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界 内文

碧桂园真有钱:上半年净利润219亿,账上还有2055亿现金

2020年8月26日 文/ 编辑/

作者|杨洋

编辑|胡刘继

最近的房地产行业压力比较大。

在新冠疫情冲击之下,大多数房企的销售数据惨淡。前5个月,全国商品房比去年少卖了5500亿元。

即便如此,政府对于房企的调控也并没有放松的迹象。

8月20日,住建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地产企业座谈会,相传为控制房企有息负债,对房企设下“三条红线”,对踩到红线的房企将采取限制措施。这让行业多了几分不确定性。

一时间,这条红线似乎成为了区分好坏房企的标准,各个房企也在暗自衡量自己踩没踩上红线。在其背后,考量的其实是房企的风险控制意识以及内部的把控能力。

但是,早就有一些房企,提前一步避过了红线,站在了安全区,比如碧桂园。

强悍的内控能力

一场疫情,彻底改变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逻辑——跑得“快”的房企未必是好的。跑得快,还能跑得稳,才是最厉害的。

作为规模之王、速度之王,外界也一直在窥探这半年来碧桂园的变化。8月25日,碧桂园发布的2020年中期财报给出了答案。

报告期内,碧桂园实现营业收入1849.6亿元,期内毛利润448.9亿元,净利润219.3亿元。上半年归属股东净利润达141.32亿元。

疫情之下,碧桂园还能取得这样的经营绩效,实属不易。

另外,从这次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 2020年6月30日,碧桂园账上有现金2055.2亿元,还有3288.1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尚未使用。这说明碧桂园的腰包很鼓。

与此同时,碧桂园借钱很容易,能灵活控制。报告期内,其有息负债下降至3420.4亿元,相较去年年底下降了7.5%;而且借钱成本也很低,总借款的加权平均借贷成本相比去年下降了49个基点,至5.85%,远低于行业水平。

如果按照网传的那三条红线(红线一: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红线二: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红线三: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来衡量,碧桂园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53.1%,净负债率为58.1%,现金短债比为1.9,妥妥的绿色水平。

乍一看,碧桂园在一瞬间由“崆峒派”变成了“少林派”。其实,不管是当年的全面布局,还是现在的“稳”字当头,都得益于其强悍的内部控制能力。

具体来说,这种内部控制能力在疫情期间主要体现在回款水平上。

截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园共实现合同销售回款额约2509.3亿元,权益回款率高达94%。碧桂园综合权益回款率较去年同期持平,而当年签约当年回款率(权益)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

达到这些标准并不容易。客观上,除了特殊时期银行更加配合、放款节奏加快之外,还得益于碧桂园争取各大合作银行的个贷政策支持,简化按揭手续,以及加强对回款目标强考核、强调资金的高效率,形成了标准化、精细化的机制。

而这些只是能体现碧桂园内部管控能力的冰山一角。

丰富的土地储备

碧桂园半年报显示,其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2669.5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约3185万平方米。

销售第一的背后,碧桂园有着自己的章法。

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上半年,大部分企业都经历了由停摆至重启的过程,碧桂园也是如此。

从时间上来看,根据碧桂园提供的数据,除了疫情影响最严重的1月、2月因为大部分售楼处不开门,导致销售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等疫情稍微缓解之后,销售便出现反弹。

从地区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反弹更为明显,自3月起平均每月同比上升11%。反观一二线,同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说明,扎根三四线城市的策略依然持续给碧桂园带来回报。

碧桂园在三四线城市的可售资源,占总体的34%以上。

半年报显示,2020年碧桂园拥有的权益可售资源合计23404亿元,其中目标为一线城市的为2913亿元,目标为二线城市的为5725亿元,目标为三四线城市的为8060亿元。

截至6月底,碧桂园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后的投资转化率为1.28,相较于同行一二线城市项目0.73左右的投资转化率,表现更优。

目前三四线整体增速相对稳定,是因为这类城市的基本盘比较大,很难有较大的市场震荡,韧性较强。

在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近1400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不仅增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也会释放巨大的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约为60%,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80%左右。未来,三四线城市依然具有发展潜力。

当然,在土地储备布局方面,碧桂园除了深耕三四线城市之外,还在做着多手的准备,比如,沿着人口的流动方向去展开土地储备,看好大湾区、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等。

根据碧桂园半年报,已获取的可售资源中: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城市群。

在粤港澳大湾区,碧桂园已获取权益可售资源3088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资源3182亿元。其中,位于深圳的已获取权益可售资源约200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资源约712亿元。

2020年上半年,碧桂园国内权益合同销售前10的城市中,有近一半来自于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佛山、惠州、广州等。

有着这样优质的土地储备资源,想要碧桂园卖得不好,可能都困难。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随着房地产行业从“黄金时代”向“白银时代”的过渡,不少房企通过布局多元化,积极拓展业务线,积极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对于多元化发展,不同的房企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恒大地产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万科在发展物流、冰雪事业等;碧桂园则在专业之外选择了科技和农业。

今年7月份,住建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着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智能制造是未来的一个方向,需要有一个行业领头人去做。

跨界发展机器人,碧桂园是认真的。

迄今为止,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机器人成立了5大研究院,组建了36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硕士占29%。2020年上半年,光研发费用就投入了10.3亿元。

取得的成果也是可观的。首先是围绕着自己的产业属性生产的建筑机器人,至今已经研究产品50项,投放工地测试35项,填补了行业空白。今年以来,碧桂园的地面整平、楼层清洁、通用物流、室内喷涂等机器人,已经分别在顺德和阳江等地项目上使用。

建筑机器人之外,碧桂园还在研发餐饮机器人。在今年疫情之中,碧桂园已经向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免费提供餐饮机器人,解决医护人员吃饭难题。

碧桂园旗下千玺机器人餐厅研发的双臂煲仔饭机器人

除机器人之外,碧桂园还在农业上发力。

2018年5月,碧桂园成立了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自此致力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目前,碧桂园农业业务发展迅速,在武汉建立了“中国种谷”,在黑龙江开展了大型无人化农产试验示范。

碧桂园庞大的用户群体,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数据显示,目前,累计有超过450万家庭、1000多万人选择了碧桂园,碧桂园销售额市占率达到5%左右。这上千万的消费对象一旦利用起来,将是一个庞大的机会。

对于碧桂园来说,打造从研发端、生产端到销售端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不过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