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每日人物 内文

留守或返乡过年,他们经历了什么?

2021年2月7日 文/ 编辑/

春节前最忙的是什么人?或许是村支书、网格员、社区楼道长,返乡人员的防疫管理是头等大事。无论是路上的返乡者,还是就地过年的留守者,以及放假了还在钻研线上教育的小学老师……这是他们的故事。

村里的网格员

一个多月前,张真做好了今年春节连轴转,全身心扑到防疫上的心理准备。

今年30岁的张真,是湖北省石首市横沟市镇羊子庙村的网格员。羊子庙村2600多人,她负责全村返乡人员的防疫管理。

这是个典型的人口输出村,外出率约四成,村民们大多远赴北京、广东经商办厂或打工谋生。

去年春节,全村返乡人员超过1000人。疫情突如其来,张真年初二就回到岗位,连续苦干了两个多月,经常加班到凌晨一两点。

她一个人忙不过来,村委会的另外5位同事,以及15名志愿者一起支援,分摊下来,每个人差不多对口100多位村民。他们拿着温度计、纸和笔,日复一日地挨家挨户巡查,量体温、登记信息,回办公室后汇总数据,形成材料上报。

这样的工作枯燥繁重,却又不得不做。“准确统计、上报每个人员的健康信息,是成功防疫抗疫的基础。”张真说,“但坦白讲,这种串门和面对面的接触并不安全,有隐患。”

今年春节,张真的工作从容了许多,她一个人负责全村的信息收集,但并不觉得累。

全国上下提倡“就地过年”,羊子庙村响应者众,截至目前只有400多人返乡,不到去年的一半;另一方面“鸟枪换炮”,市里1月份以来组织了5场培训,教网格员使用钉钉“防疫通”,用数字化手段减负。

▲张真【右】在工作中。

张真介绍:“村民回来后,我就在钉钉上发个应用给他,引导他填写信息。每个人居家监测14天,每天自己量体温、健康打卡,我不用再串门,也不再手工统计,所有数据在后台汇总。村民们不被打扰,感受也更好了。”

启用数字化防疫办法后,张真基本不必再加班,她觉得自己今年应该能过个舒心年。

基层网格员是对数字化防疫感受最直接的人群。石首市政务服务与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杨文科透露,启用钉钉“防疫通”后,每个乡镇的防疫信息员人数,从此前的六七人减少到了两人左右,减负效果显著。返乡人员和基层防疫数据自动汇总,在数字大屏上可视化呈现,全市的防疫管理变得高效便捷。

写春联的村支书

张庆义,55岁,山东省曲阜市东陬(zōu)村党支部书记,早年在部队当兵时学过书法,写得一手好字,镇上相熟的人家中喜事或过年,都会来找他要字。

近期全国出现零星新冠病例,张庆义又紧张起来,想起去年疫情爆发初期,还没有健康码、核酸检测、居家健康打卡等一系列措施,农村只能选择封村,拿大石头或者铁栏杆挡住路,阻止人口流动。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到处跑不服从管理”,张庆义当时只能骑着电动车到处找人。那段紧张慌乱的日子,对于张庆义来说更甚。

两年前,由于京沪铁路、鲁南铁路修建,东陬村面临一场全村拆迁。张庆义赶在拆迁前完成了村史《儒乡·东陬·史卷》的出版,记录下这座千年古村的面貌。

拆迁后的村民四散租住在周边各个社区,等待新村居的建成入住。但东陬村有超过700户、3000人,防疫期间,分散的村民管理问题让张庆义每天把手机打到发烫。市里领导来考察,看到村委和9个组组长一直在打电话,慰问要给他们报销电话费。

电话费事小,接到的电话更让人紧张。张庆义曾数次接到邻村书记的电话,希望让东陬村村民去别的地方租房子,不要在本村。

为了防疫,各村对本村流动人口管理严格。张庆义每次到镇上开会,都会提一句“希望能多给东陬村村民一些关照”。

▲村支书张庆义【右】给村民发口罩。

今年1月初,曲阜市全面启动钉钉数字抗疫,把返乡申报、村居管理搬上钉钉,张庆义看到全村近700人全部在钉钉上,欣喜地在群里写下一段话,“以前在村里祖祖辈辈形成的亲情,血浓于水的邻里守望,互助友帮的一个村子的人,失去才觉得异常珍贵”。

曾经因为拆迁分散而居的邻里们大多有两年没见过面,他们在群里重新联系上彼此,村里的红白事,也会在群里吆喝一声,让大家都知道。

最近,张庆义把东陬村返乡申报的二维码,通过9个组长,发给了每一个在外务工的东陬人,提醒人人做好返乡申报。有的组长年龄大,不会用软件,家中儿女成了“秘书”,帮忙发通知。

“不知道操作没关系,效果好,大家就喜欢。”张庆义说。一个月下来,电话费没花,人人皆知“返乡要申报”。

春节返乡让农村的防疫压力变大。往年都要搭台唱戏的大日子——“息陬镇赶集”被喊停了。

张庆义从镇上领来了一个军绿色的防疫大棚,大棚里可以做核酸检测,以应对不时之需。他也想象过,“真正到了那一步,紧急情况下我直接手机摁一下,全部都可以健康打卡”。

他希望绿色大棚永远空着,不要忙碌起来。目前大棚只是作为防疫卡点设在了村委办公室门口。他给大棚挂上了一副自己写的对联“服务乡村真助力钉钉打卡报平安”。

▲东陬村临时防疫卡点贴上张庆义手书的对联。

社区的楼道长

晚上七点半,杭州的天空变成墨蓝色,蒋巧萍站在阳台上向下望去,下班的年轻人从小区门口鱼贯而入,白天一片寂静的小区慢慢亮起或白或黄的灯光。

50岁的蒋巧萍是余杭区仓前街道向往社区楼道长,她负责社区里70户人家的通知、统计和答疑,邻居们都喊她“蒋姐”。

从人口普查到春节前的防疫摸排,蒋姐每次收到社区任务,都要挨家挨户敲门,把信息送到每一户人家。

向往社区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CBD核心区东侧, 绝大部分住户是年轻人,他们大多是外地来杭的“杭漂”,为了上班方便,租住或置业在此。

春节前夕,全国防疫政策收紧,杭州市倡导“就地过年”,蒋姐接到了向往社区治保主任周江兵的电话,要摸排清楚所有居民春节出行情况,并宣传“就地过年”。

女儿是最想回老家的人,就在蒋姐接到倡导“就地过年”通知的那天,女儿抱着手机窝在房里和在上海工作的堂姐讲了一小时的电话,她们相约过年回金华老家一起放烟花。

晚饭过后,蒋姐照例出了门,敲开一户邻居家门时,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姑娘支支吾吾,回避了是哪里人的信息。

蒋姐感觉不对,看到姑娘面露难色,安抚她“如果是高风险地区的也没关系,近期就先不要回去了,在这里安心过年,可以来我家吃年夜饭,等疫情好转了再回”。

后来姑娘专门下楼找到蒋姐,把人员信息登记上,袒露因为家在石家庄,担心因此被区别对待。

有的人会积极登记,有的人从来不开门,更多的是先把蒋姐盘问一通。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日子过了没几天,仓前街道开始试点数字防疫,用钉钉“防疫通”把辖区1.8万家企业和流动人口的信息摸排搬上手机。

蒋姐开始研究起钉钉“防疫通”上的功能,感觉自己在一个年轻的小区,用最入时髦的方式做数字防疫,“自己都觉得年轻起来了”。她把带有申报二维码的防疫宣传单贴在电梯口,同时也发在群里,让邻居们做好防疫申报。

偶尔也会被问到“那你过年回家吗?”蒋姐一愣,家里有70多岁的父母,女儿也很想回家,但一来一回是在给防疫添麻烦,更重要的是,就地过年的邻居们要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蒋姐决定今年过年不回去了,打电话给上海的亲戚劝他们也不要来回跑,等来年春天疫情过去,再相约回老家。

她心里有个挂念:约了石家庄的姑娘来家里吃年夜饭,也许可以把就地过年的邻居们分批喊来家里吃饭,让大家的年也有味道起来。

▲蒋巧萍在录制仓前街道线上春晚。

仓前街道筹备起了线上春晚,喊蒋姐过去录一个恭祝新春的视频。她站在向往社区的大屏幕前,对着镜头喊出“今年留在仓前过年,只要心在一起,哪里都是团圆”,背后的屏幕上红彤彤底色上,绽放着彩色的烟花。

返乡的年轻人

小伙伴们纷纷选择就地过年,但小冬还是决定赶回湖北宜城老家。

姐姐2019年去世后,小冬成了家里唯一的孩子。去年4月湖北复苏,他只身去了江苏,父母南下广东打工,从那以后再没见过。春节是这个三口之家一整年的期盼。

这趟家回得并不容易。从江苏苏州到湖北宜城的这个小村庄,小冬历经10多个小时,穿越了2000里路,辗转乘坐高铁、出租车和城乡公交,最后步行半个小时踏进家门,迎接他的,是爸妈的嘘寒问暖。

22岁的小冬是辞职回家的。他在武汉上的大学,去年毕业后入职苏州的一家发电厂。爸妈11月份就早早地回了家,小冬刚好想换份工作,在找好下家后,干脆辞了职,提前一个多月赶回家团聚。

他跑去医院做了核酸检测,拿着检测结果登上了开往武汉的高铁。下高铁后,他跟同路人拼了辆出租车,的哥拿出本子边问边记:你是谁?什么时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4个小时后,他到达宜城,登上了当地的城乡公交,司机大哥又做了一遍登记,他并不感到厌烦,真心诚意地主动配合。与疫情共处了一整年,他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

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是到村主任那里报到,听村主任交代完防疫事项后,他回家开始居家监测。在此后的14天时间里,他每天量体温,用钉钉健康打卡。他这边一打卡,村里、镇里和市里同步获悉他上报的健康数据,不必再来敲门登记。

这期间,没人规定他不准出门,但他14天内寸步未出,14天后依旧宅着。小冬说,宅在家里是最安全的,他并不感到难受,回家就是为了陪爸妈。节后就要去新单位报到了,如此长时间的陪伴,今后恐怕很难得了。

小冬刚回来时,村子里还比较冷清。随着春节的临近,村子里人气逐渐旺了起来。

陈辉是村里的信息员,负责全村返乡人员的防疫管理。她说,全村291户人家,共有270人在外务工,15人在外求学,绝大部分都在省外。今年春节,就地过年不返乡、目前已经返乡以及即将返乡的人员,大概各占三分之一。

数字化的小学老师

新疆的库尔勒香梨个头小小的,皮薄肉脆、汁多味甜,驰名中外,在库尔勒街头随处可见。不过,很多当地的孩子只尝过香梨这种温带水果,很少有机会品尝热带水果。

有一次,库尔勒市第九中学(小学部)的英语老师吴善华给孩子上课,学习到“bell fruit”(意为:莲雾)这个词,有学生举手问他,莲雾是什么味道。

他觉得自己描述得不好,晚上回到家中,心想“不能就这么算了”,就从网上找了很多视频资料,解释莲雾的习性和生长环境,第二天拿给孩子们观看。吴善华觉得,视频是个好办法,帮孩子们长见识。

吴善华说,想让小学生集中注意力是挺难的,他们上着上着就会展示出“猴子”一般的天性,各种溜号、插科打诨,而丰富的数字化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因此,他尤为重视这一块。

吴善华说自己和《一个都不能少》里面的魏敏芝老师很像,都是比较较真的人。用他媳妇儿的话说,吴善华要想弄明白一个技术难题,哪怕熬夜到凌晨四五点,也要搞清楚。

从前年开始,吴善华痴迷上PPT制作。为了做出酷炫的效果,吸引课堂上孩子们的注意力,他在课件里融入当时最火的游戏元素——植物大战僵尸和水果忍者,为了抠图和做特效,可以连续熬几个通宵。

“去市里参加讲课比赛,其他学校的老师都说我做的课件新颖,抓得住学生的兴趣。”这是吴善华引以为傲的时刻。

但是时代在变,吴善华明白同一个技能不能用一辈子。他不断学习数字化相关知识,从网上找教学视频研究foucusky、flash、office365等软件。现在短视频平台已经被他“训练”到,一打开就推荐软件讲解。

2020年年初,疫情来袭,校长派给吴善华一个紧急任务——研究怎么用钉钉。吴善华有这些数字化的底子,很快就摸清了基础用法。后来他们也成为全国最早“发明”使用钉钉举办线上开学典礼和升国旗的小学。

▲吴善华和学生们的合影。

▲学生手绘的吴善华老师。

过去一整年里,学校断断续续又上过很多次网课。“去年突然转到线上教学,大家有些手无足措,今年就从容很多,还延伸出许多创新。”

最近半年,他一直在研究钉钉上的低代码开发,搭建起一批个性化应用。在库尔勒的IT交流圈里,吴善华被视为“逻辑清晰”的人,他信奉“只要你的逻辑能通,这件事就能干”的原则。

他把低代码开发看作一件“需要绕弯儿”的事,“很多东西都不是现成的,就像一道算术题,那个结果看着很简单,前面的算式要你来想怎么组合”。

吴善华有时候感叹,库尔勒的IT工程师少,所以很珍惜身边志趣相投的IT发烧友。去年年底,他加入了一个全国开发者群,里面聚集了五湖四海的老师,大家会在群里交流开发心得。每次想出好的应用,吴善华就会赶紧录教程发到群里,他也借此打开了一扇交流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