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有东北虎过境

2021年5月21日 文/ 林秋铭 编辑/ 姚璐

一种远离人类的动物忽然走到了人群之中,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员王放认为,那可能是它的某一次探索。为了有更多食物,也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大型食肉动物需要扩散自己的领地,数据显示,美洲豹的扩散距离可以达到超过1000公里,美洲狮的生命中也会有几百公里的漫长移动。那只闯入村庄的野生东北虎恰是在年少时期,正在进行自己漫无目的的移动和探索,这是它探索过程中的一次小小的试错,我们要学着容忍和接纳这样的试错。

文|林秋铭

编辑|姚璐

图|林秋铭

1

一段监控视频记录了这段旅程的开始。4月23日凌晨,它从俄罗斯境内进入中国,自此就在中国境内逗留。进入一个陌生区域,对这只3岁不到的雄虎来说,存在两种意图:它正值少年,正兴冲冲地想在新世界拓展疆域,它刚离开母亲不久,也许是未能及时找到适宜的雌虎及领地,于是沿着狭长的林带盲目游荡;又或是,某只猪或某只鹿,把这只好奇又馋嘴的虎吸引到了这里,它跑了老远,已经无法识别回去的路。

这时天尚未亮,它迈着悠扬的步子,向开阔地带走去。

当它晃悠到了临湖村边,它终于意识到,自己无路可去,可供遮蔽的森林已经被它远远甩在身后。再往北奔走,是完达山片区,那里是重要的东北虎栖息地。但通往完达山的通道被两条以S11、S16为编号的全封闭高速公路阻断,公路两旁竖起了很高的隔离墙,它无法穿越,只能被困在这块平原之上。

唯一的选择是向南找回原来的栖息地,但这时候天色渐渐亮了,过往的汽车开始在村里的公路上运行,它又一步步退回了最近的村落——临湖村。

临湖村是一个开阔的村子,坐落在黑龙江省密山市西部,地势平坦。广袤的稻田绵延开来,此时临近春种,还没插上新苗,田里苍黄一片。远眺过去,最近的一座山离村子还有数十公里的距离。除了乡间公路两旁的行道树,没有高大的树木,这里不是一只野生东北虎适合生存的环境。村子在清晨渐渐苏醒,人声也嘈杂起来。

第一个和虎打上照面的,是临湖村村民刘洪相。早上6点多钟,他正在院子里做农活。当眼睛的余光瞥到后院,他透过玻璃窗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自家的老牛正在向屋子的东边逃窜。他马上停了手里的活儿,径直走到离后院最近的杂货间看看情况——什么也没有。

几秒后,一张张开的嘴巴突然挂在杂货间的玻璃窗上,露出两颗大尖牙。刘洪相还在辨认的时候,老虎也透过玻璃发现了倚靠在杂货间桌子上的他。它用右掌拍碎了那扇长宽50厘米的玻璃窗,再用爪子掰下窗框上的碎片,一副要从窗户里闯进来的架势。一人一虎对峙了两分钟左右,老虎刨窗未果,往后退了几步,朝着牛跑走的方向快速离开了。

几天后,当67岁的刘洪相再回忆起他所看到的景象,仍会微微颤抖。他记得,他几乎是强行拖着身子,用桌椅支撑着自己,从杂货间回到前门。他的上半身紧紧扒着铁门,门开了个小缝,他用了最后一丝力气朝门外的旷野喊,有老虎!

被老虎刨掉的玻璃窗

这是一句还算有效的示警。虽然这个村子人员住得离散,但邻居们隐隐约约听到了这声呼喊。

几分钟后,老虎从刘洪相的后院,绕到了前院的铁丝网处。它挂在铁丝网后,试图跨越铁网未果,却发现周围越来越喧闹,它一扭头,钻到了两座砖房夹空的草丛里,自此趴下了,不逃了。刘洪相的邻居张富瞧见了这一幕,他在屋里摸了半天,终于找到手机给派出所报了警。

临湖村的村民们回忆,当时隔壁几个村落的人也在逐渐向临湖村聚集,兴许是收到了通知,知道这里有老虎。大概抱有在车里不会被老虎伤到的想法,他们主动驱车前往临湖村,想要见识陌生的东北虎。老虎趴在草垛上,警惕地和砖房外围的人对峙着,偶尔翻个身子,换个朝向。

白鱼湾镇派出所的民警很快就来了,但是由于手里没有麻醉针,只能先封了那段路,将警车停在老虎对面观察。

老虎在草丛里足足趴了3个小时左右,10点10分,它又冲向了北方。一路上,它拍碎了一位村民的车窗,咬破了汽车的轮胎。在它奔走的周围,至少有20辆车在来往,目的是在北侧的玉米地合围老虎。当地电视台的记者带着摄像机进行实时直播,无人机盘旋在村子上空,保持20米的高度,紧跟着老虎,临湖村热闹起来。

临近中午,正在地里烧荒的李春香看了看剩下的秸秆。她的家离这块地只有100多米。她想,干脆把秸秆烧完,再回家做饭不迟。她用打火机刚点着其中一根,就看到南边的村道上停满了车。远远地,其中一辆白色的小车翻进了地里,朝她的方向开来。

李春香不顾那车,又弯腰在地上捡起了两根苞米杆。她开始察觉到不对劲。和白色小车相反的方向,老虎正连跑带颠地冲李春香奔来。强烈的光线下,那双眼珠子泛着浅绿的光,像一只巨大的黑猫。接近她时,黑猫在加速。当它扑上来时,李春香闭上了眼,我寻思,这下完了,我就这么死了?

接下来的画面在李春香后来的梦境里反复出现。她描述的时候,仿佛在讲述一部电影的慢镜头。当时那老虎立了起来,把虎掌搭在李春香的头上,正好搭在她戴着的一顶宽檐草帽上,没搭稳,从帽檐上滑了下来。『扑愣』一下子,给我的感觉像是摸了我一把。她感受到老虎的力量又落在她的肩上,自己像是被重重咬了一口,但感觉不到疼痛。与此同时,那辆白色的车也离李春香越来越近,似乎是它震慑到了老虎,肩膀上那股被咬住的力量很快消失,李春香听见老虎嗷地一声,迅速从她身上跳跃开了,她被反作用力摔在了地上。

快上车,快上车!白色车的车主靠近李春香,冲她喊。等李春香坐到车里边,她才回过神,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老虎,这也太吓人了!她从车窗外看到,临湖村的外围已经围满了车,都在追击着那只闯了祸的老虎。

回到家,看见丈夫,李春香终于忍不住哭了起来,丈夫发现李春香身上的薄衣服已经被血浸湿,他赶紧把李春香送去了市医院。诊断结果显示,在和老虎短暂相遇几秒之内,李春香的肩膀和颈部,一共落下了五处伤口。

老虎咬伤村民 图源央视新闻

2

听到野生东北虎进村的消息,王放正在西藏开车的路上。他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研究员,拥有多年动物保护经验。他猜想,这件事情也许会被这么定性:一只老虎突然出现,当它看见人类活动之后,也许会躲起来,然后慢慢找一个机会撤退,这件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但等到傍晚再跟进这条消息时,他发现,整个事情彻底失控了。

我看到了直播回放,看到有车在主动靠近老虎,还有虎扑人,我非常震惊。这种情况下,已经不可能让虎安全地撤退了。当出现直播、老虎拍车窗的时候,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和野生动物的冲突。

正如王放所预计的,错过了自然驱逐的时机,这只东北虎不得不面对被麻醉的命运。

晚上7点,崔岩到达临湖村,他是这次抓捕麻醉行动的麻醉师。此时东北虎已经被警方进行了两次麻醉吹管。遵循以往的经验,如果在山林里遇见野生东北虎,只需要打开通道驱逐,但是这次不同,崔岩判断,老虎闯进村还伤了人,就不能只是现场驱逐这么简单。

确定东北虎位置后,崔岩和同事将在场的媒体和警察驱散到200米以外的地方。带着麻醉枪向老虎逼近,停留在20米的位置。东北虎趴在农田的一道沟中,那里地势低,周围有竖起的栅栏,虎前已经有了一道屏障,不易逃脱,这是一个对麻醉师来说天然有利的地形。

但边境城市的落日来得早,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崔岩只能在逐渐浓重的黑夜里,迅速完成任务。老虎的毛色和夜色融为一体,难以辨清。在崔岩的记忆里,动物园里的东北虎死气沉沉,警惕性不高,而眼前的这只野生东北虎完全相反,它的毛色在微弱的光线下,反射着油亮的光,很有精神。它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崔岩初步判断,这只老虎约有400多斤,目测没有外伤。

麻醉枪上的瞄准镜能观测到老虎的臀部,臀部肉厚,面积大,射击这里,误差和造成的伤害最小。装弹、瞄准,和平时数千次的训练一样,崔岩开了第一枪。

射中了。老虎有些躁动不安,准备起身。按照常理,经受了第一枪以后,它很大可能会反扑过来攻击人。但现在的它正在想办法逃开,一切表明,它已经处于一个极度恐惧的状态。在被人围困的过程当中,它就一直在受惊吓、害怕,想找路冲出这个环境。沈阳理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室副教授周海翔分析。

十多秒后,崔岩打了第二枪,同样命中。老虎开始咆哮,第三枪过后,老虎起身走了三五米后,重重倒在地上。老虎在地上趴了约10分钟,崔岩才呼叫救护人员上前,合力将老虎抬到彩色条纹的防水布上,关进运输笼。从见到老虎、准备器械到老虎被麻醉枪击中并搬运上车,全程只用了1小时。已经是晚上10点,老虎结束了它一天的游荡。

第二天中午11点半,这只东北虎被运抵牡丹江市的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转移到指定的隔离虎舍后,进入全封闭隔离状态。

东北虎林园里,游客们在围观老虎

4月26日上午,黑龙江省林草局发出通报,至此,我国首次在野外救护东北虎初获成功。并且公布了一项数据,这只东北虎是一只体重为450斤的雄性东北虎,年龄2-3岁,身体强壮。通报里公布了它的新名字,完达山1号。而后,直到野放前,完达山1号再也没有新的消息。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关闭了媒体采访的渠道,不再对外透露信息。

社交网络上,有人为它的囚禁天数计数,有人以救救完达山为题发帖,列明了可以拨打的电话,呼吁监督相关机构早日将它野放。在信息不透明的状况下,许多人为东北虎的命运担忧。一只东北虎,还是野生的东北虎,这已经足够刺激到各方面人员的敏感神经。

在东北虎是否会被野放还是未知数时,周海翔在中国绿发会的公众号上写下了自己的疑惑,完达山1号会在密山出现,我认为这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特别是越来越适合东北虎豹栖息繁衍没关系,非要说的话,这恰恰说明我们这边不适合它们的栖息繁衍。它过来以后发现不仅食物短缺,并且到处是令它恐惧的村庄、人、车。而它想向北进入完达山的通道又被封闭的高速公路堵死,这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不适合栖息。

东北虎又称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它们曾经遍布中国东北地区。在近一个世纪以前,移民大量迁入林区,树木遭到大量砍伐、非法盗猎兴起,导致的后果是难以挽回的。东北虎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辽东地区消失,由西向东萎缩,目前仅出现在以珲春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中俄边境区域。根据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在2019年公布的数据,我国现存的野生东北虎仅剩27只左右。

东北虎是一种对领地需求极高的动物。10次捕食中,只能成功1次,尤其是在冬季,猎物太少,它们必须大面积地撒网。一只东北虎的领地范围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于一个县城的面积。交配季节过后,雄虎和雌虎便会分别。而进入成长期的东北虎,为了防止近亲繁殖,会和自己的兄弟姐妹背对背而行,寻找各自的领地。

虎要继续对外扩张,就得前往更广阔的山林,但它们都面对着和完达山1号相同的情况,能够栖息的区域被切割成了数个孤立、不连续的岛屿,如果要继续向内陆迁徙,就必须要跨越公路和村庄,还要考量新领地里是否有足量的猎物。

即使某个区域原来有幸存的老虎,它没有办法再繁育了,没有办法再有后代了,它要么在那个区域被套死,要么就是孤独终老。周海翔说,人类在建高速公路、铁路的时候,往往都没有考虑野生动物通道的问题。

东北虎喜欢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同样也是当地居民所喜爱的。秋天是松子成熟的季节,人群从山脚处涌来。这座原本是老虎盘踞的山头,漫山遍野占满了不同省份前来采松塔的人。它们对人声恐惧,往往一整个秋天,东北虎都不会出来露面。

比起高密度的人口,东北虎更担心自己的猎物不够吃。东北林业大学学者周绍春在论文中指出,猎物资源的减少限制猫科动物种群的增长,远超过人类活动对猫科动物种群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松子是野猪们的食物,野猪正是东北虎最爱猎食的食草动物之一。

五一小长假,东北虎林园门口排了长队

3

5月初,我抵达位于牡丹江市横道河子镇的东北虎林园进行参观,这里正是完达山1号的隔离地点。五一假期人满为患,虎林园设有观光车,供游客游览的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园区向导在摇摇晃晃的大巴车上,举着小喇叭,鼓励大家到游客中心买肉条。那是在园区里和东北虎互动的方式——一根竹夹,夹着鸡胸肉,伸进玻璃窗上的小圆洞里,等待东北虎上前咬食。

愿意配合、活泼的东北虎受到偏爱,圆洞前放有二三十个红红绿绿的塑料桶。有人用肉条引诱老虎接近笼子边缘的电网,老虎不小心触到电网后,猛跳起来,往后退。不论后来游客们怎么劝,它都不愿意再上前。你们别耍它了啊。一个女性游客在旁制止,那人没有听。工作人员无暇顾及这些,他们忙着不断地回收装肉条的桶。游客们会用力踹双层铁丝网,用言语喊叫,你过来啊、我才不怕你。有两个人带了哨子,吹出尖利的声音。听到哨声后,老虎们持续发出低吼。

几块指示牌零星地悬挂在网外,简单告知游客笼子里关着的是什么。这里种着高大的杉树。草被稀少,露出灰黄色的地皮。十几只老虎被安置在一个笼子里,下午的阳光斜射下来,老虎们瘫软在地上。附近的施工队隆隆作响。完达山1号所在的猫科动物繁育中心设在虎林园中心,门已经上锁,幽暗的长廊里传出虎啸。大门右侧是分料区,泛着刺鼻的腐臭味。园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那里不被允许靠近。

如今,圈养与野生的东北虎已然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前者被困于铁笼,成为濒危动物的血脉,近亲繁殖,失去野性。面对笼子里的老虎,人们不断显露出傲慢的模样。后者选择荒野,在自然的竞争秩序中拓张自己的疆域,同样面对着与人类不得不发生的碰撞与冲突。

那场抓捕野生东北虎的网络直播,收获了上千万的观看数,但出现最频繁的疑问是,怎么还没有抓到老虎?

网络讨论反映的信息就是,『人不可能允许大型野生动物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野生动物的形象被妖魔化、被商品化,它变成了直播引流的工具。王放解释,即使在二三十年前,在北京的郊区,还有豹出现在城市周边的山上,狼也生活在北太平庄、蓟门桥这些城市的野地,我们已经忘记了怎么和大型野生动物共处,但其实我们真正跟大型野生动物分开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

游客在给老虎喂食鸡胸肉

王放的团队在宁夏的六盘山做考察时发现,六盘山的豹子会在距离村庄200米的地方活动,当地的村民都知道有豹子,但没有出现过人豹直接冲突。我认为这是一种懂得和野生动物共存的方式,你知道它在,避免和它发生直接接触,同时也能容忍它们在这个地方生活。相似地,他在和美国的一位研究者交谈后了解到,美国孟菲斯市的市区里生活着600只美洲黑熊,当这项数据公布在面向市民的报告会上时,公众们又吃惊又好奇,现场问了很多问题,但始终没有人问,要不要把这些黑熊赶走或者抓起来?

王放有自己的担忧。在野生动物被妖魔化以后,只要它们出现、被人类发现,那人们就认为这些野生动物犯错了。这导致的结果是野生动物出现之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抓起来。这样面对野生动物的态度不可能让生态系统正常维持。他曾经和上海的林业部门交流,林业部门提供的数据让他感到惊讶,上海市民的多项投诉都指向了城市中常见的动物,松鼠、刺猬、甚至青蛙。事实上,它们不会伤害人,没有危险,但是不少市民依然主张将它们转移出城市。只要我们的生态环境恢复得更好,比如城市里面有草地、灌丛、小树林和湿地,那么野生动物必然会出现的。自然不是定制出来的,城市自然之中必然会出现适应城市的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出现,一定意味着我们的生活会出现噪音、粪便,甚至会有一些不期而遇,但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容忍和克制解决的,少部分需要通过专业部门管理来解决。

当我们慢慢地接受野生动物们的出现之后,这些野生动物也并不是要随时需要我们警惕的,我们会产生很多新的共存机制。王放研究发现,不论是城市还是郊区,动物都在适应人类。在没有人类的地方,猫科动物在日间活动,但接近人类活动的区域,它们转变为夜间活动。在人类活动干扰重的区域,它们的食物会趋向于小型化,如果人类远离,它们才会青睐大型的食草动物。

相比于豹子,东北虎避让人类的程度更甚。由于东北虎对于食物和领地的需求更大,它通常不会捕食人类饲养的鸡和兔,更愿意捕食大型的食草动物。它是一种与人类天然关系疏远的动物。它也更加敏感,在演化的过程中,因为人类曾经的猎杀,一种属性被根深蒂固地刻在它们的基因里,就是对人类聚集点的回避。但是确实,放牧、流浪家犬可能对于虎产生吸引,在有野生虎豹分布的地方需要格外小心,避免对它们造成不必要的吸引。

虎对周遭的事物十分警觉,周海翔记得,他曾经观察过俄罗斯地区对野生东北虎的监控视频,他看到,一只野生东北虎在捕杀一只野猪之后,猛然发现树干上绑着的监控,掉头就跑,到手的食物直接扔在了原地。

我写那篇文章,就是希望他们马上把老虎放了。多喂养一天,它将来野放的成功几率就会减少很多。周海翔担心,如果老虎适应了人类喂食,那时候再野放,老虎以后会奔着人声和车声去,它熟悉这个声音,知道这个声音会给它现成的吃的。在周海翔看来,人类如果不断逼近老虎,那么便不是救助,而是将它们置于将来的危险之境。

一种远离人类的动物忽然走到了人群之中,王放认为,那可能是它的某一次探索。为了有更多食物,也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大型食肉动物需要扩散自己的领地,数据显示,美洲豹的扩散距离可以达到超过1000公里,美洲狮的生命中也会有几百公里的漫长移动。那只闯入村庄的野生东北虎恰是在年少时期,正在进行自己漫无目的的移动和探索,这是它探索过程中的一次小小的试错,我们要学着容忍和接纳这样的试错。

对于像黄鼠狼和貉这样的小动物,它们和人共存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于更大型的动物,如果动物只是单纯的出现,那么可以等待它们自行离开,必要时进行驱赶。如果它们攻击家畜或者散放家犬,那么可以考虑一些惩罚和警戒性的驱赶。如果它们真的和人类产生直接冲突,再考虑捕捉、转移或者更极端的处置方式。简单说,不同的物种、不同的出现方式,需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总而言之,野生动物开始闯进我们的生活。这在将来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我们去回想救助那只东北虎的过程,确实存在很多疏忽,在那种千钧一发的现场,我能够理解这些疏忽。但如果下次依然完全重复这种情况,我觉得是不可以接受的,我们需要有更好的方案。

东北虎在笼子里徘徊

4

在黑龙江省林草局发布通报的24天后,完达山1号有了消息。5月1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过新华社向公众告知,完达山1号在穆棱林业局有限公司施业区被成功放归自然。放归前专家评估论证显示,这只东北虎生理指标正常,不存在异常行为和疾病风险,适宜尽快回归自然。

『完达山1号』现在的状态很正常,非常非常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此次放归自然行动的副总指挥姜广顺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说道。为了保持完达山1号的野性,在救护期间,给它投喂的均为鲜活的动物,如它喜欢捕食的鹿和野猪等。

选择穆棱,是充分考量的结果。根据极目新闻记者走访,5月16日,完达山1号在警方的押运下,被带到了穆棱的东兴林场。穆棱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0%,种着大面积的红松和白桦,东兴林场附近鲜少有人居住。穆棱的猎物密度高于每平方公里0.5头,对于老虎来说猎物充足。这里人口密度小,放归人员将完达山1号投放在1000平方公里的中心点,它可以向四周肆意地活动。

更重要的是,穆棱也有虎。如果放在一片没有老虎的地方,就没法发挥种群作用,会『孤苦而死』,姜广顺向澎湃新闻解释,但如果一只虎进入了有定居老虎的区域,则会发生争夺领地、虎间打斗等情况。穆棱林区在五年的时间里曾经观测到有另一只东北虎出没,它的活动范围涵盖和平、双宁等5个林场,但并未定居。两只东北虎也许将来会相遇,各据山头。穆棱林区属于我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其中的一支,和我国其他的大多数东北虎一样,这只正处在成长期的小虎将在虎豹公园的保护范围内走过漫长的一生。

5月7日,我到访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中国东北虎种群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最重要的定居和繁育区域。

5月,吉林珲春的春天才将要开始。这座边境城市的东边生长着大片的密林,是野生东北虎的聚居地。树木正拼命地向外抽着新芽,山野变成了嫩绿色,结冰数月的河流融化完毕,村民养殖的黄牛们前来喝水,野猪和梅花鹿也在林间穿梭。

每天早晨,虎豹公园监测中心的四名工作人员会分头行动。赵岩和小常去更陡峭难行的山区,薛延刚和周主任年纪大了,他们选择较为平缓的山地。他们每天的工作,是根据地图,在山里寻找记录虎豹行动轨迹的红外相机,为它们安上新电池,把旧存储卡换下。车上放着数十盒电池。老式的红外相机没有太阳能板,电池会在一个季度后耗尽。

实际上,这样的工作枯燥又乏味。去年11月,珲春下过一场冰雨,劈断了许多树,林子里堆满了歪歪扭扭的树枝和树干,阻断了原来的老路。山里没有信号,迷了路,手机上的导航也不好使。山路难走,开车的人一不小心,可能会连人带车栽到坡下,有时候,得从树与树之间硬闯出一条道来,即使这样,虎豹公园也不能修筑公路,修公路一方面破坏了原生态,产生人为对动物生存的阻断,另一方面人上山更方便,会容易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监测中心的副主任赵岩说,我们累点没事,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不会担心意外吗?他朝我甩甩两只手腕分别套着的珠串,它们分别来自妻子和母亲,是庙里求来的。

一天下来,赵岩能收集到十几张存储卡,他把它们收进透明的塑料袋,带回基地。在基地的夜晚,他需要一遍遍观看存储卡里的影像,寻找上一个季度里野生东北虎的活动踪迹。影像多是无效的,只有极少的片段,画面会闪过东北虎的影子。那个时刻对于赵岩来说,是极其振奋的。他最喜欢的片段,是一只监测中心曾经拍摄到的,雌虎带着四只小虎走过的画面,在这座丛林里,幼崽就是种群繁衍的希望。

赵岩为红外相机换上新电池

赵岩记得每个山头老虎的数量、毛色、花纹,他从未真正见过它们,只是在视频的影像里知晓它们在这个森林逐渐长大。

冬天是追踪东北虎足迹的最好季节。树林的地面上积了厚厚一层雪,东北虎的脚印显眼、清晰。新一年出生的幼虎会跟着母亲的脚印前进,于是研究人员能看见,大脚印里,偶尔会嵌套着一个小脚印。赵岩最乐于看到小脚印的出现,那意味着这个东北虎家族愿意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始繁衍后代。我们留住了它们。

36岁的他长出了一层细密的白发,自从2017年到科研监测中心工作,他很少休息,每天接触的只是保护区里的动植物。初次见面时,他瞅瞅我,在树林里待久了,我都有点不适应人了。他和这座树林一样沉默寡言,没人找他说话时,他就在一边,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只有提到东北虎,他才来了精神。很神奇,从老虎的粪便颜色,你能看出他进食了什么,他向我描述,如果是黑色毛发,说明它刚吃过野猪,如果是黄色毛发基本上吃了梅花鹿。我们有一次在粪便里,还发现了豹爪的指甲,说明在那个地方,老虎和豹子打过架,结果老虎胜出了,老虎还是牛啊。说完,他像是得到了什么大发现似的,嘿嘿笑起来。

它今天下午开始喝水了。到达基地后,同事兴冲冲地告诉赵岩。基地里正在救助一只野猪和一只梅花鹿,都是村民们在(人工)渠或者山脚发现后,给监测中心打电话让他们去救助的。进了监控室,另一位同事又重复了一次,你知道吧?它今天下午开始喝水了。梅花鹿恢复活力的这个消息,在这个小小的基地重复了三四次。他们望着监控里的梅花鹿,反复地看它喝水的片段,都放下心来。在这只野猪和梅花鹿伤情恢复,生理指标正常,不存在异常行为和疾病风险后,将被快速野放。

东北虎有固定的食谱,野猪、梅花鹿、狍子等。把这些动物救助后再放归,也是支撑这座森林继续合理运转的方式。这也是东北虎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原因,它就是在一个金字塔的顶端,它能出现,能说明很多问题,比如这里的动物种类够丰富,足够支撑它活下去。

日复一日,赵岩背着机器,走进茂密的森林里。有时候,一大群梅花鹿像鱼群游过珊瑚礁一样向他涌来,丝毫不在意他的存在,狍子、野猪从某棵树后头露出个脑袋。每次碰见动物,赵岩就尽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静静地观察一切,从发生到结束。

这里,几乎每个村民都有和野生动物打照面的经历。一位出租车司机漫不经心地提起他曾经遇见过豹,而他的朋友碰见过东北虎。看见了就看见了,坐在车里没事儿,人和老虎都不招惹对方就行。

和自然共处,是每一位保护区巡护员要学习的功课。你看这片森林,看上去很安静,其实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我们,没有走近而已。同行的另一位工作人员指着森林的深处,那时正值下午4点,森林里树影斑驳,我们互相保持距离。他说。

赵岩走向虎豹公园深处寻找红外相机

5

四月的最后几天,李春香待在密山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仰着头看电视。电视机高高地挂在墙壁上,正播着相亲节目。她穿着一件灰色背心,身体裹在被子里,她的嘴唇干裂,头发凌乱。送来的第五天,李春香的手臂往外直冒鲜红鲜红的血,医生只能偶尔拿沙袋给她按压。为了不让伤口再撕裂,大多数时间里,她只能仰卧,整个人贴在病床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空白的天花板。右手臂呈一个L型,缠着白色纱布。

女儿发现,李春香现在还会刷和这只东北虎相关的新闻,常常盯着手机,很久不出声。每次和人聊完自己的经历,她总要缓和很久。她每天都做梦,一闭眼,眼睛发绿光的老虎就要扑上来,张开了嘴要吃她。睁眼老虎,闭眼老虎,醒着还是老虎。李春香说。

我问她记恨老虎吗,之前有,现在不恨了,它是动物嘛,它有啥错。我还庆幸我捡了条命,她们都说,你福大命大。她在5月8日出院,目前在家里休养。

刘洪相和妻子闫维娥67岁了,他们来自山东,20多岁随着闯关东的大队伍到了密山,以种地为生。两个儿子很早离家,一年种地收入一万多,大部分都给了小儿子。两个人管着40小亩的地,去年苞米歉收,地上铺满了碎苞米茬。屋子里没有一丝生气。遇见老虎的第三天是刘洪相的67岁生日,大儿子特地赶回来给他们过生,但刘洪相食欲尽失,两层的寿桃蛋糕吃了一口就扔在了灶台上。

老虎事件过后,刘洪相每晚都睡不着,屋子里有什么动静,都能把他吓得一颤,再也睡不着,睁眼到天亮。刚开始的两天,他不愿意吃饭,闫维娥捏捏刘洪相的胳膊,他以前很壮实的,现在瘦了很多,每天魂不守舍。平日里,刘洪相一天去好几次后院,现在不敢往那里迈步。家里农忙,农活大多由闫维娥做了。她找过村长说明刘洪相的精神情况,村长只是答复,吃点药就好了。

除了复述和老虎相遇的经过,刘洪相不发一言,只坐在一个木凳上,望着玻璃窗发呆。他们一直没有把玻璃给封上,想留存个证据,闫维娥希望政府能给点精神损失费,但是村里说了,只会赔玻璃的钱。事情热度过去以后,连玻璃也没人管了。他们认为,是因为刘洪相做出了预警,村子里的人才可以得救,他们应该得到一些奖励。提到对老虎的恐惧,刘洪相和妻子突然就哭了,用手不停抹着脸上流淌的泪水。两人在这块土地上相依为命,期盼着能在这次事故中争取到一些赔偿,我的老伴儿因为老虎变成了这样,为什么没人管?

刘洪相

见到老虎后,那位车窗被老虎拍碎的女士王雪犯了心脏病,当天从医院拿了吊瓶,回家足足挂了三天,她的抽屉里还放着一板养心丸。她在热搜上,看到东北虎事件中两个人得到了见义勇为奖,觉得自己也应该得个奖。她和乡里说了这个事,没人理。也许是出于保护证据的目的,她始终没有处置那扇被拍碎的车窗,她用透明胶布将碎片一片片黏起来,一关后座的车门,玻璃碴刷刷地往下掉。她还去找了当时救的两位烧荒人,让他们在视频里自述,证明王雪救了他们。我们也不要奖金,我们就想要份认可。

老虎过境后,临湖村人心惶惶。一到夜里,远处不明的叫声都成为他们警惕的对象。但是每个人提起老虎又是极其兴奋的,他们不吝分享和老虎有关的一切。他们希望从这个特别的经历里得到些什么,可能是荣誉,或者是赔偿,也可能,是这个鲜少有人问津的村子里最稀缺的关注。

东北虎是否会再光临这个村子或其他相似的村子?猫盟CFCA最新的文章里写道,虎来到村庄是个正常的意外,放归后,即便虎又回到村庄,或是出现别的意外,我们也希望大家不要太过苛责。

但无论如何,这场对双方来说都不那么愉快的相遇,要告一段落了。完达山1号最后出现的画面,是一段时长1分31秒的视频。视频显示,放归时间是早上8点,这通常是猫科动物最乐于出动的晨昏活动时间。苏醒以后,完达山1号从一个侧面打开的集装箱里探出头,脖子上戴着监测项圈。它先迈右腿,而后环顾四周,显得极为谨慎。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它才渐渐迈开步子,小跑着、头也不回地,隐入密林。

完达山1号放归的最后画面 图源新华社

(实习生李晶晶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