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界 内文

这一行业将保持罕见增速,人均消费有4-6倍提升空间|市界研报

2019年1月21日 文/ 编辑/

保健品行业:2020年销售收入或达3500亿元

汤臣倍健:全渠道布局的非直销企业龙头

1

每日投资策略

指数收阳,谁在买,为什么买?

指数又来一根阳线,资金割裂的特征却十分明显。

前期游资龙头票东方通信、风范股份等超级妖股悉数大跌,零星的涨停板多为低位新启动首板。

但机构票最近却走的有模有样。自1月15日走出短平台突破后,周五以白酒为首的机构票再次拉出中阳线。

你可能想知道,为什么这次机构会持续加仓?到底是什么机构加的仓?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这次机构加仓的原因和美股的止跌反弹有关,而这一次“春季躁动”行情主导力量应该是外资。

首先来看主导资金,自1月4日以来,北上资金持续流入,尤其是周五,净流入84亿,创近期新高。此外,外资最喜欢的白酒等消费股走势较强,也能印证这点。

再来看美股对A股的影响,去年12月美股的单边下跌,对A股构成较大杀伤力,当时一度顽强的上证50,也一度受影响,出现箱体破位。不过在12月那个时点,国内政策已经比较稳定,市场对于企业盈利增速的悲观预期已比较充分。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市场担忧的核心矛盾来自美股。

随后,美股先于A股止跌,出现强劲反弹,这缓解了A股参与者的悲观预期,A股也出现跟随性反弹。

从下图中两大指数的力度可以看出,本次反弹,美股是领涨,A股的反弹虽然看上去也不算差,实际上只是个跟随。

(上方为道琼斯指数,下方为上证指数)

目前市场一致的观点认为,美股这里的反弹,主要来自全球货币紧缩政策的缓和。所以,未来一旦货币政策的缓和力度不及预期,市场或将二次探底。

此外,决定股市波动的原因除了来自货币政策也来自经济本身。目前已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川普减税利好效应减退后,美国经济增速2019年或将减半,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市场届时美股一定会再次动荡,从而对A股形成扰动。这也是2019年一个比较重要的风险点。所以,站在外部环境来看,目前仅靠货币政策宽松这个逻辑,不足以支持股市走出持续性反弹。

不过,从国内自身来看,股市见底的先行指标“无风险利率”、“社融增速”等指标均已经出现拐点,广发证券预计,最晚在今年3季度,整个市场的企业盈利增速会出现止跌回升。

股票价格从长期来看是对公司业绩的反应。企业盈利增速的回升,将直接导致市场信心回升,进而导致股价回升。从这一点来看,国内市场的中长期风险正逐渐释放完毕。

综上来看,这里是一次美股带动下的“春季躁动”,决定市场短期波动的来自美股,长期波动主要看企业盈利何时触底。策略上,《市界研报》认为,一波反弹行情市场平均涨幅在15%左右,超过这个涨幅的品种可以落袋为安,还没上涨的低位品种,等待轮动。

2

挖掘金股

保健品行业:2020年销售收入或达3500亿元

行业集中度低,主流品牌有持续提升潜力

(东北证券、华泰证券)

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2017年中国保健品行业销售收入达2376亿元,同比增长8.4%。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2002年行业销售收入仅为442亿元,2002~2017年行业销售收入的复合增速达到11.86%,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3500亿元,复合增速为14%。

在渠道变革和国际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行业潮流下,华泰证券认为行业的集中度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主流品牌的市场份额将有持续提升的潜力。

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增长速度较快,2002~2017年行业销售收入的复合增速达到11.86%。按照销售额计算,2017年中国保健品市场占据全球保健品市场16%的份额,目前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保健品消费市场。保健品市场的品类创新层出不穷,以乳清蛋白粉、益生菌补充剂和氨糖软骨素为代表的保健品产品以不同的功效和产品定位有力的扩大了保健品的消费场景和目标人群规模。

东北证券分析师认为,我国保健品人均消费水平偏低,仅为发达国家的1/8-1/6。2018年,我国保健品人均消费金额117元,而中国香港、日本、美国人均消费分别达767元、662元、924元。美国保健品渗透率达50%+,而我国渗透率仅为20%左右。

东北证券测算,随着渗透率以及购买人群消费金额的提升,我国保健品人均消费至少还有4-6倍的提升空间。

华泰证券认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当人均年收入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就会关注于健康并愿意投资健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4万元,同比增长8.10%。保健品作为健康投资的一种,需求不断提高。

中国消费者对于身心健康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的重视亦推动保健品的消费需求。凯度公司关于 2018 年中国人新年愿望的调查显示,健康保健相关话题占据半壁江山;约 6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2018年会投入更多的金钱在保健品和实现健康目标上。健康保健已经成为人民生活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但是东北证券分析师认为,整体来看,我国保健品行业整体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 Euromonitor的统计,2017年保健品当中占比最大的是维生素及膳食补充剂,市场规模达到 1400亿元,占保健品行业总规模的59%,五年复合增速达到12%;其次是传统滋补类产品,市场规模为852亿元,占比达到35%。体重管理和运动类产品规模则分别达到110亿元和14 亿元。

东北证券报告认为,由于低基数效应叠加消费者需求,运动营养增速最为迅猛,2013-2018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9.6%;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及体重管理过去 5年年均负责增长率分别为10.3%、11.9%。

东北证券发现,一般来讲,药店渠道利润分配为生产成本:经销商拿货价(厂商出厂价):药店终端进货价:零售价=1:3:4:10。经销商利润率较低,以“走量”为主。优质经销商具有稀缺性特点,掌握优质经销商资源的非直销企业享有一定的渠道优势。以汤臣倍健为例,公司通过经销商在各主要零售终端采用“专柜+营养顾问”的销售模式(营养顾问均属于经销商派出人员)。

保健品在药店渠道8%-10%的营收占比一直是行业主流,毛利率水平在50%-70%,贡献了 14%-18%的毛利。对比来看,中西成药品的毛利率只有34%-35%。可见,保健品业务在药店属于典型的“高毛利驱动”品类。

根据Wind的统计,中国保健品行业销售毛利率超过40%,2017年达到43.07%,净利率达到 5.8%。对标美国市场,尽管美国保健品市场相对成熟,竞争机制更强,毛利率也保持较高的水平。根据公司公告,美国保健品巨头 GNC2017 年毛利率为32.6%。

华泰证券认为,保健品行业当前处于需求向上的周期,主流品牌的份额有望继续提升,与此同时功能性保健品崛起也较大程度的丰富了保健品的消费场景、扩大了保健品的目标人群,中国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行业的渠道变革和参与主体多元化趋势下,主流企业的领先优势加大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有2317家保健品生产厂商。根据 Euromonitor 的统计,2017年中国保健品行业,相比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存在较为明显的提升空间。

当前的保健品行业一方面在经历渠道的变革,在传统药店仍然是重要分销渠道的基础上,电商渠道的重要性在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国际品牌逐步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华泰证券分析师认为行业变革的背景下以汤臣倍健为代表的主流保健品企业在渠道、产品和品牌方面的领先优势有望加大。

东北证券认为,长期来看,由于电商渠道的持续发力及分流、行业的持续整合、直销监管趋严,直销份额或将被“强品牌、强产品、强渠道”的非直销企业削弱。建议关注非直销龙头企业汤臣倍健,以及进军运动营养、边际不断改善的西王食品。

3

掘金个股

汤臣倍健:全渠道布局的非直销企业龙头

传统药店渠道优势明显,线上渠道增长强势

(广发证券、东北证券)

汤臣倍健2018年前三季度药店渠道收入占比74%,其中“汤臣倍健”主品牌在药店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0%;电商渠道占比18%,其中“汤臣倍健”主品牌在电商渠道收入同比增长60%;母婴渠道占比不到5%,未来有望借力天然博士及LSG开拓母婴LK空白市场。

1) 线下渠道:公司2017年推行大单品战略,第一大单品“健力多”卡位钙类,骨关节健康市场零售额百亿元,2018年1-8月在药店渠道增速达29%。健力多(在公司收入占比19%)在药店市占率35%居首位,2018年铺货网点达15万家,明年持续扩张有望推动收入增速40%+。第二大单品“健视佳”卡位护眼,我国护眼市场不仅规模巨大而且潜力巨大,护眼市场规模高达600亿元。大单品为线下打开新空间,有效集中和调动优势资源,高举高打,夯实核心单品模式,带动品牌提升,同时做大市场,发掘市场增量,带动全品类发展。

主品牌(公司收入占比73%)明年聚焦蛋白粉(主品牌中占比15%+,药店市占84%),叠加门店数量、单店收入提升和提价,预计未来3年主品牌收入CAGR15%+。17年益生菌补充剂行业零售额53亿元,在药店渠道增速25%。公司收购的LSG89%的收入由益生菌贡献,根据淘数据,在阿里系平台市占率47%,线下和合生元、妈咪爱差异化竞争。明年益生菌作为大单品运作,加强渠道铺货和品牌营销,19/20年可贡献收10.5/14.0亿元。毛利率提升和费用率下降将推动净利率提升,ROE有望提升至20%+。

2) 线上渠道:公司线上渠道增长强势,2017年线上份额首超Swisse成为第一。公司陆续实施电商品牌化1.0及2.0战略,不断丰富线上专供品品种,并聘请代言人塑造IP形象和知名度,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推广策略,发展独立电商品牌体系。同时借助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品牌力、渠道力、产品力和服务力,为公司在电商平台背书,发挥公司作为国内本土化企业的先天优势。

收购LSG,协同效应有望逐步凸显,未来前景可期。公司通过收购LSG,进军益生菌市场。作为VMS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之一,益生菌市场潜力巨大。Life-Space益生菌在澳洲药店渠道市占率约34%,仅次于Inner Health Plus约1.4%。Life-space产品目前主要通过跨境电商方式进入中国市场,2019年将以普通食品形态推出3款产品分别定位儿童、成人、孕妇。LSG 将发挥强大的协同效应,利用公司的现有优势渠道资源快速进入中国线下市场,并进一步完善公司全渠道销售体系,夯实公司的产品力和渠道力。

盈利预测:考虑 LSG 并表、不考虑增发,广发证券预计 2018-2020 年 EPS 为 0.69、0.92、1.14元,对应 PE 为 24.43 倍、18.40 倍、14.88 倍,维持“增持”评级。

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