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识局 内文

在4+7失利后,产品主动降价,齐鲁打响全国市场反击战!

2019年2月28日 文/ Chriss 编辑/ Shirley

又一大品种降价。

今天(2月28日)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通知称,收到齐鲁制药生产的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奥氮平片,以不高于“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价格参加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申请。

经研究,同意该企业的奥氮平片(规格:5mg*14片和10mg*14片),分别按照77.43元/盒和131.63元/盒价格直接挂网。

可以看到,齐鲁制药的奥氮平片(商品名:奥夫平)10mg规格,每片价格约为9.4元;而同品种同品规4+7中选的江苏豪森欧兰宁(7片/盒),价格67.51元,平均也要9.64元/片。

事实上,奥夫平为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即便按照上海、辽宁的梯度降价规则,也可以以中选价兜底,不必击穿“地板价”。因此,齐鲁制药此次申请挂网也被认为是争夺非4+7市场的一记杀招。

这也是4+7带量采购失利后,齐鲁制药第二次出手。早在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布之初,已将吉非替尼片的底价进一步拉低49元,至498元/盒。

目前除了吉非替尼片、奥氮平片,齐鲁制药还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利培酮片等多个品种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此外还有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等大品种在审,或都将成为其争夺非4+7市场的重要武器。

而从更大范围看,齐鲁制药之外,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等知名本土企业也早已纷纷打响了市场争夺战。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必将成为市场主导,但,仍然存在同品种竞争问题,谁能及早布局掌握主动权,谁才能有更大胜算。这也被认为是企业宁愿冒着赔本赚吆喝的风险,也要大幅降价中选4+7带量采购的原因。

大品种各地降价,知名药企出击非4+7市场

齐鲁制药正在布局更大市场?

此次低价挂网的奥氮平片,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1996年在美国首次上市,1998年在我国获批上市,目前是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一线治疗药物。

奥氮平片的原研药为礼来的再普乐,仿制药产品有江苏豪森的欧兰宁、常州华生制药的悉敏和印度瑞迪博士的奥兰之;而此次在辽宁低价挂网的齐鲁制药奥夫平为新上市品种。

IMS数据显示,江苏豪森和礼来一直是该品种的双寡头,共同占据90%以上市场,其中江苏豪森还略胜一筹。在4+7带量采购中,江苏豪森的欧兰宁10mg规格,更是以每片9.64元中选,赢得相应试点地区60%的市场份额。

可以看到,齐鲁制药此次给出的单片价格,比欧兰宁还低0.24元,大有后发致人之势。此前据行业分析,此次带量采购试点的市场份额为总市场份额的20%到30%,也就是说,从全局看还有70%到80%的市场大有可为。业界分析,这或许正是齐鲁制药目标所在。

事实上,在奥氮平片在辽宁低价挂网之前,齐鲁制药的吉非替尼片(规格0.25g*10片)已经在浙江、黑龙江、陕西等地下调价格至498元/盒。

与奥氮平片的竞争格局不同,吉非替尼片目前只有齐鲁制药和阿斯利康两家药企的产品获批上市。在此前的4+7带量采购中,阿斯利康的同品种同品规中标价格为547元/盒,高出齐鲁制药49元。

在目前国家医保局总额预付、结余留用,以按病种付费为核心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综合措施倒逼之下,医疗机构控费的自主性将逐渐激发,相应产品的价格优势不容小觑。

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同为4+7带量采购品种的齐鲁制药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利培酮片,也是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等也处于在审状态。

虽然,关于具体策略,齐鲁方面表示还没有最终确定,不能公开,但,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齐鲁制药志在全国市场,针对这些品种,很可能也有布局。

带量采购倒逼,本土企业生存环境巨变

本土企业生存境况将发生巨变。

明天(3月1日)起,4+7带量采购结果将在各试点城市相继落地。而在本周一(2月25日)国家医保局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康恩贝董事长胡季强提出了几点意见,其中第一点是“建议审慎对待4+7国采非试点地区联动,暂缓进行更大范围推广”。

事实上,从齐鲁制药、江苏恒瑞击穿“地板价”,以及最早联动4+7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的扬子江药业,可以看出,很多价格联动并非出自政府行为,而是企业的战略布局。

而4+7带量采购给企业带来的最大影响,也并不止在降价。更主要的是营销模式的变化,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通过一致性评价仿制药,是承接改革利好的主力,但这一个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作为国内仿制药龙头,齐鲁制药已经在一致性评价方面做出布局。4+7带量采购后,其在营销环节也已有所行动。

2019年新年伊始,已有媒体曝出来自齐鲁制药的“董事长关于第二事业部工作的最新指示”,明确只保留103家代理商,其他不在发货,取消合作。

这意味着,大批代理商已经收到了坏消息。而随着带量采购在各地逐步落地,中间环节费用将被大幅压缩,利益输送链条被斩断,带量采购失去空间,医药代表、代理商等将面临更大冲击。

在这个过程中,本土仿制药企业也不可避免面临提质降价,重塑营销模式的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