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财经社 内文

富士康上市首秀:老板身家490亿成台湾首富,员工月薪七千

2019年3月31日 文/ 刘碎平 编辑/ 鹿鸣

3月29日晚,工业富联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

财报显示,工业富联实现营收4153.78亿元,同比增加17.16%;实现净利润169.02亿元,同比增加6.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0.0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58.47%。基本每股收益为0.9元。

员工年薪8万4,创始人登顶台湾首富

2018年6月8日,工业富联正式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并募集资金267.16亿元。所募集资金拟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 5G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进行投资。

上市前夕,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表达了自己对工业互联网的看好,他表示,“我已经捐赠了个人90%的财富,已经不是为钱财工作了,但是现在每天还工作16个小时。”

彼时,工业富联创造了36天快速“过会”的记录,还因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而备受追捧,初步询价时申购更是超560倍。上市当天,工业富联以发行价13.77元登陆A股,当天大涨44.01%,随后连续收获了三个涨停板,股价直升至23.99元。

如此涨势并没有维持多久,4个月后的10月8日,工业富联盘中一度触底,最低价仅为13.71元,当天报收13.72元,股价首次破发。截至2019年3月29日收盘,工业富联报收14.75元,股价较之前有所回升,总市值为2905亿元。

股价的增长,直接刺激着工业富联背后老板郭台铭。此前,郭台铭身家因鸿海股价重挫而严重缩水,随着工业富联在A股上市,郭台铭的身家逐渐被拉回。《福布斯2018全球富豪榜》榜单中,郭台铭再度以身家73亿美元(约490亿元)重回台湾首富宝座,这背后,工业富联功不可没。

不过,工业富联似乎对员工并不大方。数据显示,工业富联全员人数在25.22万人,2018年,其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12.47亿元。据此计算,人均薪酬约8.4万元,月均收入约7000元。

比较之下,高管则富足得多。工业富联高管薪酬中,年薪上百万的高管有6位,其中前董事长陈永正以429.75万年薪居首,其次为年薪371.6万元的总经理郑弘孟。

研发投入超小米

其中,通信网络设备销售收入为2591.54亿元,同比增长20.8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017年的60.75%上升至62.76%,毛利率为11.07%;云服务设备销售收入为1532.24亿元,增长27.2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2017年的34.10%上升至37.11%,毛利率仅为4.17%;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营收为51.87亿元,同比减少46.33%,毛利率为32.55%。

针对营收取得的增长,工业富联称主要系在通讯网络设备和云服务设备领域相关业务的增长所致。现金流的大幅上升则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据此,工业富联决定,以 2018 年度利润分配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1.29 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人民币25.41亿元。

不过,工业富联的客户和供应商却高度集中。2018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100.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75.10%。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21.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47.45%。客户集中也成为工业富联提到的面临的风险之一。

2018年,工业富联累计研发投入89.99亿元,同比增长13.43%,研发人员为2.32万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为9.2%。

以工业互联网标榜的工业富联一直有“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之称,小米在去年上市时,其标榜的科技属性也备受质疑。从研发投入上来看,工业富联正在极力摆脱代工厂之称,过去一年,其在研发上的投入已经远超小米的58亿元。

工业富联称,在工业互联网的关键驱动技术领域——产业5G化及智能化取得一系列突破,具体包括5G通讯网关、边缘计算服务器、高性能计算和智能数据中心、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