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滴滴美团违规派单遭重罚背后:网约车合规门槛高,乘客抱怨打车难

2019年8月15日 文/ 乔迈 王贺龙 编辑/ 张硕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近日,上海交通执法人员在抽查比对上海市网约车监管平台的实时订单数据和滴滴出行平台派单情况时,发现滴滴平台存在为不具备运营资格的驾驶员或者车辆派单的行为,10辆接单车辆均不合规,执法部门对滴滴开出20万元罚单。

就在7月,滴滴因违规派单,已经被上海交通执法部门累计开出550万元罚单。

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警告滴滴,若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App或将面临暂停发布或下架处理。滴滴方面回应称,正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持续推进网约车合规工作。

消息一出,滴滴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围绕网约车是否应该被下架、对网约车司机和车辆的监管门槛是否合理等话题成为被讨论的重点。不少用户都认为,滴滴等网约车平台的存在,在满足出行需求、提升出行体验等方面都要优于出租车。

滴滴被约谈现场 图/上海交通委员会官方微信

网约车司机合规门槛高

今年6月13日,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发现滴滴平台存在违规派单行为,已经紧急约谈过滴滴公司,要求其6月底前全面自查并清退平台内无网约车资质车辆。上海市交通委称,从6月14日至今,滴滴平台对清退非法网约车的工作“置若罔闻”。在“吃到”罚单之后,滴滴仍继续为无资质的车辆派单。

据了解,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在7月第一轮检查中,对滴滴、美团、首汽、享道等14个网约车平台共计检查21次,对平台未完成清退平台内不合规车辆、未全量数据推送等违法行为开出罚单114张。其中,滴滴被处以550万元罚款,美团被罚147万元。

上海市交通委提供的信息显示,从近三天的“黑名单预警”数据上看,“滴滴出行”平台上的不合规网约车辆占比均超过82%,美团打车在“黑名单预警”中占比也逾15%。

实际上,除了滴滴和美团,其他平台也因给不合规网约车派单而受到处罚。AI财经社了解到,曹操平台6月因违规派单而受到天津客运交通管理部门18万元的行政处罚。

有网友对此表示难以理解,为什么滴滴等平台要“顶风作案”,坚持给不合规网约车派单?为什么不合规网约车的占比会如此之高?

这就不得不提到各地针对网约车设定的准入门槛。2016年7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安部等七部门公布《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此后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据中国信通院政经所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全国共有246个城市出台了网约车细则文件。

拿此次给滴滴开出550万元巨额罚单的上海地区举例,要想成为当地合规的网约车司机,除符合上述《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在资格方面,网约车驾驶员应有沪籍和驾驶证,网约车在本市注册登记(沪籍沪牌)。

在绿色、舒适方面,网约车达到本市规定的可予以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国五以上);燃油车辆轴距达到2700毫米以上,新能源车辆轴距达到2650毫米以上。

在安全方面,网约车需通过营业性车辆环保和安全性能检测;投保营业性交强险、营业性第三者责任险和乘客意外伤害险;安装符合标准的固定式车载卫星定位装置,数据信息接入行业监管平台;安装能向公安机关发送应急信息的应急报警装置。

北京市的《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规定也有“京籍京牌”等规定。严苛的细则和繁琐的限制性条款,让网约车不再是低门槛的行业。特别是对网约车司机户籍的规定,直接将上海、北京大批司机“拒之门外”。有司机在社交媒体抱怨,“上海滴滴司机有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外地人,本地人有多少人愿意开网约车?”

即便上海出租车司机,据中新网今年6月报道,有司机称,“现在上海所有的出租车公司,70%都是外地人”,主要来自安徽、河南、新疆、黑龙江等地。出租车公司此前的大量闲置车辆,“现在都被外省市户籍驾驶员开起来了”。

中国信通院政经所监管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强治曾在2018年向媒体表示:“目前我国网约车司机人数超3120万,是出租车司机人数的10倍以上,资质符合各地出台新规的总共有34万,比例为1.1%。总体来说,现在99%以上的司机都是不合规的。”

此前澎湃新闻报道,按照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披露的数据,全国有34万人和17万台车辆分别取得了网约车驾驶员资格和网约车运营证。但目前全国约有3210万辆/人网约车。据此计算,全国仅有不足0.5%的车辆和约1%的驾驶员是合规运营的。

合规难与打车难

事实上,就在这些平台“顶风作案”违规派单的情况下,出行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节假日期间。

AI财经社此前报道过,滴滴在2018年七夕当天,用户单日发单量超过3900万单,打车成功率同比下降13.3%。今年七夕晚间,广州天河城滴滴快车有112人排队,杭州西湖银泰有48人排队,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有118人排队。

此外,2019年2月4日(大年初一)北京市平均叫车成功率仅为51%,相当于每10位乘客中只有5位打车成功,排队时长超过10分钟的超过27672人次。

不难想象,如果不合规司机和车辆被清退,打车难的现状将更加严峻。因此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呼吁,“应该尊重市场选择,而非强制人为干预。滴滴确实要比出租车乘车体验更好,从硬件到服务,从价格到方便程度都要优于出租车。出租车的拼单、抢客,拒载,一直也都没有改善,甚至也出过乘客安全事件。”

一位网约车司机展示手中的网约车从业资格证 图/视觉中国

有业内人士告诉AI财经社,网约车作为值得鼓励的新兴业态,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经历技术和服务迭代,各地监管政策在经过不断试错和实践后也应适时进行调整革新。

为促进类似网约车这样的平台经济规范发展,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提到,要指导督促有关地方评估网约车的政策落实情况,“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加快平台经济参与者合规化进程”,“探索适应新业态特点、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公正监管办法。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分领域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教授朱巍认为,上述《指导意见》强调指出不能用老的办法去管理新的业态。“网约车本身就是一个新业态,它是出租车发展到2.0时代的互联网+的一个必然产物”,“用之前的老办法对车对人去做一个入门的限制,就相当于扼杀了共享经济,扼杀了网约车,扼杀了这个新业态。如果这样监管,一上来就管死了,把新业态解决的这么多就业也扼杀了”。

在8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蔡团结也表示,要进一步优化网约车准入条件,指导督促地方全面评估网约车政策的落实情况,指导各地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打破“玻璃门”和“旋转门”,为平台经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对于新业态的平台经济而言,朱巍认为,真正需要坚守的是安全底线。“新业态其实更需要监管,但是不要把监管放到资质上,不要搞入门槛,要搞动态监管和信用监管,核心也就是安全问题,平台能不能做到安全,而不是用资质去卡。”“如果本质不是为了保障出行安全、公共安全,只是为了卡资质,那就是有问题的。”

对于监管,蔡团结提到,要量身定制交通运输新业态监管模式,结合平台经济“一点接入,全网运行”的特点,继续深化改革,量身定制监管模式,建立健全适应平台经济特点的监管制度,促进和规范交通运输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无论是网约车平台还是司机,都希望能够摆脱“非法”身份合规运营。滴滴曾公开表态,会持续并加快清退平台上不符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的司机和车辆,强化派单合规性引导,逐步减少对不合规人员和车辆派单,直至停止。

AI财经社从滴滴内部人士和多位滴滴司机了解到,目前滴滴在派单上会优先选择人证车证都合规的司机,以此鼓励和督促司机及车辆合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