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供不应求却又很难赚钱,CAR-T企业不敢贸然扩产

2023年5月1日 文/ 雷公 编辑/ 江芸 贾亭

全球细胞基因疗法代表的CAR-T,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方兴未艾之际,已经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信号。

4月14日,传奇生物发布公告称,与诺华签订BCMA CAR-T产品“西达基奥仑赛”的技术转让、制造及临床供应服务协议。为了能让合作顺利进行,协议中还明确:合作双方启动必要的技术转让。

西达基奥仑赛是由杨森与传奇生物合作开发的一款CAR-T产品,在美国、日本相继获得上市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治疗。2022上市首年,该产品就获得1.34亿美元的佳绩。

但在今年3月,西达基奥仑赛暂停了英国的上市申报。

尽管传奇生物/杨森双方均未透露暂停的真实原因,但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则在声明中透露:西达基奥仑赛的暂停申报或与产能供应相关。

诺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参与合作的。根据协议内容:诺华未来三年将为西达基奥仑赛提供临床申报、产品生产等一系列的基础服务。

传奇生物向健识局表示,引进诺华作为合同制造组织(CMO),是为能够更快提高产能,扩大生产规模。而随后诺华也在健识局回复称,公司将为西达基奥仑赛提供成熟的细胞与基因疗法生产能力。

CAR-T细胞治疗均为自体化产品,药物个体差异大,难以自动化操作,生产工艺无法发挥规模效应。诺华与传奇生物的合作是整个CAR-T产业的尝试:今后如何降本增效。

安全性是衡量品种的硬指标

诺华原本有自己的CAR-T,2017年8月诺华CAR-T细胞疗法Kymriah在美国获批上市,这也被全球医药界被誉为免疫细胞疗法的里程碑事件。

随后吉利德、施贵宝的CAR-T产品相继在全球获批上市。随着越来越多的竞品上市,CAR-T市场蛋糕越做越大:吉利德的阿基仑赛营收达11.6亿美元,同比增长66.9%;施贵宝的两款CAR-T产品2021年获批,但销售增长已有赶超之势,其中Abecma增幅达136%,2022年销售额至3.88亿美元;传奇和杨森合作的西达基奥仑赛2022年销售额达到1.34亿美元。

多个

但反观全球第一个上市的Kymriah的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根据诺华2022年财报显示,Kymriah的营收仅为5.36亿美元,同比下跌9%。

诺华认为CAR-T产品的业绩业绩下滑是由于r/r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治疗竞争变得激烈所致。

不过亦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于Kymriah的临床数据,西达基奥仑赛的表现更加优异。诺华2022年3月公布的临床数据来看,Kymriah的总体缓解率是86%,完全缓解率是69%。而西达基奥仑赛的总体缓解率则达到97.9%,完全缓解率是82.5%

显然,在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好的临床数据是品种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这就不难理解诺华“屈尊”成为传奇生物/杨森CDMO的供应商,协助其生产及完成临床申报等工作。

业内普遍认为,细胞与基因的临床治疗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早期发展阶段,入局的药企应考虑如何降本增效、保证临床疗效以及供应链的稳定。否则研发技术在快速迭代之后,恐怕将失去市场先机。

个性化治疗阻碍规模化生产

虽然CAR-T细胞疗法是业界公认今后抗肿瘤的主流方案,但动辄百万元的天价让所有人都望而生畏。复星凯特、药明巨诺旗下CAR-T产品相继申报医保谈判资格,但因价格因素止步于初审名单。

CAR-T不同于其他抗癌药的治疗方式,其治疗过程需要患者利用自体血回输完成,这意味着,CAR-T疗法需要“个性化定制”,无法规模化生产。

患者使用CAR-T疗法,临床医生必须先从制药企业获得相应生产名额。一名City of Hope的美国医生透露,在他诊疗的10名患者中,仅有2-3名能够用得上。

产能已是整个CAR-T产业需面临的共性问题。早在2022年,传奇生物CEO黄颖向媒体表示,慢病毒载体短缺是阻碍西达基奥仑赛推广的首要难题,同时设计和培养治疗性T细胞的能力受限。

CAR-T要实现规模化、自动化生产,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是国内外药企的共识。

首先要从手动向自动化生产体系转型。自CAR-T药企扩建厂房后,最花费时间是培训操作人员,至少要半年才能上岗制备产品。其次,CAR-T疗法是由单一的监控工体提供,产品不能大规模在临床使用。这是两大技术难题。

传奇生物投资5亿美元,扩建新泽西州的生产基地及比利时的工厂。按照传奇生物的计划,公司将满足杨森年销售超50亿美元销售峰值的设计。

但当下传奇生物没法完成生产任务,委托CDMO公司生产的话通常需要提前9个月下订单。传奇生物或许是低估了患者的订单数量,这才选择与诺华展开CDOM的合作。

降本增效才是CAR-T产业的出路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指出,2015年以来,全球细胞治疗行业开始高速发展。从2016年到2020年,市场规模从5040万美元增长到20.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5.4亿美元。

硬币的另一面是,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与产品不成正比。根据《柳叶刀-血液病学》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中国已有714项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注册,而在中国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疗法,目前仅有复星凯特与药明巨诺的产品。

全球首款CAR-TKymriah是在2019年在中国申报临床研究的,2020年9月成功入组第一位中国受试者。但截至目前,仍未获得该药品任何试验进展的消息。

行业非常看好,前景十分广阔,当下就供不应求,但还是有很多企业赚不到钱。

中国十分重视细胞基因疗法的开发,近期举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上,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生物制品药学部副部长韦薇强调,很多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在Pre IND阶段就进行了至少一轮沟通交流,有的沟通次数多达五轮以上。这些充分的交流对后续注册申报的结果都会非常有帮助。

韦薇逐还指出,突破性疗法当前体量在细胞和基因治疗占到了23%。对有突出临床效果的项目可缩短近一半的时间。

从短期来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效率,降低细胞基因疗法的成本,同时需要商业保险的落地,增加患者的支付可及性;但从长远而言,技术突破才是降本的关键,今后只有让更多的肿瘤患者用上CAR-T细胞疗法,整个产业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

撰稿|雷公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何安盈

图源|视觉中国

#药企##基因疗法##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