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富士康子公司拟赴上海IPO,郭台铭要来A股割韭菜?

2017年12月15日 文/ 郑亚红 编辑/ 鹿鸣

以代工厂在大陆收获毁誉参半的富士康系,在资本市场有了新动作。

12月13日晚间,鸿海精密在台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将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鸿海将于2018年1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就有关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古根有限公司上市计划进行表决。

富士康已有多家子公司在香港台湾上市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是富士康系的一员,公开资料显示,其业务范围包括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通讯系统研发;企业管理服务;从事电子产品及其零配件的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法定代表人为毛渝南。

在鸿海集团看来,此次IPO契合鸿海近年来持续投资中、美、日、欧等全球化布局。在全球大步迈向工业4.0、+互联网、8K+5G时代之际,大陆工业互联网发展蓬勃,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近些年,郭台铭与他的鸿海一直在摸索转型之路。收购扩张的同时,鸿海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拆分公司的上市,旗下多家业务子公司已顺利在台湾和香港上市。

注册地点在大陆,可享受境内企业待遇

对于坊间传言的“境外第一股”,AI财经社经查证,发现近年来A股上市的具有台资参股的企业多达二十余家,但由外资控股的企业此次确属首次。

2003年,空调制冷企业国祥股份挂牌A股上市,上市时第一大股东台湾人陈和贵持股27%,该公司成为第一家在大陆上市的台资企业。2007年后,受金融危机、市场环境下降影响,国祥股份连续两年亏损,于2009年被披星戴帽,此后被华夏幸福借壳,退出A股市场。

外商投资企业A股上市,是否会遭遇法律障碍和监管压力?对此AI财经社对话了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他表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A股IPO只是一个普通的IPO,不会受到影响。

董登新表示,根据《证券法》第12条规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形式,只要符合上市条件,即可在中国证券市场公开发行股票,这表明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在基础法律层面不存在法律障碍。

2002年,证监会发布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特别规定》则强调了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遵循证监会有关招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准则的一般规定之外,还应遵循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的特殊规定,具体包括外国法律政策变化风险、汇率风险、关联交易、外国股东信息的披露等。

经查证,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的两大股东,机器人控股有限公司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均为外资企业。与此同时,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设立,注册地点位于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东环二路二号富士康科技园C1栋三层,并不属于标准的境外企业,只是外商投资企业。

董登新表示,目前境外企业尚不能进入A股市场IPO,但外商投资企业并不会受到阻挠。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属于本土企业,其在A股IPO只是一个普通的IPO,应享受国民待遇。

两年前郭台铭已有赴A股计划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登陆上交所,早在四年多前就有迹可循。

2013年6月,郭台铭在当年的股东大会上首次宣布分拆上市的计划。鸿海当时的计划是将集团事业群升级为12个次集团,每个次集团独立扶持3至5家上市公司,并寄希望一次实现增收。

两年后,又一次股东大会上,董事长郭台铭在大会上明确表示,未来3到5年,鸿海在大陆的业务将会分拆登陆沪深股市。

由此,鸿海的分拆上市计划延伸到了大陆A股。

郭台铭彼时在大会上坦诚,拆分上市的一大直接利好就是有利于提升鸿海的整体市值。

今年11月,鸿海精密发布了它在2017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这份财报透露出鸿海利润增长不足的现实情况。财报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鸿海精密的营收为1.08万亿元新台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利润方面,2017年1月到9月30日,鸿海净利润为637.91亿元新台币,低于去年同期808.85亿元新台币,跌幅超过21%。

郭台铭与鸿海的“危”与“机”,一方面来自于代工利润逐渐稀释,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则被解读为对苹果长期的依赖,急需布局自有品牌。

因此,鸿海正在进行一系列自救和保卫战,郭台铭也带领鸿海艰难转型,从自有品牌到打响收购之战,如今登陆A股,充分利用大陆人才、资金、市场以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