了整整一年。这是第一款真正实现方便随身携带的个人电动滑板车。它拥有独创的黑科技感外观设计,自主开发的App可实现蓝牙解锁、远程操控等多种功能。不过,黄嘉曦团队的最大押注是其零学习成本和独有的电源控制系统,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电池”。

作为一款折叠式电动滑板车,ImmotorGO与一般滑板车在设计上最为显著的不同是,这款产品采用的是三轮设计,行驶过程更为平稳。在折叠之后,它的占地面积非常小,可以放置在家中任何地方,也可以放入汽车后备箱。在功能上,它内置GPS定位和蓝牙,与手机连接后,可控制它的开启以及实时掌握它的位置。在收拢模式时,ImmotorGO能自行站立,还能抽出拉杆,像行李箱一样拖行。在助力模式下,它会自动跟随用户前进,无需手动操作。

开源共赢,押注生态未来

2016年10月,ImmotorGO在Indiegogo众筹,产品预计将在2017年4月正式发货。这款产品的众筹价格在750美元左右,预计正式上线后,海外售价会在1000美元以上,国内售价会在4000元左右。黄嘉曦表示,1000美元的价格在欧美是同类产品的主流价格,接受度会比较高,国内可能会面向注重产品品质的新中产阶级人群。

这一定价策略倒也不难理解。相比于不少厂商,Immotor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用于研发,这必将带来成本的提升,因此产品只能走高单价高利润路线。

不过,Immotor团队认为,提升产品品质对个人微电动行业的销量很重要。2015年,欧美平衡车市场有很大的增长,但在第四季度,因为电池技术的缺陷,平衡车被大面积召回。2016年2月,美国出台了新的电池标准。海外渠道基本都在观望,希望能够有更为安全的替代产品,这正好给了Immotor这样注重电池技术研发的团队时间窗口。另一方面,Immotor也在积极拓展渠道。公司目前已经与美国电器连锁店BestBuy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者在美国有超过1000家的门店。

而这也正是Immotor未来商业化的想象空间所在。黄嘉曦告诉财经天下(ID:cjtxzk)记者。

未来Immotor的收入来源有几种可能,比如让分销商通过手机App把盒子平台(即将推出)租赁给消费者,提升效率,或者通过硬件车辆租赁,做公共场所的推广。

“Immotor不是一个单系的产品,它可以平台化、规模化,可以有不一样的使用。电动出行的生态如果有不一样的竞争者,或者说今天要带动一个行业,那么无论技术还是产品,唯有开源之后,别人才会使用。”黄嘉曦表示,这也是自己希望Immotor的产品走开源路线的原因。

黄嘉曦曾深入研究过小米模式。他发现,中高端产品,分化产品路径比较容易,初期PK价格,后期竞争优势是供应链,初创企业代工供应链的可能性不大。而做简单的产品,怎么安排技术把竞争长板带动起来,慢慢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产品有更好的迭代却挑战巨大。因为一旦产量起来,供应链或将无法应对产能的要求。因此对于初创公司而言,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面向什么样的用户,如何面对知识产权和技术的激烈竞争,哪些板块可以国际化,这些只有前期做好布局,将格局定下来,才能最终形成竞争壁垒。

为ImmotorGO提供动力的超级电池颇具看点。黄嘉曦对财经天下(ID:cjtxzk)记者表示,它打破了电池的传统概念,自带控制系统,可实现动态能源优化,确保滑板车安全行驶,也能在电池电量较低时,仅需轻松更换电池即可实现满血复活。

不仅无需插线即可为ImmotorGO供电,它还能作为超级移动能源,有各种意想不到的丰富功能。“比如从车子里取出一块电池,通过附件连接,立即转换为AC交流电源,可为各种小型电器供电,比如笔记本、手机、咖啡机、厨房搅拌机等,即插即用,毫无限制。甚至它还能变身为一盏灯,提供室内户外照明,或为断电的轿车或卡车重启。”黄嘉曦表示,超级电池是万能出行助手,只要带上它,就等于随身携带了一个微型能源供应站。

Immotor的技术或将有助于未来的出行产品真正实现标准化。ImmotorGo这款产品的设计视角、外观和功能,在当下市场上是独具一格的。它特有的自带芯片的超级电池,未来或可实现平台化,甚至规模化,运用到其他各种产品之中去。这在电动出行生态链里,是有明显竞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