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投资中国”风头之下,外资药企在华15年的嬗变

2022年10月1日 文/ 编辑/

进入中国34年后,诺华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9月27日,医药圈传出一则消息:九洲药业将收购山德士中山制剂工厂100%股权并增资。

中山工厂是诺华在中国曾经的三大生产基地之一,专门负责诺华旗下仿制药子公司山德士的药品生产。诺华为这个基地前后投入接近1亿美元,曾计划将中山基地建成山德士的营销中心和进口药品集散中心。

如今,诺华中山工厂卖给九州药业,只要1.85亿元。

从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算起,近15年的时间里外资药企在中国获得过空前的成功。但这几年的日子明显不好过。

刚刚结束的第三轮全国高值耗材集采中,国产品种一枝独秀,曾经主导国内脊柱耗材市场的强生、美敦力等铩羽而归。

这次集采决定了全国公立医院近90%的实际用量,不肯降价的外企,几乎就等于退出中国市场。这样的情况在药品集采中更加普遍。

从15年前普遍高喊“投资中国”,到如今常说“加大创新”,外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中国医药环境的重大变化。

连续投资中国,控制生产上游

15年前,诺华在中国砸钱搞建设的时候,估计不少国内药企还在发懵。

2007年12月,诺华旗下山德士宣布:斥资3500万美元收购德国格兰泰制药在中山的工厂,以实现本土化生产。山德士是世界前三强的仿制药企业,在中国生产仿制药,是诺华当时最迫切的想法。

诺华早在1987年就来到中国,当时还叫汽巴嘉基公司的诺华跟随中美史克、西安杨森等公司的后尘,与北京药物公司合资在华建厂,第一个基地设立在北京昌平。

2006年开始,赶在中国新一轮医改启动之前,诺华密集扩张。先是投资1.75亿美元建立了苏州工厂,又在昌平基地增资2400万美元扩建,随后收购了中山基地。从此,诺华三基地的格局维持了12年。

2006年正是中国医药行业蓬勃发展的年景,那年全国医药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200亿元,同比增长17.53%。大批药企刚刚完成国家药监局要求的GMP改造,做的基本都是仿制药,谈不上什么创新。

那一年——

媒体评出的最重磅抗癌新药是先声药业的“恩度”;

俞德超刚从美国回来,不过距离创立信达生物还有好几年;

丁列明倾力研发的埃克替尼进入了I期临床,不知贝达药业何时能够成功;

孙飘扬则刚刚完成恒瑞医药的MBO,距离业绩爆发还早……

外资药企是2006年前后中国医药市场的绝对主力。客观地说,当时还没有外企把中国视作重要市场。看经营业绩就知道:2007年恒瑞的销售额是19.81亿元,诺华中国区的销售额约为25亿元。

而且,中国区市场只占诺华全球业务的1%。

对于中国市场,诺华当时主要是销售仿制药。2006年启动的苏州常熟基地主要是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的,昌平工厂扩建主要为了增加仿制药生产能力,山德士中山工厂更是一水的仿制药。

唯独2006年在上海张江建设的研发中心,有一些推动准入类的研发工作。

有趣的是,诺华苏州工厂并没选在当时已经破土动工的苏州BioBAY,而是放到了常熟长江边。

诺华时任中国区总裁李振福曾表示:“常熟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便利、人才济济,所以成为首选上乘之地。”

加大生产基地投资,扩大产能,是15年前外资药企最主要的想法。即使中国市场吃不下,也可以借此为跳板转攻东南亚市场。

毕竟当时中国的生产成本、引资政策、环保压力,都还比较宽松。

陆续卖出基地,转型创新营销

从2008年算起,诺华全球业务13年里只增长了不到20%。中国区业务相对增速较快,2021年诺华中国区销售额为30.52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6倍,占全球业务的比重也从不到1%达到了6%。

可惜,诺华还没挣够仿制药的钱,中国医药环境就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2018年筹划启动的集采,直指高价的外资仿制药。

这些药物早就过了专利保护期,国内企业能做出疗效一致的产品,但外企药价依然高高在上。价格扭曲导致中国医药市场也变得扭曲。

国内首仿、次仿企业见外企不降价,自然也不愿意降价。供给者增多,总体药价不但没打下来,反而还增加了,违背经济学规律的现象导致医疗商业贿赂问题的滋生。

集采从根本上解决了仿制药依然卖高价的问题,外企品种自然是受影响最大的。

原本大量在中国推仿制药的诺华碰上了最硬的石头。2019年,诺华卖掉了苏州常熟基地,买家是九洲药业。2022年,诺华中山基地又卖掉了,买家同样是九洲药业。

诺华苏州工厂投资1.75亿美元,卖掉的时候只收回7.9亿元人民币;诺华中山工厂前后投入近1亿美元,只卖了1.85亿元人民币。

九洲药业应该算是捡了大漏。

九洲药业是在2008年开始介入CMO业务的,最初在浙江成立瑞博医药从事代工生产。2019年拿下诺华苏州基地后,CDMO业务快速扩张。此次拿下诺华中山基地,九洲药业应该能更进一步。

如今,诺华在中国仅剩下1988年就落成的北京昌平工厂。

过去15年里,外资药企先后发起了两轮投资热潮:

一轮大约在2010年之前,以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基地为主,瞄准中国仿制药放量的市场机会;

另一轮大约在2010之后,以研发中心为主,瞄准新药准入的机会。

但2015年之后,外资药企的两大业务逻辑先后崩塌。仿制药业务江河日下不说,药审改革以及紧随而来的医保价格谈判,让外资药企在华的定价策略如鲠在喉。近几年,关停或出售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的外企不胜枚举。

如今,不少外企不得不同时面对新药引进太慢和仿制药退出太快的双重压力。每家外企的身边,都站着虎视眈眈国内仿制药企和创新药企。

不过,这两年外资药企在销售创新上的确下了很大功夫。它们更积极地拥抱互联网等新渠道,更热衷于改革销售模式,更乐于接受多重支付的尝试。这些都是积极的方面,也是国内药企值得重视的。

鹿死谁手,要看谁笑到最后。

撰稿 | 贾亭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贾赛轩

插图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