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福建之后,无锡、邯郸等多地跟进4+7,带量采购已势不可挡

2019年5月28日 文/ 冷婧 编辑/

继福建省发文宣布6月1日起全省跟进4+7带量采购结果之后,带量采购试点范围又扩大了。

无锡卫健委在近日发布的《2019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中明确,协同医保部门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工作,落实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采购规定,与国家药品“4+7”带量采购价格联动,做好降价药品进医院工作。

这意味着,作为江苏省医改试点城市,无锡将跟进4+7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业界分析,江浙地区也将很快加入。

自今年3月,4+7带量采购全面进入实施阶段以来,其倒逼药品降价、企业转变营销模式的作用已经显现。同步,大批药企已经开始吃不消。

就在昨天,还有包括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和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在内的14家医药行业协会联名建言国家医保局要审慎推进带量采购的报告在业界流传。

其主旨涉及新一轮试点宜在系统总结第一轮试点经验基础上,听取行业协会界的企业意见,再分级、分批分类有序推进;各省市不宜盲目比照4+7集采模式;以及全面推开带量采购需要的制度保障等。

尽管14家行业协会的建言不无道理,但,现实是,在医保基金压力、“腾笼换鸟”等新一轮医改政策的倒逼之下,4+7带量采购范围扩大趋势已不可逆转。

可以看到,除了明确全省跟进的福建,辽宁、陕西等省份有鼓励企业主动申请中选价或不高于中选价格参与集中采购的文件。其他如邯郸、太原、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也已透露出跟进4+7带量采购结果的计划。毫无疑问,带量采购新的“4+N”格局正在形成。

而自从4月3日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带量采购试点,强调“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全面推开”以来,新一轮带量采购已经呼之欲出。正如业界预测,带量采购已经势不可挡。

多省、市跟进带量采购“4+N”格局正在形成

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带量采购的行列中。

几乎与无锡同步(5月26日),邯郸市药采中心发文称,决定即日起正式启动邯郸市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按照价格差别大、临床采购量大的常用品种分批次对接三明采购目录,最终实现邯郸平台与三明平台价格互通互联。其中包含带量采购目录联动执行三明联盟入选结果。

而早在2月25日三明市已经将信立泰的氯吡格雷以4+7中选价格正式纳入联盟采购目录,其他品种也在陆续纳入其中,邯郸市与其对接,也就是间接跟进了4+7带量采购。

与邯郸的迂回不同,日前(5月27日)福建省医保局、省卫健委已经联合发文,宣布本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于2019年6月1日起在“福建省药械联合限价阳光采购平台”挂网执行。

自2019年6月3日起,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和同品种非中选药品同步执行规定的最高销售限价和差别化的医保支付标准。

而在更早些时候(4月25日),太原市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已经发出通知称,该市拟先行跟进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4月16日,河北唐山、秦皇岛两市召开医保局会议,表示将联动4+7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计划按照2018年度,中标药品与非中标药品临床使用数量比例为6:4,实施带量采购。并表示将加强监测考核,确保履行合同用量。

此前,辽宁、陕西等省份也在发文中提到,鼓励非试点城市参与到4+7带量采购中,以及鼓励企业主动申请以中选价或不高于中选价参与升级集中采购等。尽管也有省份明确不跟进试点,但业界指出,随着参与试点城市的增加,4+7向4+N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全面升级,医药行业短期阵痛已不可避免

第二批带量采购要来了。

虽然14家医药行业协会提交了对国家医保局的建言,但业内普遍认为新一轮带量采购还是会如期到来。最新消息显示,第二批带量采购或将于今年夏季启动,年底前完成。

根据4月16日国家医保局在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公布的数字,第一轮带量采购中选的25个品种,已经完成了约定采购量的27.31%,完成情况超预期。同时,医保预付、医疗机构回款等此前业界担心的问题也都基本落实。

基于上述情况,结合国家层面已多次强调要总结经验,及时全面推开带量采购,分析人士认为,新一轮带量采购将至。而医药行业的阵痛也将到来。

事实上,对于行业的阵痛,医保部门早有预判。在第一轮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示之初,医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在组织企业召开的座谈会上已经明确,从根本上讲,带量采购使药品大幅降价的本意,是改变我国医药行业带金销售,不重视研发、生产的现状。

上述负责人直指,我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问题是,虽然仿制药的成本基本上只占到原研的10%左右,出厂费用只占到20%,但,中间费用却能达到60%-80%。整个药品团队中,力量配置最强大的是营销,而不是制造。

在此情况下,仿制药缺乏竞争力,致使很多原研药早就过了专利期仍然卖原来的价格。

而带量采购,就是要从集中采购体制、机制上下手,即通过集中采购、议价,最终解决供应、流通、使用环节问题,彻底铲除带金销售等积弊。同时,结合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临床替代,以及供应过程中的保质量和保供应,4+7带量采购也可能会带来企业的兼并重组。

数据显示,日本在经历了90年代的行业洗牌之后,制药企业数由1700家减到300家,排名前五的制药巨头占据了工业产值的50%左右。分析人士认为,我国目前的4000多家制药企业中,约3000家将遭淘汰。

而随着新一轮带量采购的推进,这场不可避免的阵痛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