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北京同仁堂再被批评,3年上黑榜23次,曾因蜂蜜造假被罚1400万元

2019年8月3日 文/ 王小楠 编辑/ 严冬雪

本文来源于AI财经社旗下医疗大健康品牌“健识局”,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北京同仁堂又因违规行为被通报批评。

日前(7月26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对于北京阳光博爱医院等4家定点医疗机构违规行为处理决定的通报》显示,北京阳光博爱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北方红旗机电有限公司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等4家定点医药机构的违规行为导致医疗保险基金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破坏了定点医药机构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因存在部分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等问题,被处罚全市通报批评,并追回违规费用。

而健识局也注意到,北京同仁堂集团昨天(8月1日)在其官网上公布此次违规行为的情况说明。同仁堂方面称,此次《通报》中所描述的问题系2018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医保中心开展有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具体包括:部分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

来源:北京同仁堂集团官网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在发现问题后,立即开展整改工作。2019年5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医保中心开展的“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中,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未出现违规问题,《通报》中所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得到主管部门认可。

北京市医保局要求全市各定点医药机构要引以为戒,严格执行医疗保险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珍惜定点医药机构荣誉,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面发力,打击骗保已成高压态势

此次同仁堂作为定点医疗机构,存在治疗项目无相关记录将意味着什么?可能会接受怎样的处罚?

根据《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定点医药机构应按服务协议约定做好参保人员的就医购药管理、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范围管理、药品管理、信息管理、费用管理等工作,按规定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医药费用。

若出现违反服务协议约定的行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视违约情形采取通报批评、黄牌警示、中断执行协议、解除协议等措施进行处理并向社会公布,记入社会保险信用系统。

作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一步,打击医疗机构骗保已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4月,北京市打击欺诈骗保专项工作全面铺开。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专项行动,希望能强化群众法律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构建全社会共同关注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据健识局了解,此次专项行动主要将在三个方面集中发力:

一是集中力量持续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确保声势浩大取得打击实效。

二是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基金监管能力。强化协议管理,建立积分考核制度。推动智能监控提值增效,提高基金风险防控水平。加强经办能力建设,推动监管方式创新。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正面引导。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强化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关注医保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围。

根据北京市的统一部署,此次专项行动将进一步严厉打击医疗保障领域违法违规和欺诈骗保行为,强化医保基金监管,压实监管责任,堵塞制度漏洞,巩固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

质量事件频发,百年老字号成“黑榜常客”

事实上,近几年北京同仁堂问题事件频发,正在遭遇着信任危机。

2018年12月,有媒体曝光北京同仁堂下属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瓶装蜂蜜之受托加工方“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存在“回收过期蜂蜜、涉嫌更改生产日期”的情况,并以暗访视频为证,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2019年2月,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市场监管局、北京市大兴区食药监局同日公布行政处罚结果,证实同仁堂蜂业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对其罚款超过1400万元,没收3300瓶蜂蜜等。

随后,北京同仁堂也发出致歉声明和整改措施。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梅群等3名企业领导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要求北京同仁堂集团纪委对相关11名企业干部给予相应党纪政务处分,按照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职务调整、解除合同及经济处罚。

2月1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撤销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中国质量奖称号,收回证书和奖杯。业内普遍认为,尽管“蜂蜜门”对公司收入和利润方面的影响甚微,但此事背后暴露出同仁堂在产品质量管控以及子公司管理方面的漏洞风险,影响或远甚于财务之上。

与此同时,同仁堂还就产品质量频频爆出问题,近年多次因产品不合格被监管部门通报。仅2016年,同仁堂就因质量问题被“点名”6次,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熟地黄、(熟)骨碎补等品种。

而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公布了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中,同仁堂以14次的“成绩”位居第二,其中由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中药饮片有5次上“黑榜”。

2018年底,国家食药监总局又发通告,北京同仁堂等企业生产的63批次甘草(甘草片)被曝不合格。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内,同仁堂已经23次上了质量“黑榜”。有分析人士指出,同仁堂作为百年老字号更应珍惜品牌爱惜羽翼,一旦真的失去消费者信任,老字号的优势也会被逐渐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