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天线宝宝主演冻死街头,进中国15年为何从儿童影片变赌徒最爱

2018年1月25日 文/ 裴晨昕 编辑/ 鹿鸣

演员会出事,IP永不倒。

2018年1月23日晚,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幼儿节目《天线宝宝》中丁丁一角的扮演者、芭蕾舞演员西蒙·谢尔顿·巴恩斯(SimonSheltonBarnes)于17日在利物浦街头骤然离世,享年52岁。

消息传入大陆后,立刻引发网友对《天线宝宝》及其所代表的童年时光的追忆。《天线宝宝》于2002年由央视引进,不仅带来一代人欢乐的童年回忆,还搅动了私彩黑市的透码博弈以及中国商家的商标注册战。

倡导包容多元,版权获利上亿

199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和Ragdoll制作公司签约,联合制作了长达260集、每集30分钟的幼儿节目《天线宝宝》,初版发行于1997年到2001年,主要受众群体是1到5岁的学龄前儿童。

四只天线宝宝体态相近,颜色各异。剧情看似简单,背后包含深刻意蕴。

其中,一身“基佬紫”、挎着女士手包的“丁丁(TinkyWinky)”象征着男同性恋者;肤色偏黑的绿色宝宝“迪西(Dipsy)”象征黑人;肤色偏黄的黄色宝宝“拉拉(Laa-Laa)”象征着亚裔黄种人;总是踏着红色踏板车的小个子“小波(Po)”则是象征着侏儒症患者……这四类形象都是在白人社会中容易遭到霸凌的少数族群,可见制作者倡导多元包容的良苦用心。

据悉,开拍伊始,双方只签订了3年的合同,约定“一旦节目不受欢迎就解约”,不料节目播出后,天线宝宝迅速走红,风靡全球。美国公共电视网、香港亚洲电视、台湾公共电视、韩国放送公社电视二台(KBS2TV)及中国中央电视台等,竞相引入。单是是版权获利即达10亿英镑。

早在90年代末,天线宝宝在零售市场的销售额总值就高达2亿英镑,成为婴儿/学龄前儿童品牌授权第二名。2002年,自央视引进播放以后,《天线宝宝》成为中国收视率最高的婴幼儿节目。

2014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宣布制作新版《天线宝宝》,共60集,于2016年在美国尼克国际儿童频道首播。2017年5月,《天线宝宝》新版前两季的版权由爱奇艺和优酷高价拿下。

黑色产业:天线宝宝六合彩

作为儿童早教类节目,《天线宝宝》的受众群体原本只是学龄前儿童以及陪伴他们收看节目的家长。然而,在中国(尤其是华南沿海地区)的地下六合彩黑市上,这四个可爱的形象逐渐变成了赌徒透码的宝藏。

六合彩本为香港政府批准,香港赛马会主办,不在香港以外的地区开设投注业务。同时,大陆更是禁止任何个人和组织经营六合彩,然而黑市一直存在。

在彩民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天线宝宝》的制作方与香港六合彩公司有关联,动画片里暗藏中彩号码,参透其中玄机就能飞黄腾达”。由于《天线宝宝》节目的播平台为中央电视台,对“中央”的信赖又给他们增添了无谓的信心。

在他们眼中,天线宝宝按颜色对应“红波”、“绿波”、“蓝波”,他们的点头频率,转圈速度、欢呼分贝都是不可疏漏的选号指标。

据悉湖南岳阳曾有一个乡政府多次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宣布禁止买禁止“买码”,然而“天线宝宝六合彩”仍屡禁不止。

灰色地带:内地商家抢先注册版权

早在IP这一概念尚未兴起之时,出品方就充分利用天线宝宝的人气,面向在全球市场开发周边产品。然而,在“节目播出和正版授权产品问世”的“空档期”,中国商家们瞄准了《商标法》的灰色地带,抢先注册了版权,低成本地制造出大量仿造、盗版产品。

2002年,泉州市泉盛食品厂申请注册了“天线宝宝”商标,并转让给泉州天线宝宝食品公司。英方得知后,向商评委提出申请,成功撤销该注册商标而后天线宝宝食品公司不服裁定,将商评委起诉到法院,胜诉。2015年,福建天线宝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新三板。

除此之外,多家个体经营者亦在《天线宝宝》中文版播出不久后先后抢注了多个文字和图形商标,其版权所有者DHX戴斯曾对这些恶意抢注的商标向商评委提出争议申请,指责其“损害公司对天线宝宝(TELETUBBIES)这一知名服务的特有名称、知名电视节目名称、知名卡通形象名称享有的合法权益”,但未得到妥善处置。

据香港金杜律师事务所商标部律师林久初、张家绮分析:由于我国商标审查标准的不一致,天线宝宝版权方在大陆难以维权。“面对非常明显的恶意抢注行为,诉求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有时只能寄希望于运气,期待遇到开明的法官,而非依赖于制度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