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被雷军藏在招股书里的小米金融,靠现金贷起家两亿用户,即将分拆

2018年5月5日 文/ 石万佳 编辑/ 严冬雪

招股书中显示,小米集团已经完成了小米金融的重组,计划将其进行分拆,并为后续吸纳人才和股权激励开始了购股权计划。此前据小米内部人士透露,分拆最快在今年就能完成。

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2014年阿里IPO之后全球最大科技新股。

雷军在招股书草拟本中撰写的公开信《小米是谁,小米为什么而奋斗》引发了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bilibili董事长陈睿、拉卡拉集团董事长孙陶然等大佬的关注与回应,他们将雷军的标题中的“小米”纷纷换成自己的企业,回忆了印象中的雷军,也顺带宣传了自己。

除此之外,小米还在招股书中提到了旗下的金融业务。这个业务在小米一直存在感不高,却颇受雷军重视。2017年初,雷军在小米公司年会上透露,未来一年,小米将会聚焦黑科技、新零售、国际化、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金融五大方向,互联网金融被设定为集团五大核心战略之一,首次对员工披露。

在小米的招股书中,金融业务虽然篇幅不长,也终于让我们有机会一窥全豹。

现金贷起家,获客简单粗暴

小米贷款成立于2015年6月,当年9月正式上线。这款类似借呗与微粒贷的线上无抵押小额信用贷款产品的诞生,也标志着小米金融的成立。

公开信息显示,小米现金贷额度最高20万元,日利率最低仅0.02%,比借呗还低。主打“高性价比”的小米手机,主流用户正是金融需求远未被满足的蓝领人群、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或者说中低收入人群,与现金贷的目标用户完美契合且数量庞大,再加上易接受的利率及额度,小米贷款上线后,在“米粉”中颇受欢迎,一年后贷款余额即突破10亿元,两年后交易额突破300亿元。

招股书显示,小米的应收贷款主要包括向客户提供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附属公司贷款,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增长,应收贷款由2016年的1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7年的81亿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已偿还45.4亿元。2017年,借款112亿主要为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资金,其中45亿已偿还。

小米贷款最初的获客方式简单粗暴——直接在小米手机中预装小米贷款App,用户购买手机并开始使用后,即可看到相关入口,比借呗和微粒贷距离用户更近一步。根据小米招股书,在2015、2016和2017年,小米手机的销售量分别为近6655万部、近5542万部、超9141万部,庞大的销售量背后,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宝矿。

因此,在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小米金融CRO、小米贷款负责人陈曦表示:“我们很少做外部用户的业务,主要还是针对小米体系内的用户,而且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仍未完全满足。另外我们针对米粉还有额度和利率的优惠。”

除小额现金贷之外,小米贷款还有分期业务,在自有场景下为用户在小米商城及小米线下门店购物时提供分期贷款,但现金贷仍是主体,截至2017年9月占比95%以上。

背靠小米打造的较为完善的生态链,如浏览器、音乐、商城、游戏、视频等,小米用户在小米体系内留下的数据量充足、维度丰富,这为小米贷款的风控提供了极具参考性的关键信息,借助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可以完成较为精准的用户画像与信用评估,让小米贷款保持较低的坏账率与较高的运营效率。

正式上线一年后,小米贷款即发布了第一期公募ABS产品,这代表着权威机构对小米贷款质量的认可,却也成为了小米金融唯一头痛的问题。

去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要求相关企业将ABS相关融资与表内融资合并计算,合并后的融资总额与资本净额的比例暂按当地现行比例规定执行,企业发行ABS的额度受到严格限制。

“这是最让我们头痛的,”陈曦坦言:“杠杆严格限制了我们的资金来源,也是我们接下来整改的重点。”

在整改之外,小米贷款还将目光转向东南亚,打算拓展业务范围。与其它有着相同想法的企业相比,小米贷款最大的优势为极强的品牌认知度——目前其在东南亚的手机市场中,也占据着不小的份额。仅以印度为例,去年小米在印度的线上智能手机销售渠道整体份额中占据46.9%。

今年1月接受采访时,陈曦曾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目前小米贷款在东南亚的业务仍处在考察与评估阶段,没有正式将产品落地,考察的重点则是印尼与印度。

但据36氪报道,今年4月,小米已经与印度网贷平台ZestMoney就入股进行谈判;去年10月,小米还投资了印度学生贷款服务商Krazybee,并与其合作为用户在小米商城购物时提供分期付款。

牌照多,业务少,潜力大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小米金融的收入、税前净利润分别占小米集团收入及税前净利润的0.7%、0.2%;小米金融总资产占小米集团总资产的14.1%,并不算高。

目前除贷款外,小米金融旗下还有两大板块——理财与保险。前者主要以基金为主,更偏向流量入口,而后者背后依托的是小米的保险经纪牌照,但这两块业务的表现一般,或许也与前文提到的小米主流用户构成有关。

除网络小贷、保险经纪之外,小米还有第三方支付与保理牌照,还与新希望集团、红旗集团等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第三家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持股29.5%。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1日,新网银行交易客户数超1000万人,信贷余额超200亿元。

此外,新网银卡开业不久即进入p2p存管市场,成立4个月时已与70家平台达成签约意向,截至今年2月,有近50家平台完成系统上线,在全国排名第七。

但是,除了小米贷款和新网银行之外,小米金融的其它业务板块存在感几乎为0,这点在招股书中也有所体现,但其实小米金融依然有着较大的的想象空间。

正如知名自媒体人洪偌馨所说,当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标配嵌入到互联网的交易和生态当中时,良好的用户基础和不断创新高的销售额,以及庞大的销售网络和产业链条,都成了小米金融后续发力最大的资本。

不可忽视的是,1.9亿MIUI月活跃用户,4.5小时/天的待机时间,2017年超过9000万台的手机出货量,以及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渠道给其后续的提升变现率,做大金融板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招股书中显示,小米集团已经完成了小米金融的重组,计划将其进行分拆,并为后续吸纳人才和股权激励开始了购股权计划。此前据小米内部人士透露,分拆最快在今年就能完成。

前文已经提到,在贷款端,小米金融有着天然的优势,也已经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分拆之后,小米金融若能完成单独融资,则可以继续发力理财端,将消费分期、保理等资产进行对接,为小米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符合其需求与消费水平的理财产品;而小米金融团队也将有更多精力和资本去进行产品打磨与业务扩展。

此外,小米集团也将给予小米金融更大的支持。招股书显示,由于小米金融将来保理业务扩张需要大量资本,小米集团设定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止三年度,向小米金融提供金融服务最高金额的年度上限分别为127.7亿元、149.5亿元及145.5亿元。

事实上,在供应链方面,小米的情况或许可以参考京东,复杂的业务条线与上下游关系,意味着海量的融资需求与保理业务规模,因此在这一领域,小米金融亦有着较大潜力。

整体而言,小米似乎已经可以与阿里巴巴、百度、京东、腾讯四大巨头相抗衡;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相信将其放入五大未来核心业务之一的雷军,也有更高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