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 内文

突破想象的墙,去到理想的高处

2018年12月27日 文/ 秋天 编辑/ 金焰

人们想要的一切,都在恐惧的对面,你要勇敢走向它。

文|秋天

编辑|金焰

还有4天,2018年就要结束了,你还好吗?

你在2017年底写下的计划,在过去的361天里实现了吗?你是否克服了内心的犹疑恐惧,抵达了想要抵达的地方?

大概率的回答可能是,否。想要看的书、想要去的地方、想要成为的自己,都躺在年初那张故纸里,你依然陷于枯燥平庸的生活,日复一日,找不到解法。

人们想要的一切,都在恐惧的对面,你要勇敢走向它。那代表着,你要打破墨守的陈规、突破想象的极限,才能前往生命的辽阔之地活得自由潇洒。

很多人都曾在这个路口踟蹰:27岁之前的双雪涛,在银行职员和写小说之间痛苦挣扎,最终选择了全职写作;29岁的于音,在安稳生活和翼装飞行之间犹豫不决,在一个明媚的天气里终于下定决心辞职;30岁的戴文渊苦苦思索人工智能的落地,离开华为开始创业;40岁的颜宁,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前往普林斯顿大学重新开始。

在那个路口,他们都迈出了勇敢的一步,突破了自我和想象,在生活和专业领域寻找到了更自由的人生,如同日本导演北野武所说:「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因为撞上了墙壁遇到了障碍,所以会全面地发挥出来。智慧和想象力在突破了阻碍它们的那道墙时,会感受到自由的喜悦。」

愿他们的故事可以鼓励你,突破想象的墙,去到理想的高处。

双雪涛:突破文学想象

在过去的两年里,几乎大半个文学圈都在谈论双雪涛,一个横空出世的文坛新秀——尽管他已经不再年轻了。2016年,双雪涛陆续出了3本书,除了《平原上的摩西》外,《聋哑时代》、《天吾手记》都是积压了4年的旧作。奖项也纷至沓来:华语青年作家奖、中国新锐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佳作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迟来的大师」这句夸赞被印在了《平原上的摩西》的腰封上。

确实是迟来的。27岁之前,双雪涛过去并不相信自己有写小说的才能。他以为一生也就这样度过了,在银行里当个小职员,偶尔出门跟客户吹吹牛,闲得发慌的时候,用1000本电子书抵抗人到中年的虚无,除此之外,他想象不到还有什么别的生活。

他是信贷员。具体工作是,政府要向银行贷款做个项目——有时是棚户区拆迁改造,有时是钢铁企业做融资平台——需要报批走流程,他在其中负责审查。早上8点半上班,下午5点下班,典型的朝九晚五。他常常起晚了,慌慌张张套上西服,打个12块钱的车,15分钟后准点抵达办公室,摸到自己的工位坐下来。工位三面都被围了起来,有一台电脑、一台电话,Excel窗口应付突击检查似地摊着几份财务报表。这样的生活常常让双雪涛感到恐惧,「里面暗藏的核心的那种漫无止境的庸俗其实是特别可怕的。」通常来说,六七年时间能让一个科员晋升为副处长,双雪涛干了5年整,「没有任何这样的想法」。

他向往更高更清澈的地方,但没想过怎样逃离当下,也没意识到自己可以开始写作。促发写作的动机来自现实。那是2010年,朋友转给他《南方周末》上刊载的「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征文启事,第一名能获得60万新台币,合人民币大概15万元。那会儿双雪涛正为新房首付的筹措焦虑不安,这个启事像是为他指明了一条生财之道。比赛在台湾,他首先想到海峡,再想到征服和被征服,奴役和被奴役,进而想到自由。「我的名字叫默,这个名字是从萧朗那买的。」他的脑海里莫名其妙长出了这句话,它被用在了开篇,紧接着,故事开始了。

家里正因为一些家族琐事吵得不可开交,除去上班,他闭门谢客。21天,这个从未写过小说的新人一口气写完60000字的《翅鬼》,仿佛被上帝擒住了双手。他常在深夜里战栗,因为自己的想象,和自己超越自己的想象,自己给自己的意外。至今回想,「那真是太令人怀念的夜晚,一切存在未知,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故事。」

中彩票似地,他真的拿了首奖,去台湾待了10天,生活突然变得特别魔幻——见了一些文化人(之前他一个作家也不认识),出了一本书,还上了他们的广播电台。他感到命运的奇诡无常,居然把他推到了写作的道路上。临走前,他在台北康青龙文化区的小巷间乱转,地上湿漉漉的,像是刚下过雨。一家二手书店大门口的灯上,他猛然瞥见哲学家殷海光说过的一句话:「像我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代和环境,没有饿死,已算万幸。」

从此以后的每分每秒,这个念头在双雪涛的脑袋里再也挥之不去:「我想吃写作这碗饭,赴汤蹈火,写出牛逼的小说,还有,尽量不要饿死。」

之后的故事人们都知道了,他写出了牛逼的小说,他没有饿死。

于音:突破极限想象

「我会飞。」

在知乎上,「你有什么适合用视频炫一下的技能」的提问下,于音写下了这3个字,附上了自己翼装飞行的影像片段。

翼装飞行,可以使人类张开翅膀,达到接近鸟类飞翔的状态。这项运动由跳伞衍生而来,是世界六大高危极限运动之首,死亡率高达30%。翼装服的创始人就是因为飞行失误摔死的;伦敦奥运会上从直升机跳下的007替身,在拍摄极限运动影片时坠向了阿尔卑斯山山脊;意大利一名28岁的年轻人,甚至在直播翼装飞行时撞山而亡。

于音是全世界第一个翼装飞向喜马拉雅的女性,也是第一个做这件事情的中国人。每次翼装飞行,于音都特别爽:「就感觉,我在驾驶自己的身体。」

她自称从来都是一个不大安分、天马行空的人。18岁的时候,她揣着几百块钱和50块月饼,给家里留了封信,就从长春去了北京、西安、成都追寻摇滚乐的痕迹,父母报警也没找到人。那时候于音刚进大学,父母选择的英语师范专业让她觉得无趣。爱听摇滚乐的她,裤子上总是挂着一条裤链,常常不去上课。

后来,她逃离了这条「女孩子安安稳稳做个老师就挺好」的生活轨道,辍学去美国重新读大一。家里只拿得起一半的学费,于音半工半读,做过27种不同的职业——考过调酒师,做过图书管理员,开过饭店,卖过奶茶……《人物》记者在重庆见到于音的时候,她正在给一项室内跳伞比赛做裁判,每天忙得只有5小时睡觉时间,却还是抽了一个下午开车去成都看了音乐节。

跳伞是她对抗庸常和重复的一种方式,是日常生活里无法想象的感觉:50多秒自由落体、极速坠落中大地扑面而来让她刺激到顶点;「砰」一声开伞之后,一切瞬间暂停,身体的每一寸都软绵绵的,仿佛被一片无边无际的东西托着,她又前所未有地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平静。两种极端的感受让于音痴迷。第一次跟朋友体验了跳伞之后,她就爱上了这项运动。那是她的「蓝色鸦片」。

2016年夏天,日子过得正是舒服的时候,于音在美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做到了部门经理。一周只上4天半的班,每年工作11个月,拿13个月的薪水,还刚刚帮公司做完了针对竞争对手的并购案。那段时间里,于音一个人住在芝加哥的公寓里,每天过得逍遥自在,却一眼能看到30年以后的生活。她犹豫了一年多时间:要不要辞职去专职跳伞呢?

转折和突破是在6月下旬的一天中午,正在办公室上班的于音突然觉得窗外的太阳特别好:「这种天,坐在这儿,不是浪费了吗?」跳伞基地刚好每天中午12点开门,于音没请假就去了。

「那天天气太好了,空气既不冷也不热,阳光既不刺眼也不弱,然后芝加哥的湖,那个蓝啊。」于音讲起那个下午,「老板给我发短信,我没回。跳完伞,我在那儿想明天怎么解释。编不出来,那算了,不干了,省得编了。」

第二天,坐在领导办公室里,老板还没来得及开口训斥,于音就提了辞职。「我就板板地坐在那儿,说不干了,然后就抑制不住地想笑出声来,」如今回忆这段的时候,于音还会不停地大笑,「因为我老板表现得很伤心,我就一直掐自己大腿,没笑出声,说自己也很遗憾,但是其实特别开心。如愿以偿。」

辞完了,于音发现自己还没到30岁——她的生日是9月。「哇噻,太好了。我还是二十几岁的时候做的这个决定,没有把这种无聊的生活带入下一个阶段。」决定把跳伞作为事业后,翼装飞越珠峰、南极和北极成了她的目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女性做过这个事。我就想证明,我们女孩儿也可以翼装飞行,也可以挑战极限。」

戴文渊:突破科技想象

2018年1月,戴文渊入选MIT TR 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杰出精英。这次评选由中美双方共同举办,是MIT TR35历史上规模最大、评委级别最高的国际榜单。

将人工智能的价值最大化,是戴文渊的愿景。在这个目标导向下,他试图用商业的成功来带动科技的成功。他和他的老师杨强于2014年一起创业,成立了「第四范式」,他们将人工智能的火种带出互联网世界,大规模提升了金融、服务等基础行业的精准度和效率。

著名信息咨询公司Gartner 去年曾发布了一份报告,评出了 2017 年度东亚人工智能领域最具代表性的5家公司,第四范式和其它三家中国公司就占据了四席。第四范式的拳头产品——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全流程平台「先知」,还荣获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的一等奖,这是中国在智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

这是一个天才少年不断突破自我追逐梦想的故事。他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实验班,曾在2005年取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这项大赛号称汇集了全球智商最高的人、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被称为计算机界的奥林匹克。

那是一场堪称惊险的夺冠。一共5 个小时的决赛已经进行一个小时了,他和另外两位同学代表的上海交大代表队作为东道主仅仅完成一道题,其他的队伍已经完成了3道题。戴文渊当时不停地对自己说「要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排空任何杂念。时间还有4个小时,关键是我们要把握好后面的时间,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

离比赛结束 8 分钟时,他们拿下了最后一题,实现反超。他们是唯一一支解答出 8 道题的队伍,毫无悬念地赢得了大赛冠军。

毕业之后,他进入百度,不到两年的时间即成为百度最年轻的科学家,在百度内部被称为「戴神」。他带领团队搭建了百度最早的AI系统-凤巢机器学习系统,使其广告变现能力提升了8倍。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候,戴文渊没有太多的喜悦,他在思考,如果用企业服务的方式,将AI技术推广出去,AI的技术就能为更多企业所用。

2013年,他开始寻找这样的机会,他觉得自己应该去看看企业级服务有没有这样的机会。随后,他加入华为,开始探索用企业服务的方式推广AI,当时华为在企业级服务主要做的就是销售服务器,竞争对手也就是同样销售服务器的IBM等。几家公司比拼的是服务器配置价格之类的硬件参数指标。

「你买那么多箱子(箱子指服务器)解决你什么问题?你买IBM的箱子能解决你什么问题?如果华为能帮你解决问题,你会不会觉得华为比IBM好?」在华为工作期间,戴文渊用AI帮助企业解决了精准营销、风控、电信基站建设等业务优化问题。自此,华为跟国际大厂的竞赛再也不是硬件配置参数的比拼,而是创造价值的比拼。一年后,戴文渊认为自己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虽然箱子卖得不错,但是AI并没有真正地落地。

当时,业界还没有可以一家真正做人工智能的公司。戴文渊意识到,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必须成立一家公司。

深圳福田租来的一间小公寓,是「第四范式」起步之所。杨强接受了成为「第四范式」首席科学家的邀请,在那间「破房子」里,经常与戴文渊一起碰头。他们聊过医疗,聊过基因生物,聊过地产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金融企业是在传统企业当中最先数据「Ready」的一个行业,痛点深刻,门槛够高。

「第四范式」获得了来自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第一笔订单,一个信用卡交易分期项目。信用卡的交易有一段免息期,如果在账单到期日前你把钱还上,对于一家信用卡公司来说是亏本的。利用每天数十万的信用卡的交易数据,他们用AI更精准确定哪些客户有更大几率去做分期付款。他们承诺提升20%的收益,但最终帮助客户提升了60%。现在,客户已经把多个业务都通过AI技术来升级。

目前,「第四范式」已在金融领域服务了众多银行、保险、证券客户。他们金融客户管理的资产总数已经约占中国金融总资产的60%。

现在的戴文渊和他的团队在一步步地向他们的终极理想迈进——「AIfor everyone」,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人工智能的参与者、使用者和创建者。就像 Win95 的出现和个人电脑的普及,让 PC for everyone 一样。

颜宁:突破学术想象

2016年,颜宁与时任环保部部长、现任北京市市长的陈吉宁,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叶玉如,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等被《自然》评为10位「中国科学之星」,那年她39岁,看上去前途无量。

她未满30岁即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回到清华任教,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此后,她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成果更令人瞩目——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她率领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用6个月的时间,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不解,最受瞩目、国际竞争也最激烈的科学难题,让她成为当今全球最顶尖的生物学家之一。

科学界期待她取得更大的成就,但是在 2017年4月,颜宁做出了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决定——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我就特别欣赏颜宁这种没有被任何外界给框住的状态。」被颜宁称为「女神」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杨薇在接受《人物》采访时给出这样的评价,「颜宁在国内的话,会一直成功下去,而且会越做越大,位置坐得越高,影响力越大。她去普林斯顿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也是全新的挑战。」

在清华大学的颜宁办公室里,办公桌一角堆着6碗方便面。颜宁坐在粉色办公椅上,再次被问及这个她回答了「一千遍」的问题,语气有些无奈,「这两个其实都是我的母校,真的,我都好喜欢,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撒过谎,就是我如果现在是在普林斯顿,清华给我offer,我也会回来,一样的。但是,我已经在清华从教10年了,我知道在清华做教授是什么体验,现在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去普林斯顿会是什么感觉。生命如此短暂,要努力去扩展生命的宽度,多去经历和体验。」

她的决定看上去总是「反传统」,挑那条不符合大众想象的道路走。2007年她从普林斯顿回清华,同样的unconventional。那时候中国的科研条件相比美国很差,一般在美国读博士做博士后就会留在那里找独立教职。「她选了与众不同的这么一条路,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看好的,因为unconventional的路就没有前例可循,那当然不知道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同时也是颜宁本科时期辅导员)王宏伟说。

她一直以一种非世俗的框架去思考未来的选择。因为2013年底冷冻电镜技术的突破性进展,颜宁原本准备做一辈子的课题钠离子通道一下子就做了出来。太过轻易获得的成功反而给她带来了一种虚无感,「哎,简直是把这个游戏的乐趣全都给毁了,就好像剧透。」这个本应成为颜宁又一巅峰之作的课题,因为技术难度达不到她的预想水平,让她觉得自己「就像捡了一个大便宜,天上掉馅饼」。

比起科学所能给她带来的现实荣誉,颜宁更在乎自己的内心感受,「我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直在追求与众不同,就是说这种东西别人都可以做的时候,你就觉得好棒,那你玩儿吧。」新的Idea对于颜宁来说无比重要,突破想象的Idea是所有科技进步的来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逻辑把你从A带到B,想象力把你带到任何地方。」

颜宁有一个让她着迷的终极问题:生命和非生命的边界在哪里呢?「结构生物学其实处于一个边界,处于生物与化学和物理的边界,所以我觉得很多时候做结构的人特别喜欢去思考这种所谓生命的意义……就会很神奇地就说怎么这么一个一个你分离出来那种分子,它是没有生命的,但组合在一起,它就能够有机地去利用这个能量,然后去展开各种活动,why?」

类似的问题在颜宁童年时一直存在。在北京大兴的一栋四层楼房里,夜里她坐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星空陷入遐想:宇宙外面是个什么样子?宇宙是无穷的,什么叫作无穷?宇宙到底有没有边?

在采访中,颜宁从记者带来的一份文件里翻到她刚去普林斯顿读博时写的穿越小说——读本科一年级、天体物理专业的李白穿越到了唐朝,成了历史上语出惊人的诗仙李白——颜宁的语气突然变得很激动,「啊,这是我的小说!」这一刻,这个在科研中保持纯粹、追求最本质目标的科学家颜宁与那个天真烂漫、从小喜欢遐想的小女孩有了奇妙的重合。她开心地向记者讲起小说里关于有与无的起源问题、偶然与必然的存在问题的玄妙,「你不觉得这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吗?」

双雪涛、于音、戴文渊、颜宁……还有更多的人,他们都曾像你我一般困于生活,困于自己,但最终,他们穿越恐惧之河,突破想象的局限,成为了更自由的自己。

正如全新一代凯迪拉克CT6,以科技突破想象,努力达成所愿,为人类提供代步工具更完美的体验。作为新豪华科技旗舰车型,从设计灵感,动力操控到互联智能科技,处处打破界限与高墙,颠覆过往与陈旧。

突破想象源自于创新,全新一代凯迪拉克CT6,承袭极富未来感的凯迪拉克概念车ESCALA外观设计,以简洁利落的设计语言,再次呈现经典,让创新灵感穿越时间而至。同时推出风尚版及运动版双外观设计,尽显不同风格的豪华美感,为这个时代创新更多格调。

突破想象也源自于行动力。全新一代CT6采用2.0T可变缸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智能自动调节发动机进气门开闭程度使4个气缸实现「四缸高性能模式」、「四缸经济模式」和「两缸超经济模式」三种工况,百公里综合油耗仅7.1升。搭配10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动力组合,实现智能机电一体化,带来卓越的操控体验。

突破想象更源自于智慧。新豪华科技旗舰座驾CT6搭载了全新一代凯迪拉克移动互联体验CUE,率先实现OTA智能云更新,即使不在用车也能自主升级系统。全新推出多账户个性化定制,可根据不同车钥匙登陆个人账户,记忆专属于你的驾控习惯,打造每个人的私属空间。

从平凡生活中,和凯迪拉克突破想象,推动世界勇敢向前。