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收入14亿却亏2亿,大量贷款超市倒闭,融360遇现金贷倒春寒

2018年3月15日 文/ 石万佳 编辑/ 杨舒芳

近日,知名“贷款超市”融360发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贷款申请量和营收都大幅提升,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亏损进一步扩大。

公司在公告中解释称,亏损增加主要是由于“广告和营销服务成本的增长,以及数据获取成本、研发费用和薪酬成本的增加”,而这些成本增加的背后,其实是整个现金贷监管重压的大环境。

营收增加,亏损扩大

根据财报,2017年第四季度,融360贷款申请数量约为3250万件,是去年同期的近5倍,相应地,也实现了超过去年5倍的总收入5.85亿元。

与第三季度相比,融360的贷款数量与营收也有所上升,比例分别是15%和17%。

整个2017财年,融360共收到8980万份贷款申请,是去年的5倍多,总收入也从去年的3.56亿翻了两番还多,达到14.46亿。

但是,如此好的业绩却没能挽救融360不断扩大的亏损。2017年第四季度,公司净亏损高达1.36亿,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是第三季度的8倍多。这直接导致融360整个2017年的净亏损超过两亿,其中第四季度占比67%。

拿着这样的数据,融360创始人兼CEO叶大清竟然还能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受到(中国监管环境变化的)较少影响”,反正我是不信的。

值得注意的是,融360截至去年年底的现金流量表中显示,仍有18个亿的应收账款,与9月底时几乎没有变化,但在6月底时只有近一个亿。

根据此前的媒体报道,由于现金贷监管的重压,大量现金贷企业此前放出的贷款难以回收,导致难以向与其合作的贷款超市支付流量费用,多家贷款超市因此亦陷入巨额亏损,不知融360的应收贷款中,是否也包含同样的情形。

监管重压下获客成本增加

所谓的监管环境变化,是指2017年11月21日拉开帷幕的现金贷整顿。作为国内“贷款超市”领域的头部企业,融360虽然没有直接被整顿,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客户爸爸”在监管重压下大规模收缩业务,自然也会影响融360的生意。

具体而言,大量现金贷企业在第四季度收缩了放款规模,甚至暂停放款,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的企业基本上全部停止了业务,现金贷不放款,自然不需要与贷款超市合作,因此大量贷款超市也在现金贷的整顿下倒闭了。

但融360的业务规模非但没有缩减,甚至有所增加,可能是由于其接入的贷款企业都是比较正规的头部企业,受政策影响较小;另外,融360一直在拓展业务条线,如规模一直在增长的信用卡推荐业务。

但是,在成本上,现金贷整顿的影响就体现出来了。

营收增加,亏损却加大,很容易推论出这是由成本的大幅增加所导致。根据财报,融360称第四季度成本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广告和营销服务的流量获取成本增加,数据获取成本、短消息服务费以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具体而言,第四季度公司销售及市场推广成本高达5个亿,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比上个季度增长了近30%。融360解释称,该项成本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市场推广及广告开支及薪酬相关成本增加。

也就是说,由于融360的获客成本增加了,按照推广成本/贷款申请数量粗略计算,每笔贷款的成本从第三季度的13.75元增加到了15.38元(不过即使涨了,也算是很便宜的成本了)。

在现金贷整治的环境下,各流量入口对各类贷款相关产品的敏感性都大幅增加,支付宝、微信甚至苹果的Appstore都下架了大量现金贷类程序,流量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融360偏偏又极度依赖第三方流量。招股书显示,平台的大部分用户流量来自第三方渠道,其中前五大流量采集渠道在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占比三分之一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融360自身作为流量入口,向银行收取的信用卡提成也在一直增加。根据财报,2016年第三季度一张信用卡的费用是74.18元,到2017年第三季度这个数字已经是90.4元了,第四季度又进一步增加至104.49元,长此以往,不知道银行还会不会买单。

融360对2018年的业绩情况似乎也不是太有自信,在业绩展望部分只写了一句“根据公司目前的预测,2018年一季度的总收入预计为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