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热衷于医疗AI的互联网巨头,脚步已经慢下来了

2021年11月29日 文/ 烟酰胺 编辑/

医疗AI的最大竞争对手,可能是硬件设备商

2017年8月19日,央视播出了一场名为“健康中国”的主题晚会。

那是一场预见未来的晚会。晚会的结尾,阿里健康AI实验室主任范绎做了一段声情并茂的演讲,向所有观众推荐了阿里健康的AI引擎:Doctor You。

汇聚阿里达摩院智慧精华的医疗AI在2019年时号称攻克了心血管识别技术,3年里实现了肺结节、肝结节到心血管的三级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马云在那两年谈得最多的,就是“互联网正在颠覆一切”。事实上,“Doctor You”并没能颠覆医疗行业,而是从2019年开始就几乎销声匿迹。其他一开始热衷于医疗AI的互联网巨头,这几年进展也都不快。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一批医疗AI企业在资本市场冒头。今年9月21日递交招股说明书的数坤(北京)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数坤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互联网巨头没能攻下的赛道,创新企业会带来惊喜吗?

医院“薅羊毛”,不为医疗AI所动

今年以来,上市或计划上市的医疗AI企业,都没有太好的表现。

步伐最快的科亚医疗倒在了IPO终点线前,成功于港股IPO的鹰瞳科技上市即破发。众多医疗AI对着港交所前仆后继,实际上更需要背水一战。

业内人士告诉健识局:医疗AI的兴起,与国家医保局对医院病历电子化的统一要求不无关系。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到2020年底三级医院要实现电子病历信息化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这一要求下,医疗影像的收集、归档、辅助分析才有了市场参与的可能性。

多家企业的销售数据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数坤科技未披露2018年销售数据,2019年公司76.4万元;鹰瞳科技、推想医疗、科亚医疗等也都未公布2018年的销售数据。

在医学影像领域,AI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医学影像数据庞大,占总临床数据的80%以上。对于“嗜数据如命”的AI来讲,医学影像无疑是最佳选择对象;其次,医学影像的标准化更高,所有的原始资料均为仪器之下的客观呈现,与医生们笔法千章的手写病历相比,更适合进行机器学习。

2020年,伴随病历电子化的进程快速推进,各家医疗AI企业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帮助医生更快做出判断。医生诊片,一天能诊100位患者;AI的介入,能让医生一天诊断200位患者,甚至更多。

这一场数字化盛宴里,没有人能吃独食。

据数坤科技招股书,其引以为傲的合作方北京安贞医院,与科亚医疗、鹰瞳科技等也保有合作关系。交表不算早的数坤科技,在路线选择上也没能创造出差异。

据招股书,数坤科技聚焦于 “数字医生产品组合”,其产品覆盖多种病症,以数字心、数字脑、数字胸、数字腹、数字肌骨等字号,为自身在AI医学影像中的布局插上了旗帜。

无独有偶,比数坤科技更早入局AI医学影像的科亚医疗,也在相同路线上奔跑。其将产品布局分为智慧诊断产品线和智慧治疗产品线。其中,智慧诊断产品线分为了四类:智慧心、智慧脑、智慧肺和智慧病理。

科亚医疗官网首页

医学影像能够触及的病种,各家企业都不想错过,所以一边重复,一边用新词新故事来刷新市场认知。医疗AI在医学影像上研发的同质化现象可能远超市场想象。为了在这种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医疗AI企业只能不断让利于医院。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我了解的三甲医院,对这些AI辅助医疗的技术并不是太热衷。作为病历电子化进程的一部分,才配置了。

依附于硬件,难制造惊喜

2020年,疫情红利让医疗AI大热,一批企业乘势快速奔向港股。

目前,已经递表的医学影像AI公司并不算少,还有不少企业正在筹备上市,包括健培科技、锐达影像、汇医慧影、DeepCare等公司。

“三类证”成了各家企业竞争的目标。医疗AI领域,只有持第三类医疗器械许可证的品种才能实现商业化。和二类证的区别在于,三类证可以用于辅助决策,而二类证不能用于辅助决策。

据NMPA官网,在第二类医学图像处理软件上,共有84条产品信息。据健识局不完全统计,与数坤科技领域相关的产品约18款。这还没有算上排在临床实验上的长队。拿到三类证的软件里,数坤的心血管证是第一张。

2017年6月,数坤科技在北京成立;2019年Q4,数坤科技开始向市场销售AI产品。花费将近两年时间。如果盈利模式还没找好,数坤科技也难免要同类AI公司一样,难以完成初创企业从研发到销售的跳跃。

以2021年上半年的亏损进度,数坤科技全年亏损额赶超2020年几乎已成定局。80%以上的毛利率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和行业同类相比,这一数据并不惊艳。例如,推想医疗公司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已到87%。

在数据相对封闭的医疗领域,如何构建自有产品生态圈,才是企业制造惊喜的关键。

据数坤科技招股书,在其主打的心、脑核心产品上,各项产品的研发、临床进度并不一致,这也就意味同一链条里的产品上市具有时间差,想要针对患者同一部位的提供全链条诊疗服务也无异于空中楼阁。

数坤科技招股书

而且,医疗AI这类企业还有最大一道障碍有待跨越。

本质而言,数坤科技做的是卖软件的生意,必须依附于硬件才有意义。生产CT机、MRI等仪器的“成片”硬件厂商对于医院而言更具备刚需性。招股书中,数坤科技也坦言,与医疗设备制造商合作创造的营收,已位于公司五大客户之列。

医疗设备厂商向软件领域延伸,并不是难事。事实上,GE、西门子、飞利浦、联影等大型医疗设备厂商也在开发不同程度的AI应用。

如果医学影像AI公司只是交付软件便万事大吉,没有营造产品生态的壁垒,很容易在走通道路后被硬件玩家截胡。要知道,美图也做过手机,很快就淹没在华为、OPPO、VIVO的海洋里。

科技并不是第一次想改变医疗行业。10年前互联网医疗起步,谁都认为可以颠覆传统医疗,但今天,恐怕没有人再提“颠覆”二字。

医疗AI的风已经刮了5年,业内仍旧纠缠在医疗影像领域。在这块不缺光环的赛场,需要有企业跳出来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

文|烟酰胺

运营|廿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