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每日人物 内文

不谈流量和原著,《诛仙I》到底是什么水平?

2019年9月22日 文/ 陈令孤 编辑/ 楚明

《诛仙I》从项目的时机、导演的水平、投资的力度上,已经注定了难成大器,及格就是最好的目标。

文 |陈令孤

编辑 |楚明

运营 | 黄沁

就像主人公张小凡的奇幻经历一样,《诛仙I》也是一部被幸运加持的电影。

就在一个月前,《上海堡垒》的退潮式惨败,让“IP+流量”电影成了人人嘲笑的裸泳者。最终票房1.2亿元,相比3.6亿元的投资,只能用“血本无归”来形容。

模式相同的《诛仙I》,却在首日就拿下1.4亿元票房。而它的成本仅仅5000万元,按照票房是投资额的3倍就可以回本的惯例来算,已经是稳赚了。

一个重要原因是,男一号肖战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因为热播剧《陈情令》一跃成为流量新贵。接拍电影时,他片酬不高,等到上映又恰好走红,简直是一本万利。

《诛仙》与《陈情令》中的肖战。图/ 豆瓣电影

片方都要笑醒了,以至于做宣传时,舍弃掉常规的线下路演方式,全部走线上路径,靠几位明星直接“带货”。

但票房成功外,影片的口碑并不如意,豆瓣评分从开画时的6.7分,掉到了现在的5.3分。打三星的人最多,占比28.6%,其次是打一星的,占25.4%。

从主流意见看,《诛仙I》是一部平庸之作无疑,但并非一无是处的烂片。打低分的人,内心多充满怨气:一是极度反感流量明星,二是原著党认为电影没有尊重小说。

那么,如果抛开“流量”这个词,也没有看过原著,单纯来谈电影本身,《诛仙I》到底处于什么水平?

1

仙侠片在中国没有成功的案例,指望《诛仙I》能成为挑大梁的里程碑,是不现实的。

仙侠是带有神话性质的武侠,都属于幻想小说的亚种。尽管民国时期,就有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问世,和现代武侠小说同时起步,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始终没有成为主流。

当金庸、古龙等大师,把武侠小说推向巅峰,路子已被写死、再难有超越者之后,仙侠小说才慢慢崛起。2003年,萧鼎出版《诛仙》,就是其中的代表。

萧鼎《诛仙》系列。图/ 网络

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对传统的历史武侠故事审美疲劳,更喜欢仙侠这种带有游戏打怪性质的作品,虚构时空,任意放飞,造成玄幻类小说的兴盛。

但这种小说篇幅长,人物多,内容看似丰满,又经不起细节推敲,想改编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很难,最合适的方式是拍电视剧。

即便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基本没有成功的电影改编。表现稍好的是《笑傲江湖》,因为故事本身独立,篇幅不算长,整理叙事相对容易。

仙侠作品还要考虑视觉营造,就更难了。2001年,徐克拍摄《蜀山传》,有郑伊健、张柏芝、章子怡等当红明星,也仅拿下2000万元票房。豆瓣评分6.6,在他的作品群里,已算下乘。

《蜀山传》海报上,郑伊健、张柏芝、古天乐、章子怡、洪金宝等大牌明星的名字罗列其上,电影有着“全明星阵容”。图/ 豆瓣电影

《诛仙》在2007年完结,之后版权卖给欢瑞世纪。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电视剧,但没有趁其最火的时候上马项目,反倒先拍了同类型的《古剑奇谭》,直到2016年才推出电视剧《青云志》。

《青云志》。图/ 豆瓣电影

电影版更是迟迟未动,中间曾传出要拍摄5集的网络大电影,一部投资两千万,最后也不了了之。2017年,版权到期后,转到了新丽传媒手上。

新丽传媒的王牌是陈凯歌,合作有《道士下山》《妖猫传》等电影,此外公司还出品了《悟空传》《夏洛特烦恼》等热门片子,在电影制作上显然比欢瑞世纪成熟。

即便如此,它也没有把《诛仙》当做一个大项目来做。对于需要特效技术的仙侠片来说,只投资了5000万,在当下的国产电影环境中,只能算是中小成本。

和其它片对比一下,《妖猫传》的成本2.5亿、《上海堡垒》3亿,同为仙侠类型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1.5亿。以《诛仙I》的投入,想要在电影中看到气势恢宏的场面,是不可能的。

导演程小东,也并非最强人选。他在1980年代因拍摄《倩女幽魂》一举成名,有玄幻类型的创作经验,但主要身份是动作指导,全面驾驭一部电影的才华有限。

《倩女幽魂》拍摄期间的程小东与张国荣。图/ 新浪女性

他最近的导演作品是2011年上映的《白蛇传说》,也是一部仙侠片,豆瓣评分只有4.7,但当年票房有2.1亿。片方可能是出于这个成绩考量选择了他,毕竟只要过1.5亿就可以收回成本。

在圈内,程小东有“救火队长”之称,很多导演拍片途中换武指,就请他顶上,效果都不错,所以又叫“百搭武指”。《诛仙I》请他来坐镇,恐怕也有这方面原因。

从成果来看,程小东圆满完成了任务,票房小赚,口碑还比《白蛇传说》进步很多。

电影《白蛇传说》。图/ 豆瓣电影

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想要营造视觉效果,只能取巧。这部片子前面部分的场面没有惊喜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艺术体操”这样的跳脱画面,让人想起张艺谋的电影。

但这就是程小东的风格,喜欢演化现代内容,追求飘逸感。而张艺谋的首部大片《英雄》,武指就是他。

片中最精彩的打戏是后半段鬼王和四大护法出场,造型惊艳、动作凌厉、气氛诡谲,有着《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等港片黄金时代的影子,可惜很快就结束了。

所以,《诛仙I》从项目的时机、导演的水平、投资的力度上,已经注定了难成大器,及格就是最好的目标。

2

“原著粉”总希望电影能还原小说,如果背离了自己的期待,就会批评其“不尊重原著”。然而,这并不是电影改编必须尽的义务,并且很难这么做。

电影和文学本就差异很大。文字提供的是一种想象空间,读者会自行“脑补”画面,而电影提供的是具象空间,直接作用于感官,少了隐蔽性。就像网恋,聊得热火朝天,见面就死。

《诛仙》原著有150万字,一部电影的剧本只需要5万字即可,难免要进行取舍。有取舍就会得罪人,因为每人的关注重点不同,不可能面面俱到。

电影最被人吐槽的地方是,连诛仙剑这个核心道具都没有出现。但对创作者来说,“噬魂棍”更合适当主角,能展现喜剧风格,而诛仙剑太正,无法发挥。

再说,萧鼎创作《诛仙》,是站在金庸、古龙等大师的肩膀上,人物的经历有太多经典小说的影子,只不过是加了神仙元素而已。

它的经典意义,在于陪伴一代年轻人度过了青春时光,留下怀旧的记忆,而并不是文学成就有多高。所以,电影也谈不上是在侮辱文学。

是否尊重原著,并不是衡量一部电影质量的标准。电影在改编小说时,常常要重新打造,甚至只保留原著的几个简单元素,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仅仅用了金庸武侠人物的名字,至于故事内核和人物形象,完全是他自己的风格,把一部江湖武侠片拍成了西部情感片。

欧阳锋不练蛤蟆功,跑去荒漠做了杀手经纪人,黄药师不在桃花岛,成了四处留情的花花公子......但是没人否认影片的成就,甚至超越了原著,具有更纯正的艺术性。

王家卫《东邪西毒》。图/ 豆瓣电影

而周星驰,如果不是对《西游记》这种名著进行颠覆式改编,也不会有被奉为神作的《大话西游》问世。片子里,同样只是借用了原著的人物名字。

哪怕是程小东自己,1993年拍摄的《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也是把金庸小说中的东方不败单拎出来,赋予她正向又悲切的全新形象,并把一场江湖之争变成了世界大战。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东方不败形象。图/ 豆瓣电影

电影出品方一旦获得了版权,签订了改编协议,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设想来创作。原著作者在出让版权后,如果没有作为编剧参与项目,也没有必要谈论高低。

所以,《诛仙I》的问题并不是它没有尊重原著,而是它本身的质量没有达到一部优秀电影的水准。

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上,行为动机和彼此关系模糊不清,缺乏前因后果的交代,导致情节连接不顺。读过原著的人看不上,恨之心切,没有读过原著的人看不懂,如坠云雾,两者都不讨好。

比如,陆雪琪为何对张小凡态度冷漠,就少了铺垫。从两人见面的情景来看,作为师姐师弟,似乎很熟,但陆雪琪始终对后者冷眼相对,让人捉摸不透。

而张小凡十年来一直活在师门的眼皮底下,手上突然多了一个有灵性的棍子,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和在乎,大家都处于一种无知状态,也是说不过去的叙事漏洞。

影片的编剧申捷,是业界资深作者,代表作有《白鹿原》《虎妈猫爸》《重案六组》等,但他的主要领域是电视剧,并且多是现代题材,在电影剧作和仙侠类型上,显然功力不够。

好在《诛仙I》比起之前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阿修罗》,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情节比较自然,做作的地方不多。此类型真正的突破之作,说不定很快就会到来。

3

要说《诛仙I》表现最好的地方,就是采用了轻喜剧风格,设置了比较密集的笑点,起码有一定的趣味性。对普通观众来说,能获得片刻放松,感受不至于太糟。

这方面的功臣,应该是程小东,他把香港电影的市井气和灵气,融合到了内地古装片里。

影片选择了从小处切入,一开始就是做饭吃饭场景,用了一些屎尿屁的梗。有的地方,还带点黄色意味,比如“你个大男人,出门怎么不带棍?”,更是引来笑声。

这是典型的港片套路,走通俗喜剧路线,恰好消解了仙侠故事在逻辑上的荒唐。

上世纪的港片黄金时代,是程小东这代人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整个行业快节奏运转,项目不断上马,一个人常常要在不同的剧组串场,却激发出了极具灵光性的点子。

看那时候的电影,不管是古装片还是现代片,都有大量来自日常生活的情节,细微却生动 。比如像《英雄本色》这样的悲壮黑帮片,最感人的场景之一就有周润发含泪吃蛋炒饭。

这是受香港的环境所致,缺乏厚重的历史积淀,商业社会又快速发展,产生了丰富的市民文化和世俗文化,反映在电影中,就是会大量描写生活,掺杂搞笑段子。

相对来说,内地电影更追求“载道精神”,影片叙事的目的是讲一个道理,风格偏严肃认真。所以,新世纪后,香港导演北上,拍的不少历史大片,因为不对味,都以失败告终。

最典型的有吴宇森的《赤壁》,让林志玲对着一匹马说“萌萌,站起来”。如果放到港片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情节,但是内地观众一看,真幼稚。

《赤壁》中林志玲对着刚出生的小马驹说“萌萌站起来”。图/ 《赤壁》

徐克的《七剑》也是如此,描述大侠们在村里的生活,怎么看都不像侠之大者的样子。但他后来改走正剧路线,拍了《狄仁杰》和《智取威虎山》,正经大气,就受到推崇,成功转型。

而程小东这么多年来没有拍片,创作惯性还停留在此前的港片模式里,喜欢把英雄塑造成平民,从小处见大。这一招对于历史片来说是不讨喜的,但放到仙侠身上,却是合适的。

因为仙侠故事本身就没有历史根基,往好了说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往坏了说就是胡编乱造,情节逻辑经不起推敲,没法一本正经去拍摄。

最好的方法就是喜剧化,甚至像周星驰那样无厘头化,一开始就打碎观众企图求知的期待,变成纯粹的娱乐产品,用笑点来填塞逻辑上的漏洞,做到好玩热闹,就是成功。

可以设想,这部片如果让一位内地导演来拍,板着一张面孔,估计更是全程尴尬、僵硬无聊。

而《诛仙I》中,像师傅吃鸡、偷看师妹、嬉闹比武等场面,有一种对名门正派的嘲弄,蕴含着解构权威的态度,未尝不是一种厚重的体现。

《诛仙I》设置了密集的笑点。图/ 网络

在中国,拍仙侠片没有既定的规则,也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遵循。一部作品只有遵照电影本身的创作规律,做到人物鲜明、故事丰富、节奏流畅,就会受到欢迎。

程小东的《诛仙I》有它亮眼的地方,做到了生动有趣,作为一部商业片,有娱乐观众的效果。但整体水平,显然够不上佳作。

如果以这次观众的反馈为经验,在续集上能投入更大的财力和才华,是有可能变得更好的。

所以,片子的水平:打59分是客观,打60分是鼓励。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想看更多,请移步每日人物公号(ID:meir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