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每日人物 内文

民办中学摇号之后,上海虎妈经历了什么?

2020年6月3日 文/ 戴敏洁 编辑/ 楚明

透过大门,韩珍看到学校里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自信、利落,韩珍无数次想过,这是儿子陈超未来应该成为的样子。她边说边哭,“可不可以给我们孩子一个座位,他真的是想学习的……”

招生老师说道:这位家长你不要太激动了。像你们家这么优秀的孩子很多的。以后还有中考、高考,一定要继续努力。

文 |戴敏洁

编辑 |楚明

运营 |令颐

一次行动

五年级的陈超背上书包,身旁43岁的妈妈韩珍也背上了大书包。韩珍是一个上海妈妈,每天早晨,她要送儿子去上学,之后她会去公园锻炼。但是今天,她有另外的计划。

前一天,上海民办中学小升初摇号结果出炉。一整天,韩珍捧着手机,拿起、放下,拿起、放下,每一声响起的消息让她心跳加快。2020年3月11日,上海市教委发布政策,上海从2020年开始,小升初实行 “民办超额摇号”的政策,民办学校的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组织实施电脑随机录取,不再进行私下招生。

5月的这天夜里,韩珍没有等来儿子陈超被录取的短信。这意味着,陈超失去了上民办初中的机会,只能去公立中学了。

▲上下滑动即可了解更多上海市小升初入学流程。图 / 上海市教委

在上海,民办初中的办学实力和升学率普遍强于公立。按照计划,陈超不仅会考进民办初中,更应该冲击称作“一哥”的华育中学——上海市中考成绩稳居第一的学校。这是所谓的“顶级”上海牛娃的聚集地。

陈超就是牛娃之一。在学而思培训机构的分级班里,他语数英三科均是在高端班;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担任学校里的大队长;是区优秀少先队员;满分900的小托福考了850分。

每天晚上,陈超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休息1小时,他会拉半小时的小提琴,之后还有3个数学培训班、2个英语班、1个语文班的作业要做。五年级写过的辅导资料叠起来比1米50的陈超还高。他的课外书是杂志《博物》《黄帝内经》《资治通鉴》和大学生物教科书。

该报的补习班都报了,该努力的都努力了,为什么还上不了民办初中?这天清晨醒来,韩珍照常收拾屋子、做饭。之后,她打开了双肩包,从陈超的书柜里抽出一张又一张奖状、一本又一本证书,把包塞得鼓鼓的——她要直接“杀”去华育中学,给招生办的老师看看自己的儿子有多么优秀。

▲陈超每天会对自己的各项学习情况打分并写总结。图 / 受访者提供

出门前她告诉了丈夫这个决定,丈夫劝她:别去了,去了又有什么用?

韩珍背上包,关门离开。书包里的证书,压得她的肩膀隐隐作痛。她有类风湿,痛意从骨头深处渗出。几年前,她开始长出白发,长一根她拔一根,现在她不再拔了,怕秃。一年前,陈超就说她:妈妈,你的云鬓都白了!韩珍还跟丈夫开玩笑:是不是小朋友考上了华育,我的老命就没有了。

另一位上海妈妈朱小七则顺利收到了儿子摇号进华育中学的短信。她是育儿公众号“去你的牛蛙”写手,在她的文章里,小七称自己的孩子为“普娃”,有时候也会吐槽叫孩子“渣娃”。按照小孩的实力,小七知道,若按往常,她不会考虑华育中学,“不是不一定,是一定考不上。”新的摇号政策给了小七和儿子选择权。

上海爸爸石峰也收到了女儿被心仪的民办初中录取的短信。要去的初中注重语文教育,摇号后的第二天,女儿放学回家,石峰就带着她背《逍遥游》,每周的英语和数学补习班也继续上着,为上民办初中打下基础。

相比而言,没摇上号的母亲韩珍很不甘心。

这天早晨,将陈超送进学校后,韩珍换乘地铁来到华育中学门口。在她的感觉里:这比所有民办初中的大门都大。她打算进门之后直奔招生办。但门卫拦下了她,不能放行。韩珍退而求次,要到了招生办的电话。

电话接通了。

一个座位

除了像韩珍这样目标明确的家庭外,新政之下,很多家庭则在考虑,摇,还是不摇?

朱小七的四月在纠结中度过。她的公众号是小七在儿子幼升小“失败”之后开始写的,没有通过民办小学的面试,不得不去了公立小学,这是“失败”。“牛蛙”在上海家长群里等于“牛娃”。“去你的牛蛙”,取公众号名字时,小七有点不太心甘。如今,又到了儿子小升初的关口。

没摇上会怎么样呢?往常,孩子未被民办学校录取,仍有机会回到对口的公立学校。不过,和摇号政策一起出台的“公民同招”政策,意味着一旦民办没有摇上,在公立学校的录取梯队会往后排,末尾者可能被统筹分配到其他公立中学。朱小七问自己,能接受吗?一旦去了民办,一般离家远,还需要考虑租房和搬家;民办不可挑选生源,学校还能像原来那么好吗?

石峰和妻子很早就决定要给女儿摇号。夫妻俩都是上海本地人,小时候读的都是家门口的学校,被称为“菜小菜中”。上海的民办中学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石的年代,差生才会去上民办。之后,民办学校有自主招生的权力,随着生源筛选、资源整合,如今,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升学率,上海的民办初中普遍强于公立初中。

石峰家的对口公立就在繁华的淮海路附近,而民办初中需要住宿,学习也更累,女儿不愿意去。但是夫妻俩还是坚持摇号。在女儿幼升小时,夫妻俩想着孩子还小,民办小学学业压力重,最终决定去了公立小学。

但5年下来,石峰看到朋友、同事们的孩子在民办小学有更丰富的课程设置,有唱歌、棋类、烘焙、美术等社团,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更严格,他改变了想法,“去比(自己孩子)能力高一点的地方学习,万一达不到,往下一点点,但也是在(平均)能力之上的。”

此前上海,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升学过程中,拼卷子分数的中考和高考相对透明,但小升初阶段,上海市教委规定不允许考试,民办学校又可以选拔生源,这让选拔方式和标准成谜,沪上家长圈里出现了“简历战”、“面试关”和与名校捆绑的“小五班”。

一位家长称“小五班”为上海的神秘组织,与某些民办中学挂钩。“小五班”的组织者通常向家长承诺:将在培训班中对孩子进行培训、考试、排名,随后“掐尖”选择部分学生直接进入某些沪上知名民办初中。

▲“小五班”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图 / 网络

华育中学的小五班一座难求。等到了五年级再去报名,名额紧,网上抢报秒空,以防万一,韩珍在陈超四年级时就送他进了班。她从另一个上海妈妈那里打听到了报名信息。对方提醒,报名当日,一定要把孩子带去。

“小五班”屡次被上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叫停、处罚,报名开设的小五班常有记者卧底其中。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小五班”被媒体曝光,培训机构立马予以否认,涉事的著名中学也忙不迭地站出来撇清关系;到了第二年,“小五班”继续出现,继续有“宁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的家长立刻掏钱。

为了得到这个座位,报名当日,韩珍特地拉上丈夫和儿子,一家三口全去现场,表示自己的诚心。招生老师一看有孩子,让他们报上了。

但报上名只是漫长征程的第一步。

“小五班”在每周六下午开课,陈超周六上午从8点半到11点上奥数班,韩珍提前点好外卖,陈超一下课,她一手拉着陈超一手拎着外卖去赶地铁,坐一趟地铁,再转一趟公交,才能到“小五班”开课地方。地铁上要是抢到了座,韩珍赶紧让陈超坐下。

母子俩没有时间,只能在地铁上偷偷吃外卖。一次陈超嘴馋,韩珍点了海鲜披萨,刚咬了两口披萨,味道大,乘客过来指责没教养。两人赶紧把披萨收起来,那天到了“小五班”,陈超饿着肚子签到上课去了。“小五班”一下课,韩珍又拉上他去赶唯一一班去地铁站的公交,赶着再去上2小时的语文补习班。到了晚上8点多,两人乘着夜色搭公交回家。周而复始。

升上“小五班”的第一天,数学作业就来了“下马威”,曾经初中奥数全国二等奖、理工科博士毕业的陈超父亲也解不出来。陈超上奥数班的时候,韩珍就在后面坐着,大部分她听不懂,就按照老师板书一行一行抄下来,老师提问陈超,他要是没答上来,韩珍就在笔记的部分做标记,等陈超上学去了,韩珍直奔上海书城六楼——辅导书区,给陈超买相关部分的练习册。

尽管市教委明令民办校不许收取学生简历,家长们还是想办法投递。韩珍的丈夫花了两个晚上赶制出陈超15页的PDF简历,花了几百块淘宝彩印费,陈青将简历一个个封口,花了一百多块钱用顺丰寄出去,“就像是发传单一样”。投简历那天,韩珍在微博中写道:今年的小升初多变化。但愿这投石问路能起效果!

▲在摇号中被“一哥”华育中学抽中的学生家长发朋友圈庆贺。图 / 网络

2019年底,距离陈超小升初不到半年,突然传出另一个名校“小五班”被曝光取消的消息。韩珍一夜没有睡着。所幸陈超所在的“小五班”被保下来了,陈超也争气,在“小五班”的两次考试中,三门课都拿了A,拿到了优秀学员证,40人的班级只有前几名学生能拿到,按照往常,他似乎已经手握入场券。

现在,韩珍站在华育中学的大门口,对着电话说道:“我们家的孩子真的很努力,不应该这样子否决我们家孩子的”。她肩上沉甸甸的书包更是提醒了这一点。

透过大门,韩珍看到学校里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自信、利落,韩珍无数次想过,这是儿子陈超未来应该成为的样子。她边说边哭,“可不可以给我们孩子一个座位,他真的是想学习的……”

招生老师说道:这位家长你不要太激动了。像你们家这么优秀的孩子很多的。以后还有中考、高考,一定要继续努力。

电话挂掉之后,韩珍回过神来,她对着电话说了很多自己孩子有多好,但却忘记告诉老师,自己是哪位孩子的家长。

当一个上海妈妈意味着什么

在平常,韩珍通常会被人叫作“陈超妈妈”,或者“Peter妈妈”。

Peter是陈超的英文名。上英语培训班时,韩珍和儿子总会提前半小时出门,第一、二名来到教室,抢占第一排中央的那个座位。陈超爱发言,总举手。下了课,会有其他的妈妈凑上来和韩珍搭话:您就是陈超妈妈吧?咱们加个微信吧?

这也是韩珍寻找“同路人”的方式。韩珍在这里认识了一个比陈超小1岁女孩的妈妈,“她就像个电脑一样”,上海哪个区的哪个学校,哪个补习班的哪个老师,讲的课的内容是什么样的,她都能说得上来。跟着这位妈妈,韩珍进了很多微信群,打听考试报名、打听分数、比拼成绩……有时候群里发来一本辅导书,说是不错,韩珍就保存下来,准备给陈超也买上。

▲《小别离》中,文洁在得知朵朵英语成绩下降后,急忙要找一名英语家教。图 / 《小别离》截图

2011年,韩珍和丈夫带着2岁的陈超从西安来到上海,那时候她不知道在上海当一个妈妈意味着什么。韩珍给陈超报了一个空手道班后,孩子们在里面练习,一群妈妈在外面围在一起聊天,韩珍也凑过去听,她们聊着给孩子报乐器班、报画画班,上了小学的孩子妈妈还能分享哪个学校好、小升初的经验,妈妈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这是韩珍最初的“上海育儿启蒙”。

陈超上了幼儿园,韩珍把他放在了晚托班,找了一份做电子防盗系统的工作,工作轻松,有最低保障。韩珍做了3个月,下班晚,总接不到孩子,只能辞掉了。等陈超到了幼儿园大班,她不喜欢成天一个人在家待着,又出门找了一份日企工作,她通过了考核,但这份工作要经常出差,为了照顾陈超,她放弃了。

“但我还是有蠢蠢欲动的事业心”,陈超升上了小学,韩珍出门找工作,被告知“脱离社会太久了”。她就租了一个房子,办起“小饭桌”,帮小孩们辅导作业,孩子们都是“小队长”级别的。韩珍也想,陈超一个人太孤单了,这可以帮助陈超学习在集体环境下如何跟其他人相处。

陈超升学四年级后,韩珍解散了“小饭桌”。租的房子里是水泥地,韩珍就在地上铺地板革,她给孩子们置办了图书角、软沙发和书桌,请阿姨煮饭、交房租,一直没有盈利。而且陈超四年级了,韩珍发现同学的孩子在培训班里比陈超高了一级,明明一起开始上课的,陈超怎么能落后呢?韩珍赶紧给陈超多报了两门数学、两门英语和一门语文,需要她全程接送。

既然全职当了妈妈,她也要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尽。韩珍买回来的辅导书,每一本,她要求陈超一定要写到最后一页。她要积极融入圈子,在身上装“雷达探测器”,搜寻身边的所有信息,向着华育中学的目标出发。

公众号是朱小七跟妈妈们的联结方式。她会邀请其他上海妈妈来投稿,为了计算摇号失败后能回到对口公立的概率,一位母亲用尽所有人脉资源,打听了对口公立学校的录取人数,比较毕业班会去的人数,计算概率,若是民办摇不上,小七也是,她估计,孩子有80%的机会能回到对口公立,而不被统筹。民办名校的摇号概率,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不是0就是100,值得一试。

但是摇哪个呢?小七一家人面前摆着投票出的三个选择。一家民办课外活动多,小七除了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还有一份工作,她觉得自己没有精力来应付太多的课外活动。排除掉一家,还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一哥”华育,一个是名额更多、相比华育不那么有名的学校,但“摇都摇了,我为什么不去摇一个最好的学校?”

▲徐汇区民办初中摇号结果显示几乎所有著名中学摇号数都已超过预计录取人数。图 / 网络

2020年,华育中学统招317名学生,摇号报名持续3天。5月8日,摇号报名日的最后一刻,小七让孩子按下了发送键,确定摇号华育。

而那些曾在华育“小五班”上过课的孩子们的家长,不像其他培训机构的妈妈成群打听消息,把孩子送进“小五班”后,家长们各自回避眼神,一言不发。进了这个班,孩子们变成竞争关系,谁也不愿意多说。有时候韩珍会发微博“批评”自己说漏了嘴,又被要去了一份学习资料。

韩珍有一个经常更新的微博,她在上面记录下自己的育儿和生活里的苦闷、难过和疑问。丈夫在外地工作忙,她不想再让他分担,孩子面前,她不愿流露出坏情绪,当了一辈子工人的父母则不理解她:谁像你那样养孩子?

能不能“退而求其次”?

二十岁出头,韩珍从老家来到上海学习日语,之后留在上海工作,为了婚姻,才回了西安。结婚之后,她在西安生下孩子。她怀念上海的生活,丈夫博士毕业后,她劝说丈夫来上海发展。隔年,丈夫拿到了专利,分数够了,两人在上海落了“人才引进”的户口。

在中国,数据显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率约为50%-60%,这意味着近五成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上海也是如此。在上海从事“升学路径规划”的纪强在公众号简介里写道:他算过一笔账,在上海,中考只有60%人能升上高中,之后70%的人能能通过高考录取大学本科。

这些孩子的家长里有一大部分是新上海人,他们从外地到大上海扎根立足。一对985学校毕业的夫妻说,在他们的时代,就读家门口的学校,轻松考上了大学,来到上海。有名校背景,努力积分,最终落户上海。当了父母之后,孩子幼升小就需要参加面试,“就很搞笑的”,但一家人也没有懈怠,奥数、英语、体育、身体协调、舞蹈,“必须是个全能的小孩”。

▲在《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母亲诉说作为母亲对孩子的培养是家庭的头等大事。图 / 《虎妈猫爸》截图

“这个是上海的大环境,没办法,就接受。”虽然他们不要求孩子一定考上北、清、复、交,但是大学还是一定要上的,“考不上大学,我就特别觉得对不起他,也对不起我们自己,对吧?”

新政之后,提供升学规划咨询服务的纪强先生收到了更多购买初中学区房的需求。“摇号政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的升学过程不能有太多偶然性,有好的对口公立小学和初中学区房成为家长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纪强在公众号简介里写道:聪明的家长都会买一套学区房。

来到上海后,韩珍和丈夫卖掉了西安的房子,加上长辈给的10万,两人在好的公立小学附近买了一套31平米的学区房。从前的上海,有“初中没有学区房”的说法,优秀的孩子争相想进民办初中。不过,夫妻俩想着,学区房只是保底,陈超还是要上民办校的。

那对985夫妻的孩子没有摇上民办。政策来得突然,他们来不及买一套学区房。

摇上号后,石峰就被拉进了一个群,群里妈妈居多,大家一起分享学校的课业要求,要读什么书、背什么古诗,每天看看群消息,他已经知道秋季入学前该给住宿的女儿买多大的床垫、什么尺寸的蚊帐。

小七和她的公众号读者也迈入了新的进程,收到录取通知之后,她在公众号里写:开始备战中考。她心里忐忑:摇上了跟不上怎么办?万一回首初中生涯,还不如去公办怎么办?

公立学校的录取结果还没出来,韩珍已经给陈超报好了初中要学的课程班。一个英语培训班,韩珍叫不出名字,只是因为“听说挺好的”,她就跑去报了。

▲现在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高考。图 / 《小欢喜》截图

五月底,我和韩珍又通了个话。聊起陈超没有摇上号的事情,电话里不再传来哽咽声。她跟我分享了一个好消息:陈超考上了学而思最高级的英语班,1500个人只收18个。这让她兴奋。

在韩珍常去锻炼的公园,她看见有个母亲拉着幼小的孩子走在路上,指着树教孩子:大树,tree,大树,tree。陈超还不会说话的时候,韩珍就在家里的墙上贴满拼音和英文单词,如今家里的厕纸也是,写满了英文单词。

韩珍看着这位母亲走远,她知道自己也是这样的母亲,这就是她要走的道路。

(文中韩珍、陈超、朱小七、石峰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