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那些在职场上“破壁”的年轻人

2019年9月18日 文/ 林念 编辑/ 楚明

现代职场环境中,迷茫感正处在尴尬的峰值。

因为进阶工具的缺失,壁垒逐渐被建立起来,把现代职人重重包围。这些壁垒可能是年龄、性别或者刻板的思维观念,也可能是不同行业自身运行的起伏周期。

囿于种种职业壁垒时,逃脱的方式就是找到工具,敲开一个小口,让透进来的风把自己再度吹起。

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破壁人”指的是看透面壁者内心的人。事实上,我们都是自己的破壁人,明晰当前的处境状态,做出最好的决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屈居于焦虑气息蔓延的职场,也不甘心被种种壁垒束缚。他们试图成为职场上的“破壁人”,破开职业的天花板和圈层带来的禁锢,去实现一种工作中向往的自由。

眼下,当数据正成为世界通行的语言,从数据中去获取洞察并创造价值的能力正在成为职场的通用技能。数据技能开始成为一把有力的“破壁锤”。

以下是一群努力破壁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文 |林念

编辑 |楚明

运营 | Yang

图 | 视觉中国

优化

杨艺是一个走到哪儿算到哪儿的人。此时的她在咖啡店里坐着,计算这家咖啡店一个月的流水。要说明的是,她不是这家店的老板,只是一位平常的顾客。

杨艺把这个过程称为“普通的算术”,只要几个简单的数据,她就可以算出那个八九不离十的数字,然后和老板核对流水,奖励是得到咖啡店老板的点头确认和一脸惊讶的表情。

这是她的一个业余爱好。杨艺的本职工作是在一家科技媒体做编辑,负责新媒体稿件的编写。通过同样的“普通算术”,她曾经突破了工作中的一个瓶颈。

她所在编辑部里共有26个编辑。杨艺通过统计工作周报发现,因为工作比例分配不合理,虽然人手充足,但是编辑们的原创产能远远跟不上一天三条推送的供应量。杨艺刚来这家公司的前几个月里,他们反复使用原来的旧稿,工作被锁定在一个恶性循环中。

杨艺用算法打破了这个循环。她做了一个稿件编辑的流程画像,剥离开重复动作,根据每个编辑的特点,用精准的数字规定了相应的发稿量。这套系统稳步运行后,稿件库存提高了60%。

数据思维像一把轻巧的锤,正在帮助一批像杨艺一样的职场人打破传统行业和工作方式的禁锢,优化升级,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从业的第3年,26岁的欧东已经隐约看到了他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广告学专业毕业后,他前后辗转做了两份和互联网相关的工作,由于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和项目,工资一直不高,也没有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就算是应届生,熟悉工作几个月后恐怕也能替代他现在的工作。

欧东感到不安,他回忆当时的心情,“假如继续现在的状态,不管是待在现在的公司也好,跳槽也好,都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涨薪,会一直穷下去,年龄越大就更没有突破的可能了。”天花板横亘在他头顶,几乎就要触到。

在职业焦虑的驱使下,欧东在一年前开始报班学习数据分析。每天下班后学一小时,最初的几个月,他的周末都在图书馆里度过。从Excel开始,一路学到Python,虽然苦但渐渐掌握了成为一名数据分析师的能力。

现在,他在一家金融公司负责业务模块的数据分析工作,未来的路径开始变得令人期待又踏实,这是他曾经从没想象过的职业可能。

下沉

10年前的牛瑞雪大概没有想到,她现在的生活与一群大爷大妈有关。

当时她还在法国留学,跟着名师学习戏剧教育。法国巴黎,艺术殿堂,公共艺术活动丰富,她在社区签个字就可以免费领到郎朗演奏会的门票,像只鸟儿窜动在各个活动中。2012年回国,她和一起毕业的同学凑在一起聊天,发现国内的文化活动缺乏新意,大多要付费。到了周末,她们除了唱卡拉OK,就是看着彼此干瞪眼。

“能干点什么呢?”几个姑娘琢磨了半天,一拍脑袋:“我们整个艺术节嘛!”

艺术节后来成长为“北京one艺术创意”,牛瑞雪和合伙人于歌把活动地点设在了北京东城区的几条胡同里。她逐渐意识到艺术下沉的棘手。先要跟管理部门架起交流通道。一次开会,17个部门的负责人围坐在她面前,挨个提问。她一阵懵,问:“您是哪个部门的,麻烦再说一遍?”

管理部门和艺术家们运行着两套不同的语汇系统,“但是数字是相通的,就跟音乐是一样的,我得把这个歌给他唱出来。”牛瑞雪一口气打了200多页的可行性报告,打废的纸摞起来有A4纸的宽度那么厚。

真正扎进胡同里,牛瑞雪撞上了另一层阻碍。那是个老年人口占75%的社区,来往的老人们总要定下来瞅一瞅这个新奇的地方,却不敢接近:“这是个会所吧?”开办活动,只要送礼物,居民们就蜂拥而至,从几毛钱的小手绢到绿化环境的多肉植物,一瞬间都哄抢光了。而她们请了优秀的艺术家来座谈,却反而空无一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牛瑞雪开始了她的数据实验,她让团队成员进入社区,定下一个月之内必须交三个朋友的KPI。一个团队成员坐在前台,定点收集来访人员的数据。最后将这些信息集结成册,把居民们分成不同的类型,再针对性地办活动。

狭长的胡同是一个社会关系的皿,在数据的放大之下,牛瑞雪和她的团队看到了生活中被忽视的问题。

经过调查和分析,她们在纸上画出了社区里的老年人和年轻人走路的路径,发现二者极其“完美”地互相避开了。时间维度上,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活动时间也被分割得十分明显。在那张纸上,他们好像相斥的磁极,躲避着对方。针对这项数据,牛瑞雪和团队举办了名为“当我像你一样”的公共艺术项目。她们配对社区里的15对老人和年轻人,让他们出外“约会”。

“凭直觉、创造力,没办法去衡量,但是当这些数据出来以后,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儿,也更明白艺术的价值。”牛瑞雪说。院儿里其中一个探讨老年人社会价值的艺术项目“老好使”,是将爷爷奶奶最爱吃的5种零食和各式帽子、菜罩、假发等放在“老好使shop”中。老年人“有趣灵魂”呈现出来,竟吸引了很多新潮的年轻人参观。现在,胡同里少了许多双看稀奇的眼睛。只要院儿里办起活动,很多居民会走进去看一看。

那层隔开艺术与现实的壳,发出一声清脆的响,破碎了。

跨界

有时候,那层壁垒是横在不同职业之间的隔断。

晚上8点左右,刘洋走出依然发光的大楼。下班后,他有另外一个身份——“兼职HR”。这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职位,是他靠一个脚本得到的代称。

23岁的他是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算法工程师,部门里最年轻的正式员工。今年3月,刘洋和其他人一样,收到公司举办内推奖励活动的邮件:如果内推成功的人数达到两位数,推荐人可以得到极其丰厚的奖金。

他对着那封邮件琢磨了一会。当天下午,他找淘宝商家,花了100块钱做了一张简易的海报,附上自己的邮箱,投放到各个学校的论坛中去。

带着不同求职信息的简历向刘洋的邮箱涌来,最开始他是手足无措的。他用了一整个中午才把收来的简历敲进各个岗位,新的简历还在后台排着队。太慢。他抱着电脑找了间会议室,花了一个小时,用Python工具迅速制作出了一个粗糙的脚本。啪嗒。脚本像现代魔法一样,将近100封的简历在几十秒内分发完毕。

每天晚上10点到11点,他用来运行脚本和回复求职者的留言。后来的6个月的时间里,他投递了5万人次的简历,帮助近100个人成功入职。这名年轻的算法工程师有了一份“副业”,一些HR甚至直接找他要简历。朋友和他打趣:“你怎么不转行当HR,你怕是个猎头吧?”

那个脚本让刘洋分裂出两个身份,也让他成了公司的名人。他去公司的食堂吃饭,抬头望见自己的形象出现在视线前方的电视里。办公室到处立着的黄色的易拉宝上,刘洋的名字被标蓝,放置在了最顶端——内推榜首——每个月都能拿到最高额奖金。夸张的是,他的内推人数往往是榜单上其他人的三到四倍。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与代码相伴的他没有想过自己会干上HR的活。他建了一个个人公众号,吸纳更多的求职简历。公众号的粉丝量猛涨到了六七千,他计划再写一个脚本,作为他的替身,扮演客服的角色。

自由

还有一些更加微小的“破壁”实验。

“餐桌上的灯光色温达到3000k时,就餐心情是最好的,4000k会让人心情不畅、紧张、就餐受影响,5000k时人们就完全不想就餐。”家居设计师萧昆脑里有一张表格,记着家居设计中不同数据对人会造成的影响。有时,那张表格是纸质的,他夹在手心里,询问每个客户房屋的居住人数、房间数量、想投入的预算等等。

数据收集后,他把它们导入到可视化工具中,通过VR眼镜为客户呈现方案。那些坚硬的数字进入载体之后,会幻化成柔和的影像,模拟出贴合人心的设计样式。

一些数据是大数据汇合后的统计结果,座椅的高度一般为45厘米,门把手高度一般95厘米高,它们最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数据让他精准地掌握到消费者的痛点。

心理咨询师廖昊在用数字了解另一个沉默的世界。2015年开始,他在网上公布了自己的微信和电话,24小时无偿陪伴聊天。4年后,人数达到了3000人,他根据聊天的情况做了一项统计:抑郁症男女比例为1比6,家庭问题占了25%,自残倾向的有100人,3人自杀。对抑郁问题归类、制定解决方案,是他将他们拖扯上岸的救生索。

一个账号为小希2019的女孩在个人日记里统计了她拥有的所有化妆品的使用时长,用一张excel表计算化妆品应该“持有多少能保证既不浪费也不缺乏”。一支口红一共3克,每次使用0.007克,它可以被使用410次。这场看似毫无意义的计算,是她打破消费主义生活的一次尝试。

业余影评人“榜上有名猫”把前一年写过的66篇影评进行分类和相关性分析,通过点赞量和点踩量算出好评率,再把不同数值关联起来,分析自己在影评方面需要优化的地方。那是一份十分精细的却少有人阅读的研究报告,研究对象是影评人自己。他自发划定了一个评判场,通过反思数据,破除自我创作的瓶颈。报告最后,他郑重其事地加上一笔:以上总结完毕,第二年继续努力!

数据像一条河流,穿行在不同群体和各行业之间,对它的掌控力成为与时代不可分割的生存法则。不止是当下,对精准数据的崇拜早已贯穿我们的过往。

“数据科学家”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在职场是在11年前,由时任领英LinkedIn数据产品主管、后来成为美国首位首席数据科学家的DJ Patil创造。因为薪水高,人才稀少,一经出现迅速被冠以“21世纪最性感的工作”。而1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职场中已经掀起了一场全面的“数据风暴”。

当更多更便捷的专业分析工具出现时,数据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和专属。领英最新大数据显示,数据技能已经占据2019年中国就业市场最急需的技能第一位,过去5年拥有数据技能的职场人数量增长了3倍,但同时间市场需求却增长了7倍,仍有15%的岗位空缺。而领英上的那些职人们,浸染在数据的滋养下,越来越有能力用创新的方式改变传统的工作,也拓展着自身职业发展的无限可能。

德国数学家康托尔留下了一句话,“数学的本质在于自由”。数字是宇宙共通的语言,它美在没有边界。数字和职场正在产生深刻的交互。那些在当下擅于运筹数据的职场人,拥有着突破种种壁垒的能量,和对自由的向往。

(杨艺、刘洋、萧昆、廖昊为化名)

每人互动

你正处在职场迷茫期吗?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我们从《人物》杂志出发,记录这个时代值得记录的人。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